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招两三友,把酒醉山南。
     静喜高松下,香偎野菊间。 
 
    元代成宗,定三月三、九月九于各州县通过祀三皇--伏羲、燧人、神农。此间,寺内僧人举办佛事活动,香烟缭绕,经声佛号,钟馨扬韵。是日,达官贵人,善男信女,咸来焚香叩拜,然后游山赏景,平民百姓也来虔诚祷告,乞求神灵庇佑。为应祭祀需要,商贾便带着应时的商品进山来。从此,千佛山也就由单纯的文人登高,变成了各阶层麋集的庙会了,这种风俗已沿袭了好几个朝代。
    昔日,庙会时间很长,会上扎有彩棚,唱大戏三天。另有马戏班、变魔术、耍猴等。摆摊叫卖的,布满山会。卖品多为香烛、火纸、土产山货等零用品。庙会期间,封建迷信极盛,来寺院进香者纷然。还有送佛衣的,送帐子的,送绣花鞋的,许愿的,拴布娃娃的等。 
 
    此时,仍有做菊糕、携菊酒的习俗。济南各界人士,中外观光游客,聚饮千佛山,商界也放假一日,以尽游兴。这天,车水马龙,道路为之拥塞,为解决登山困难,还备有山桥,可登至山顶。 
 
    解放后,千佛山山会依然存在,而且规模愈来愈大,登山赏菊雅趣愈来愈浓。一进农历九月,登高者便纷至沓来,在临近重阳节的前几天,有的就从全国各地,拉着当地的特产,赶来这里"安营扎寨"。其商品之丰,人数之多,实为惊人。据统计,1989年庙会,历时六天,赶山会的人数约八十万。上市商品八大类,一万多个品种。摊位最多的一天,高达一千六百多个。商品有山楂、柿子、核桃、红枣、栗子等土特产;有苏式糕团、兰州拉面、新疆考羊肉串、山西刀削面、聊城呱哒等风味小吃;有各种名烟名酒、时装鞋帽、文化用品等日用百货。还有行医看病的、修理服务的。文化活动也非常活跃,诸如内蒙硬气功、聊城的飞车走壁、滕州的驯驼、杂耍、魔术。1996年,文化活动由通俗变为高雅,全国各地高档次的艺术团,纷纷前来献艺,如云南省民族民间艺术团、河北承德普陀之光艺术团、中华古乐队、内蒙古兰牧骑演出队、贵州省上刀山下火海剧组、草原民族风情、蒙古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