端午节、安徽宣纸、甘肃花儿、妈祖信俗等22个中国非遗项目,在不久前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还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此次被批准列入名录的项目在数量上高居榜首。由此可见,我们中华民族不愧为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我们丰富多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中国的很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曾经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庆贺之日,也正是昆曲站在死亡线上徘徊之时。2003年,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倡议推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时说:“眼下的中国,几乎每一分钟就有一种民族文化在灭亡。”
近年来,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相关保护工作已全面展开,并取得了可喜成绩;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逐渐重视,各地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力度越来越大,申请非遗的热情也方兴未艾。
但是,在这股热潮中,一些地方对非遗项目或随意改造,或过度商业开发,原本纯粹质朴的非遗开始变了味儿。有专家提醒说,很多地方的民俗歌舞申请非遗时,乡镇先改造,到县里再改造,到省里又改造一次,等到了北京已经面目全非。如有人将侗族大歌改造成美声唱法,梆子戏改造成京剧,苗族舞蹈改造成现代霹雳舞……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了迎合市场“变味”,陷入“商业化”误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绝非我们赚钱和炒作的对象,我们在传承与保护它们的同时,要采取正确的手段对之进行丰富和发展。比如在谈到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保护时,著名作家王蒙先生就提出:一是要提高和丰富我们传统节日的文化含量,要把传统节日和某些群众喜闻乐见的风俗联系起来,还有就是要改善和提高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为此,他建议把春节变成一个老百姓畅谈自己心愿的节日,通过我们的媒体,让广大老百姓充分表达他们的心愿;或者把春节变成中国一个传统的戏曲节,让全国的老百姓都听一场戏。现在我们的文艺生活越来越多样,但是春节期间唱大戏,既是古老的传统,又是新的传统。在民间,如果春节期间再不听戏,还什么时候听戏?春节听戏多有滋味啊!
抢救留存是一种保护,丰富与发展也是一种保护。对那些可以丰富与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无妨注入一些新鲜的血液,使其适应当代大众的文化需求,或许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长远的保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毛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