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莲绳,一根弦,琵琶还要好家弹。你不唱花儿花不艳,我不唱花儿心不甜。” 
     2008年,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上,被誉为“西北之魂”的民歌“花儿”同往年一样大放异彩,受到观众热烈欢迎。然而,眼前的繁荣景象难掩“花儿”渐显的疲态,如何让这朵民间艺术奇葩开得更红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自己)/钢刀拿来(者)头砍下/不死了就这个唱法……” 
     起源于青海的“花儿”,千百年来在西北高原回、土、撒拉、保安等少数民族群众中广为流传,已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西北人爱“花儿”,他们将“花儿”比作“心上的话”。不管是田间地头的老农,还是放牛挑水的娃子,都能拉开嗓子喊上几首“花儿”。辛勤劳作之余,他们将日常生活中的苦与乐,谈情说爱时的悲与喜,以洗练朴素的语言套上曲令唱出来。 
     “花儿”朴实的情感流露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时也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一批情真意切的“花儿”作品涌现,歌词直抒胸臆,委婉动人――“我站在家乡的日月山/望四川/心扑到了灾难的汶川/喊一声同胞把心疼烂/疼烂心/清眼泪流个不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青海和四川人骨肉相连/哪怕你捐上一元钱/那不是钱/那是你的爱心一片……” 
     长期从事“花儿”研究的青海省社科院院长、民俗学博士赵宗福说,“花儿”有着独特的歌词格律和音乐旋律,作品浩繁,曲调丰富,文学艺术价值高,是我国民间歌谣百花园中一朵秀丽多姿的奇葩,特别是在民俗文化中占有独特地位,堪称珍贵的口头文化遗产。 
     “花儿”发展养分不足 
     然而,与其他民间艺术一样,“花儿”如今也面临着传承断代的危险。 
     “年轻人唱‘花儿'、听‘花儿'的越来越少。”青海省“花儿”研究会副会长井石不无担忧地说,现在年轻人或迫于生活压力,无心学歌,或钟爱流行歌曲。随着“花儿”歌手相继老去,不少优美动听的“花儿”也随之而去。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老爷山每年农历六月初六举办的花儿会在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每到这一天,山顶山谷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土族男女青年采取对唱形式,现编现唱,唱到精彩处,常常是台上台下一片欢声雷动。但记者采访发现,现在这样的花儿会,规模一年不如一年,完整仪式已不见,很多花儿会甚至出现抱着录音机听“花儿”的现象。 
     赵宗福指出,“花儿”原本就是口耳相传,需要歌者与听者互动,台上台下唱成一片。但如今简单地局限于“表演”“观看”,对“花儿”传承十分不利。 
     新歌难觅也使“花儿”缺乏成长的养分。26岁的撒拉族“花儿”歌手韩有得说,目前大多数年轻“花儿”歌手都在唱老歌,“出新”也只是略改歌词或是将汉文歌词改编为各自民族的语言,曲令上基本没有任何创新。 
     “花儿”如何开得更红艳 
     2007年,“花儿”唱进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农村中小学课堂。时下,“花儿”更是唱进了互联网。一首《网络的花儿开开了》唱道:“大石头根里的泉儿水/尕马儿驮给了五回/你那里发帖我这里回/顶帖是朋友的美德。” 
     “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并不是因为年轻人对这些艺术没有兴趣,而是他们对此缺乏了解。”赵宗福说,“保护‘花儿'首先得让更多的人了解‘花儿',课堂、网络则提供了‘花儿'传播的环境。” 
     青海省文化厅厅长曹萍介绍说,从2003年起,青海省每年都举办“西北五省(区)花儿歌手邀请赛”,每届都会推出新人,挖掘一批有潜力的年轻歌手。同时,他们年年组织“花儿”研究专家在北京等地举行“‘花儿'知识讲座”,深入大中专院校举办《花儿红了》演唱会。 
     青海省文化厅还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专门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考察与保护工作。其中,“花儿”是一朵重点保护的艺园奇葩。 
     2008年,青海省戏剧艺术剧院创作的“花儿”风情歌舞《六月六――高原花儿红》入选了由文化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举办的、体现“人文奥运”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并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演出。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