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县冬山河畔是一望无际的碧绿山野,佔地24公顷的公营文化机构——台湾传统艺术中心就坐落在这裡,自2002年落成启用后,已成为宜兰新地标。 
 
  进入中心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行政中心大楼。黑色屋瓦、棕色木质栏杆、红色砖牆,整个建筑宏伟中带著温润的古意。电话裡联系过的传艺中心新闻联络人陈衍吟专员已在门前迎候,对远道而来的我们表示了热诚的欢迎。与快人快语的陈小姐虽是初见,却全无陌生的感觉。坐在她窗明几淨的办公室裡,热茶驱去了雨水的寒气,听她和同事讲述传艺中心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鱼塘荒地终成艺术传承重镇的过程展现在我们面前。
 
  建立传统艺术中心的概念,源自台湾文化部门对台湾社会民俗技艺与传统艺术日渐凋零、传承无门现实的担忧。基于传统技艺保存和人才培育及民众艺术文化休闲的需要,文化部门1990年提出计划,并初步选定冬山河畔一片废弃的鱼塘地作为园址,从酝酿、规划、建设到落成启用,历时十余年,被学者们称为近年来最重要的文化成果之一,也是台湾现阶段传统文化保存的一个指标。目前,传艺中心的功能除了传统艺术研究、保存、维护、传习、推广、咨询外,也将游憩、休闲等功能纳入,已成宜兰除温泉之外的第二大卖点和访客云集之处。
 
  百闻不如一见。讲完了故事,陈小姐和同事们又当起了导游,带著我们在园区一处处参观。园中建筑依功能需求分为展示馆、戏剧馆、曲艺馆、戏曲及工艺传习所、图书馆、学员宿舍、民艺街坊、文昌祠等,各栋建筑物看似功能独立,但又通过木、石、水巧妙地串联在一起,营造出一脉相承的人文气质。虽不是周末,园中仍是人头攒动,能见到许多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的身影。
 
  坐落在园区中央的戏剧馆是园区最大建筑物,内有戏剧馆与戏剧传习所。传习所内,一群女学生正在向艺师学习歌仔戏,一招一式,聚精会神。临水广场的三座舞台、文昌祠、庙前广场以及露天戏台,周末和假日经常举行传统民俗展演,重现往日寺庙演戏酬神娱人的景象。
 
  民艺街坊,是民众与传统工艺近距离接触的地方。古意盎然的民艺街坊骑楼,仿20世纪初台湾各地街屋设计而成。漫步这裡,有种时光倒流的感觉。街坊内共有30多间店铺,展现雕刻、编织、金工、漆艺、塑烧、纸艺、童玩、传统杂货饮食等民艺风情,并邀请艺师现场操作,被称为“活的工艺橱窗”。有兴趣的游客,还可以亲自动手,做个银饰、做个陶坯。陈小姐说:传艺中心的传习目标,不仅针对来这裡学习的传习生,更想以趣味自助的方式,让民众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巧妙。
 
  陈小姐告诉我们,为了挽救濒临失传的民俗技艺,传艺中心还主动委请专家学者做调查征集整理研究工作,然后再作保存和传习,为传艺中心积累了大量的文化资产,培育了不少人才。传艺中心也十分重视两岸交流,2001年,由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主办,财团法人廖琼枝歌仔戏文教基金会承办,海峡两岸等单位联合协办的“百年歌仔——2001年海峡两岸歌仔戏发展交流研讨会”举行,由台北起跑,宜兰开幕,大陆的漳州接棒,厦门闭幕,在闽台间形成一座文化桥梁。
 
  传艺中心为保护传统文化所作的努力,得到台湾文化界许多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财团法人中华民俗艺术基金会董事长曾永义教授说:“传艺中心作为台湾重要的文化设施,兼具维护、薪传与展演的功能,对于传统文化的现在与未来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公营机构,传艺中心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不够符合实际发展的法规制度,繁琐的公文流程,经济不景气带来的人事精简、经费缩减,都让传艺中心的工作难度不断增加。有人主张传艺中心走委托民营之路,曾教授却担心经营理念因此变质。另外,传统艺术的发展,保存不是唯一的途径,如何面对时代的转变,找到新的生存方式?未来的路还很艰难。
 
  告别传艺中心,我们的心裡沉甸甸的,有许多收获,也有许多担忧——台湾社会中传统文化面临的问题,大陆同样存在,未来的路,同样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