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箕从辉煌走向衰落
  常州梳篦始自晋代,素有“宫梳名篦”之称。“常州市是梳篦的发源地。梳篦只是个总称,事实上疏者为梳,密者为篦,梳子大多为木制,而篦则大多用竹子做成。梳篦曾经是常州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常州梳篦厂有限公司董事长金松群年近7旬,他亲身经历了常州梳篦从辉煌到没落的反复起落。
  金松群认为,篦箕走向没落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功能性的局限而导致。“梳子现在可以多元化发展,但是由于现代科技的发达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篦箕的去污去虱功效已不再明显,它只能作为功能产品来使用,因此发展很受限制。”
  既累又没钱致手艺失传
  据介绍,目前常州梳篦厂的篦箕是纯手工制作。从材料的选择到一张成品篦箕的出厂,需要经过72道工序,而且多为手工制造完成。
  在该厂的车间里,70多岁的老工人潘奶奶正在做编楂的工序,“工艺好一点的篦箕至少要有120根梳齿,而且每根梳齿的粗细、颜色都要均匀。”即便像老人这样手艺娴熟的,1个小时也只能编五六张。潘奶奶说,“做篦箕既辛苦又赚不到钱,现在的小青年更是不肯学了。”老人担心,再过几年,连编楂这点手艺也要失传了。
  金松群表示,篦箕制作工序复杂,机械程度低,生产一把高档的篦箕起码需要一天的时间。加上销路问题,投入与产出的巨大悬殊,使得从事篦箕生产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境况。据了解,目前在该厂从事梳篦生产的工人有80多人,但只有10%的工人是生产篦箕的,他们中最大的已经70多岁,最年轻的也在40岁以上。
  望国家扶持得以传承
  2008年,常州梳篦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金松群在内,目前厂里共有4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其中金松群今年已经68岁,其他三位年龄也都在50岁以上。
  “常州制造篦箕的厂家曾有数十家,但因为赚不到钱现如今只剩我还在做。”金松群表示,之所以还在苦苦维系,一方面是考虑要传承这个常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是自己对这个行业非常有感情。金松群告诉记者,目前他采取的方式是“以梳养篦”,而这样的方式已经支撑了10年,“企业也需要生存,如果没有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篦箕的生产可能说停就停。”
  金松群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我国应该借鉴邻国的经验,“比如日本就做得比较好,对于一些文化遗产项目都会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同时明确要求项目的负责人每年必须带多少个徒弟,每年交多少个产品。
  新生行动正在进行
  对于常州梳篦所遭遇的尴尬现状,常州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处沈红球处长表示,目前常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已意识到这一问题,正通过各种办法使常州梳篦重新焕发生命力。
  沈处长介绍说,常州梳篦已作为常州市“非遗”文化展品代表送展世博“江苏馆”,这些梳篦将成为“世博”“木”分部的一道亮丽风景。同时,近日在徐州举行的世界遗产日活动中,常州梳篦也作为一个遗产项目赴徐州进行参展和推介。此外,在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每年将有30%的项目可获资格申报中央财政补贴,常州梳篦保护项目此次位列其中。另外,文化部门还将于今年促成常州梳篦申请本地的文化产业引导资金。“但这些措施都只限于政府层面,光靠资金和政策支持只能给常州梳篦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更需要的是其自身造血功能的完善以及常州社会各界对其的关注。”沈红球表示。
 (来源:新京报/作者:张敏 刘劲松 胡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