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节的形式可以唤起更多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打好基础。”谈起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吝嘉许。 
  “这次文化节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与冯骥才一样做出好评的,还有全国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乌丙安以及众多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 
  由铜陵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得到一致好评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这是全国第一个保护民俗文化的省级节会,更在于政府搭台、百姓参与的良好模式。 
     没有明星的演出照样万人空巷 
  “走啊,去江南文化园看演出去!”5月7日至9日,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在长江之滨的铜陵市举行之时正值多雨时节。但是,即使在潇潇雨中,即使没有一个明星大腕,文化节的民俗演出照样让铜陵万人空巷。 
  民俗表演的巨大吸引力源自于生活性和地域性――民俗文化节的开幕演出是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气和节日为时序,串联起元宵、清明、谷雨、端午、七夕、立秋、中秋、重阳、冬至、春节等十大民俗活动,整个表演以还原和古风为主、质朴厚重。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六安民歌、当涂民歌、铜陵民歌亲切自然,端午的龙舟竞渡、七夕的花前月下、重阳的登高赏菊、春节祭灶拜年…… 
  原生态、互动式的表演,让演员和观众物我两忘。 
  泗州戏、灵璧皮影戏、池州傩戏、淮北梆子……在文化节上还汇集了民俗文化的“百戏百乐”展演,包括明光端鼓、萧县渔鼓、萧县坠子、太和清音在内的几十项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有剧种和器乐同台献艺,再加上组委会特邀的内蒙“呼麦”东北二人转和川剧变脸表演,让万千观众一饱眼福。 
     没有“珍宝”的展示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没有一件商业价值上的珍宝,但件件都是民俗文化的宝贝。”逛完江南文化园的“百工”街,观众们无不为民间工艺的种种绝活赞不绝口。 
  界首彩陶、霍邱柳编、阜阳剪纸、芜湖铁画、合肥火笔画、万安罗盘制作技艺、徽州三雕和歙砚制作技艺……集中展示民俗技艺的“百工”展区,是观众们留连忘返的“热点”,一个个“非遗”传承人的摊位都被围的水泄不通。清雅精致的徽墨、歙砚、宣纸……一个个文化味十足的摊位前,观者驻足,屏声静气;土里土气的虎头鞋、艳丽耀眼的红绣球、信手拈来的火烙画,同样吸引观众的眼球,让人啧啧称奇。 
  “真好吃!”带着孩子的观众一走进“百品”展区,没有半天走不出来。43类62项民间特产,让江南文化园东西两条内街的26个展厅人山人海。阜阳的枕头馍、福利记得烧鸡、八公山的豆腐、合肥的麻饼、巢湖的小红头、宣城的鸭脚包……不仅琳琅满目,而且香味四溢。考虑到观众的需要,组委会对“百品”展示采取了展销结合的形式,有条件的产品还进行现制现销,所以走出展示区的观众都是清一色的拿着大包小包。 
     回归百姓的民俗保护才能生机勃勃 
  “好看!”“好玩!”“好吃!”――对于为期三天的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普通观众给予的评价语言十分朴素。正是从这些朴素的话语中,专家们一致认可了这次文化节的成功。 
  冯骥才说,中国民俗文化扎根于人民生活之中,传统文化是否得到弘扬,不在于建设了多少“大项目”,而在于是否融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传统文化之美,是经过一代代艺人的实践、探索,一代代认同、确定之后沉淀而来,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而“暴发户”式的心态和审美,更重视物质表象,缺乏精神沉淀和文化风度。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感受和参与的机会,对于节日的记忆被唤醒,这才是真正的回归传统。要真正保护这些文化生态,最需要依靠的还是当地的老百姓。 
  乌丙安认为,应当把节日、庙会、民俗活动还给老百姓,让老百姓的东西原原本本地再现,回归老百姓原本的生活状态,回归民俗原有的生活环境。“就像端午节一样,到过节那天,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早晨起来采艾草、菖蒲开始,包粽子,赛龙舟啊。”这样过节,不用政府部门通知,不用下命令,老百姓自己有自己过节的一整套程序,文化生态保护区所要保护的正是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融入到百姓生活中的东西。 
  民俗是民间的,因为人民的生活方式在改变,很多东西逐渐消逝,需要政府去搭建保护的平台,需要专家去调研,深入民间,与民众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像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这样,政府投入资金,相关部门搭建平台,吸引广大百姓参与到活动中来的模式值得肯定――向云驹、宋雨桂、陈勤建等国内民俗专家、学者认为,只有回归百姓的民俗保护才能生机勃勃! (记者 李陈续)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