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人才需要媒体宣传
     与影视明星、歌星相比,戏曲人才成才率低、周期长,花费的功夫也多,然而,却很少有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即便有的做过宣传,其宣传力度也远远不够。影视明星、歌星的一举一动,往往会有很多媒体关注,甚至不惜大篇幅、大版面给予报道,而戏曲演员即便是获了大奖,可能也仅限于圈内人知道,特别是没有成名的青年演员,尽管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但就是没有名,没有名就不上座,不上座就更没名。所以我说,戏曲人才也需要媒体宣传,需要不停地宣传,观众才能记得住。
     当年荀慧生老师特别成名时,有一个叫《玛琳娜画报》的专门宣传他,还成立了“白社”,专门有人捧他(因为荀慧生的艺名叫“白牡丹”)。现在一些有前途、有潜力的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到戏曲学院研究生班学习,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给予了较多关注,为戏曲人才的涌现创造了一些机会。
     推介新人的评论家太少了
     现在有一种现象,一台新戏出来,就会有人请评论家写评论文章或举办研讨会,但很少有人专门针对某个演员或某个角色来组织文章或开研讨会的。尤其在媒体上很少看到评论家为新人写推介文章。
     此外,戏曲经纪人的缺乏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缺少了这个中间环节,即便戏演得再好,没有人把你“端”到舞台上去,即便“端”上去了,但没有观众看,也是不行的。应该想办法、找原因,解决这个问题。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更觉得自己有责任关注这个问题。
     过去的戏曲经纪人,就是剧场经理。他喜欢谁,就宣传谁,邀请他(她)到剧场演出。演出的次数多了,观众也就记住他(她)了。我认为,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当代的戏曲经纪人。政府应该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积极的引导,给予适当的激励机制。
     戏曲少不了“角儿”
     在戏曲界,“角儿”很重要。如果一个院团有钱,但没有主演,大家搞平均主义,也是排不出好戏的。我认为,应该下大力气推“角儿”,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有计划地进行。当然,这里面牵扯的问题很多,但应该先认识到这个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没有人来推“角儿”,没有人来捧“角儿”,任流派慢慢灭绝,特色逐渐磨光,那将是一件很要命的事儿。希望大家都能来研究这个问题,一起关心和做这件事。
     现在回过头来看,李瑞环同志对天津青年京剧团的培养方法,还是值得称道的。天津青年京剧团有一支各方面都能拿得起来的演职员队伍,包括乐队的琴师、鼓师,各个行当都有尖子。他们搞了好几个“百日集训”,还搞了好几个青年拜师。有老师管着年轻人就不会失控。这个团不仅台风好,团风也好。它的成长可以说明一些规律,值得总结、研究和借鉴。此外,上海京剧院对未成名但有前途的青年演员,一个月推出4个专场演出(每周1场),鼓励他们尽快成才。这种做法也很值得借鉴,宣传力度较大。
     戏曲院团是否应该有智囊班子来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单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靠组织的力量。要有一批为“角儿”写剧本、排戏、选剧场、撰写评论文章的人来做这个工作,才会有成效。
     既要有德还要有艺
     德艺双馨,既要有德还要有艺。“德”特别好,但“艺”不好,也不行。唱戏讲究天赋,演员培养了半天,因为“德”不好,就放弃了,也是很可惜的。我认为,“德”的形成需要大的氛围,大家都来做好事、做善事,关心群众,不自私,在单位形成一个良好的风气。而不应该把责任都推到演员个人身上,做思想工作的人是否也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工作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应该想办法使他(她)们成为“德艺双馨”的人才。另外,培养人才要看准了,要看对他(她)下工夫值不值。
     院团长是掌握剧院业务命运的主要干部,戏选得对不对,方法对不对,是否事半功倍,都与他们的眼光有着密切的关系。建议关注一下歌星、影星的成才规律,有无可借鉴的地方,我们自己有什么高招儿,现在是缺少人来专门研究这样的问题。
     相关链接
     孙毓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荀派艺术传承人。曾演出过《打焦赞》、《十三妹》、《贵妃醉酒》、《天女散花》、《白蛇传》等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荀派剧目和新创剧目,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戏剧梅花奖、“首届梅兰芳金奖”、“亚洲最佳艺人终身成就奖”等,保留剧目有《红娘》、《玉堂春》、《红楼二尤》、《霍小玉》、《杜十娘》、《荀灌娘》、《痴梦》、《棒打薄情郎》等,著有《含泪的笑》、《孙毓敏谈艺录》、《我这两辈子》、《孙毓敏唱腔伴奏曲谱集》、《我的人生感悟》等。
 (来源:文化传播网/作者:孙毓敏 陆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