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不会被遗忘
  是因为大学知识分子的痴爱
  北京昆曲研习社主任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欧阳启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早在1910年前后,昆曲就面临过灭亡的危险,是中国的一群知识分子将它挽救、传承了下来。这些年来,昆曲的生命之火都是靠大学里的学者、文人们去点燃、持续。如果只是社会上的专业表演,昆曲不可能存活到今天,昆曲生命的延续传承是在大学。
  欧阳启名表示,先辈们已经为昆曲的传承开辟出一条大道,而北京昆曲研习社现在在做的就是延续这条路,继承前人们的路线。她认为现在昆曲的传承和发扬并不难,因为前辈们已经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在这个艺术百花齐放的时代,昆曲不会被大家遗忘,一是因为大学里知识分子对它的痴爱;二是在于昆曲本身的美足以吸引现代人。
  昆曲的美无可替代
  假期来参加昆曲表演的首师大音乐学院研究生项梦璐表示,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古文功底并不好,接触到的艺术形式又太多,当代大学生不可能像古人那样把昆曲当作爱好的不二选择,过去万人空巷的情况更是不再。但是虽然不会对昆曲一见钟情,却会在逐渐的接触和认识中,深陷其中,迷上这个古老而复杂的艺术。到那时,自然会发现昆曲的美无可替代,仿似喧嚣世间里的一片荷花塘,超凡脱俗,令人对它情有独钟。
  “大学生总有一天会认识到昆曲艺术的经典。”启名老师说,昆曲是中国文化的积淀。它的丰富、多元、深厚,都是西方歌剧无法比拟的,昆曲诞生之前,中国文化经历了从远古到先秦的定型期,也经历了从秦到唐而宋元的高峰期。从远古音乐到戏曲音乐的成熟,从原始舞蹈到戏曲表演的成熟,从诗文到戏文、杂剧的成熟,其间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因此,丰厚的中国文化的积淀,为昆曲的诞生提供了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现代许多大学生痴迷西方歌剧,启名老师说,昆曲将诗、书、琴、画、舞、乐融成一体,升腾成种种舞台景象。与此同时,昆曲艺术在编剧技法上的进步,使得典雅深邃的文词能借助于戏剧性的表演传达给观众,引起全社会的欣赏和迷醉。在唱腔上,音乐格局的婉转变化,演唱节奏顿挫疾徐的控制,南北曲调的融合,都达到空前的水平而取得了柔丽妩媚、一唱三叹的效果。在表演上角色行当的细密分工,虚拟的舞台调度和丰富的身段表演,念白的生动幽默,也使其成为一门需要多年学习才能把握的复杂技艺。而西方歌剧就单一得多。她相信,大学生总有一天会认识到昆曲艺术的经典。昆曲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古典审美意趣的综合结晶。当代大学生需要一些传统艺术的修习和沉淀,熏陶一些古典美,来净化浮躁的心灵。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
  开始关注昆曲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北京高校中有不少喜爱昆曲的学生,通过网络结“社”探讨昆曲艺术,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正受到越来越多大学生的关注和欢迎。
  项梦璐告诉记者,首师大专门聘请北京昆曲研习社主任委员欧阳启名为学生昆曲社的指导老师,并不定期组织学生去昆剧院观摩表演、组织昆曲讲座等。每年都有上百多名学生报名参加。而记者了解到,除首师大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有很多学生喜欢昆曲,来首师大学习和参加表演,首师大开设了京昆艺术鉴赏的选修课,均受到了大学生的热烈追捧。
  大学生结社学昆曲,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即使学生毕业后,也有很多人回来参加曲社的活动。在表演现场,记者看到很多早已毕业的票友,依然继续着学生时代的梦,回来参加昆曲社的演出和表演。北京大学生圈内还有几个关于昆曲的网络讨论版,大家在网上交流昆曲演出信息,探讨自己的观后感。而且,不少网友写的观后感非常有见地,足以让专业演员深思。可以说,目前高校师生对于昆曲的关注,正儿八经地培养了一批未来的昆曲学者和昆曲艺术家。
