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秧歌惊艳亮相
  采访这天,昌黎县文化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了于振江老人的家。65岁的于振江精神矍铄,面色红润。在他家中的大相框里摆放的全是老人演出的照片。在静止的画面上可以看到鲜艳的衣着和五彩的绸扇,周围的群众喜气洋洋地围作一团。在记者的要求下,于振江为我们跳上一段。
  不一会儿的工夫,于振江打扮停当,“丑”角的勾脸可爱之极,色彩鲜艳的衣着,让他周身透着喜气儿,点子一起,老人家从头、脖子、肩膀、腰胯,到脚步,周身扭动,身轻如燕,手上的动作上下翻飞,表情也是丰富多彩,记者觉得眼前一亮,一下子就被这欢快的舞蹈所深深吸引。和现在广场上公园里流行的健身秧歌相比,昌黎地秧歌的确复杂许多,也好看许多,其中“甩裘帽”、“小晃腰”等动作是十分要求功底的。虽然没有台词,但场子秧歌通过动作和表情以及几位演员的配合能表现出各种故事情节,《打灶王》、《拾玉镯》等都能通过场子秧歌来表演,这种精彩的故事性恐怕也是昌黎地秧歌得以流传久远的原因之一。这给了记者“惊艳”的印象,小小的秧歌舞里却透着大大的文章,文化瑰宝果然名不虚传。
  ■一扭就是一辈子
  于振江和周贺华都是在秧歌曲的浸泡中长大的,他们对于秧歌的喜爱与执著在父辈欢快的脚步中就埋下了种子,于振江小时候在姥姥家时就开始接触学习地秧歌,而周贺华的秧歌史则是从叔父那辈就开始了。如果说于振江扭秧歌是出于从小就对这门艺术的喜爱,那么出生在秧歌世家的周贺华对于昌黎地秧歌则多了一份责任和使命感,他注定得为秧歌做点什么。周贺华14岁开始学习地秧歌,师从著名昌黎地秧歌表演艺术家周国宝、张谦等人,主要学习其叔叔周国宝的“周派”秧歌丑角。周贺华表演过的秧歌剧目主要有《跑驴》、《锯缸》、《扑蝶》、《断桥》、《摸杆》等。说到周贺华的叔叔周国宝,对于秧歌略懂一二的人都知道这是秧歌界顶级的大牌人物,他的秧歌曾经扭到了中南海给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专场演出。
  在周贺华家,他装扮好给我们扭起了秧歌。不过几分钟时间里,周贺华已是汗流满面了,“跳昌黎地秧歌,是份艺术也是体力活,一小段跳下来,肯定是浑身出汗,因为你各个关节都得动。”老爷子喘着气说。
  ■有希望,有危机
  昌黎地秧歌在经历了元代的产生、形成期,明清至民国的成熟、兴盛期,文革期间的冷落期,以及现在的保护和振兴后,很好地在当地流传了下来。比起其他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昌黎地秧歌的情况还是比较乐观的,在当地,每到节庆总有秧歌表演。于振江和周贺华年轻时,他们的足迹就遍布北京、天津、唐山、东北三省等,现在虽然都上了年纪,但是依然演出不断。于振江现在有30多个徒弟,他每年都会组织自己的团队去演出,而周贺华则正在挖掘老艺人的绝活,他还固定在县文化局讲课,昌黎地秧歌的传承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是他们也表示,仍有危机存在,目前的学习不够细致,学生们只学了皮毛,一些难度大表演细的活儿,没有很好的传下去,其中仅扇花一项就有上百种花样,“其实很多老东西都已经丢了,绝对不能把跳秧歌仅仅当成全民健身去教,必须要精。”倔强的周贺华对记者说。
  在两位老人喜庆欢快的舞步中,记者看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与神奇,并依稀感觉到,正月里,一群男女老少围在秧歌舞者的周围,看着一出出精湛的表演,或者呼着白气哈哈大笑,或者怀抱着孩子随曲扭动,或者互相指点着讲笑话,一年的烦心事儿在这一刻都被忘却。昌黎人民的日子也随着地秧歌或悲或喜的舞动而显得分外红火……
  ■点将台
  周贺华,男,1938年9月出生,主要学习其叔叔周国宝的“周派”秧歌丑角,同时又学习了其他派别的风格,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曾代表昌黎参加了国内外演出活动并多次获奖。
  于振江,男,1943年8月出生,先后参加过沈阳国际民间艺术节、全国中老年健身舞大赛、北京龙潭庙会、全国群星奖大赛、昆明世博会展演等多个大型表演和赛事活动,并多次荣获大奖。1994年,在河北省首届业余“舞星”比赛中,被评为“十大舞星”。
  ■相关链接
  昌黎地秧歌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昌黎地秧歌角色可分为妞、擓、丑、公子四个行当。“妞”即戏曲中的“旦”,“擓”即戏曲中的“彩旦”或“老旦”,“丑”即戏曲中的“丑”,“公子”即戏曲中的“小生”。昌黎地秧歌的传统活动形式大致可分为两种:排街秧歌和场子秧歌。场子秧歌又有三种:大场秧歌、中场秧歌、小场秧歌。昌黎地秧歌的内容丰富,取材大致有: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戏剧以及劳动人民生产生活内容等。昌黎地秧歌艺术表演随意性极强,没有固定的套路,表演者见景生情,即兴发挥,其丰富的表情配合身体优美的舞蹈,把秧歌艺术表演到了极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来源:燕赵都市报 记者:许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