  诸多昆曲“文化现象”  孰好孰坏
  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于丹的《于丹?游园惊梦》都一度在社会上引起昆曲文化热潮,近几年来文化圈出现了许多现代版昆曲,引起大学生对昆曲更多的关注和喜好,当和启名老师谈到这一“文化现象”,启名老师认为,普及化的昆曲能够使更多人对昆曲感兴趣、想去了解昆曲,就这点本身来说是好的。但昆曲是有自己文学特点的艺术,把它简单化,曲解它本来的深度,都是不对的。当然,历史会自然淘汰掉不具有真正文化价值的东西,我们只能等时间给答案。
  个人感悟:
  昆曲是一个唯美的世界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 项梦璐
  记得第一次听昆曲是在大一的时候吧。欧阳老师带着我们全班人去看的。在梨园剧场,是北昆的两个青年演员演的一场戏。具体剧目记不清了。觉得一个字唱得好长啊。只记得当时很丢脸的事情――我听着睡着了。睡醒来又睡着又醒来,反复了三次。想想对演员真是不尊重啊。也许是演出时间在下午让人犯困。但我想更多的是因为对昆曲的不了解吧。面对这样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是不能一下子就轻易读懂的。听不懂是因为有太多的不知。是需要经过一个过程的学习。慢慢地学,因为要学的很多。如同中国的茶,是要细细品,昆曲是要慢慢熏的。首先抓住我的是它的服装,如此的美丽,由于昆曲在音乐上是采用曲牌体,所以在音乐变化上相对比较少。服装的张扬夸张互补了音乐的内敛温和。鲜艳的颜色,配起来是那么好看。慢慢的听多了之后,发现里面的东西越来越吸引我了。里面的文字太美了,是那个时代文学的巅峰。最后学会了唱。先跟着杨老师学唱,一点一点地深入进去。接着又跟着王老师在乐队里唱。到现在的身段课。在去年年末,我居然非常幸运的过了把戏瘾。让我出演了小宫女的角色。是八个宫女里资历最浅的一个。真的很荣幸。也让我真正觉得昆曲的伟大,演员的伟大。慢慢陶醉其中,乐此不疲啊。让旋律慢慢把自己包围。在昆曲里让我找到了和以前完全不一样的世界。这里没有任何虚伪的东西,也没有这个社会的影子。感觉回到过去,而短暂的回归往往能让你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它的娓娓婉转会让人更懂得品味生活。它的音乐是那么美,身段也是。昆曲是个纯洁、无功利的世界,是现代社会的净土。它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集文学、音乐和舞蹈于一身。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这么优秀的文化不去了解和继承那实在太遗憾了。我的昆曲学习过程印证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的模式。当你对一个东西越了解,你就会从很多地方细细欣赏,而不是盲目地听和看。了解昆曲的程式美。一举手一投足一音一腔皆透着美,中国式的美。
  这只是我这个小曲友浅薄的认识,没有资深曲友们那么深刻。只是觉得这么唯美的东西,大家一起慢慢品味吧。
  北京昆曲研习社:
  十年如一日地传承昆曲
  在过去的五十几年里,北京昆曲研习社一直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昆曲的传承与保护、挖掘工作。几十年来,先后演出了一百多场,挖掘、继承传统剧目64折,包括《告雁》、《定天山》、《卸甲封王》、《激秦三挡》、《送客》、《吃茶》等舞台上鲜有演出者;整编全本传奇一部,1959年,作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剧目,在长安剧院上演了由华粹深整编、俞平伯校订的中国第一个《缩编全本牡丹亭》,新编历史剧目一出,现代戏三出;出版昆曲研究专著多部,组织同期演唱会157次;坚持每周一次的日常活动,坚持在北京各大学普及昆曲,培养了众多昆曲爱好者。这些业余的昆曲爱好者,以纯粹的热爱之情和专业的研究精神,为昆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来源:博天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