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梳篦厂生产的侍女梳
  
     老卜恒顺选送了哪些产品参展世博?
  由于史料的缺失,老卜恒顺究竟选送了哪些产品参加世博,如今已不可知。但老卜恒顺梳篦店第八代传人卜仲宽认为,参展产品应该是最为珍贵的黄杨木梳和象牙篦。
  常州的梳篦行业,历来流传着黄杨木能治头痛病的说法,连清代的地方志上也记载:“梳,以黄杨为之者佳。”加之黄杨生长缓慢,更增加了黄杨木梳的价值。
 而篦箕虽均为竹制,但用木材或是珍贵的象牙装饰的不同篦子,则拥有完全不同的身价。相传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官员,于每年农历七月,照例到常州来定制60张象牙梳和黄杨梳,60张梅木梁象牙档篦箕,因此常州梳篦有“官梳名篦”的美誉,常州民谣唱道:“官梳名篦,情同伉俪;延陵(常州古名)特产,花开并蒂。”
  古常州西郊,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源源不断的商船在西郊文亨桥、篦(bì)箕巷码头驻留,带来常州百姓喜好的全国各地商品。常州特产也由此输往各地。常州人有句话是说“文亨穿月,篦梁灯火”,后半句说的就是篦箕巷的繁华。百年前,常州的梳篦沿着此段京杭运河,走进上海、扬州寻常百姓家,走进清廷权贵的梳妆台,走向东南亚、西欧等国。百年老字号“老卜恒顺”的梳篦,被选送参加1915年巴拿马和1926年费城世博会,分别夺得世博会银奖和金奖。
  在梳篦上,常州的手工艺人们饰以雕花、绘画等装饰,仕女图、京剧脸谱、古常州市井百态、蝴蝶、鲜花等都被浓缩在手掌大小的梳篦上。在有十分之一人口从事梳篦生产的古常州,一部梳篦发展史,就是常州手工艺的发展史。
  常州篦箕经73道工序
  梳篦俗称木梳、篦箕,古常州梳子多以象牙、黄杨木、枣木等制作,再饰以雕刻等装饰。篦箕,是一种用竹丝编成的梳子,齿密而富有弹性,用于去除发垢等。常州篦箕经73道工序制作,镶上象牙、牛角、木料等,在百年前,不仅是各家各户的日用品,更是一种装饰品。
  据1983年编撰的《常州轻工史料》记载,最晚从乾隆年间开始,常州西门和南门一带,已形成村村庄庄、家家户户、祖代相传从事梳篦生产的作坊,从业人口达到3万之多,其行业地盘已差不多占据了常州城的一半。
  最晚从乾隆年间开始,常州梳篦生产的行业地盘已差不多占据了常州城的一半。而其中又以老字号老卜恒顺梳篦店最具规模,它的产品每年进贡宫廷,作为御品。民国时期,正是老卜恒顺店的梳篦,代表常州梳篦业两度参加世博会,获得奖牌。
  两张泛黄的奖状陈列在常州梳篦厂梳篦博物馆内。据史料记载,中国商品在巴拿马和费城博览会上获奖数千,但如今留下的真品已不多见。因此,梳篦博物馆的两张奖凭真品,就显得尤为珍贵。
  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奖状上,图中央绘着3位女神像,左上角是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的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侧身像,右上角为1513年发现太平洋(601099,股吧)的西班牙航海家巴尔沃亚。奖状的正中,用英文注明“银质奖,老卜恒顺”。
  1926年,美国为纪念独立150周年而举办的费城世博会奖状上,左上方印着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全身像,右上方则是美国裁缝师罗丝,她设计并缝制了第一面美国国旗。在这张奖状下方,用英文书写着“金质奖,老卜恒顺”。
  现年80高龄的老卜恒顺店第八代传人卜仲宽回忆说,尽管老卜恒顺的梳篦获奖早在他出生之前,可是父亲和祖父对奖项非常重视。在店堂内,正对柜台的墙上,悬挂着该店所获得的所有奖状。
  1910年,祖父卜宗俊管理家族生意时,老卜恒顺梳篦获得南洋大臣物产会金质奖,这是店里获得的第一份奖状,增加了老字号产品的销售量和知名度,此后,祖父对参加博览会等推广活动尤其热衷与重视。同一年,其产品又获得南洋劝业会与常州工业奖金会金质奖。1914年,传来中国要在大洋彼岸参与巴拿马世博会的消息,常州篦箕尤其是两百年老字号老卜恒顺梳篦,自然成了常州送展的不二选择。
  传乾隆赐名“篦箕巷”
  常州地区梳篦制作起于何时,目前并没有可信的史料可查,但据常州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韦中权《常州特色文化》一书记载,1973年,常州东郊古墓中出土了一把木梳,据考证是东晋末期的产物,因此现在一般认为,有据可查的常州梳篦起于东晋,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老卜恒顺店旧址位于篦箕巷、古运河旁。篦箕巷原名花市街,相传这里整条街巷,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梳篦为生。“篦箕巷”一名的来历,常州民间流传着不同说法,其中一种说乾隆南巡时三次在此登岸进城,见沿街尽是生产和销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铺,便将此地赐名为“篦箕巷”。
  卜仲宽说,根据父亲的口述,老卜恒顺店始创于明朝天启年间,至今已逾300年。到了他的曾祖父时,家境逐渐殷实,这才举家搬迁,在篦箕巷置业开店。到了他的祖父、父亲一代,已经有了3间店面,工人、学徒20余人。
  “那时,做手工艺的让人看不起,曾祖父就让祖父上私塾,考取功名。后来,祖父成了清朝最后一批秀才,曾祖父就请人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店外,"经传东鲁,教衍西河"。意思是卜家也是书香门第,老卜恒顺也是依照儒家思想管理和经营的企业。”
  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当时老卜恒顺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不少慕名而来的人到篦箕巷购买老卜恒顺梳篦,一些人并不识字,于是别人告诉他们,店门外雨棚上,有13根檐子的就是他家!于是,冲着老字号前来的商人和普通市民越来越多,为了防止同行业者伪造,店内还张贴民国时期武进县(现常州部分地区)告示,表明假冒必究。
  随着老卜恒顺的发展,卜仲宽的父亲也在同业者中拥有了相当的地位。“那时,同业公会召开茶话会,大家都聚在一起说些市井笑话,父亲一去,大家都不说了,同行都称作坊的负责人为"老板",唯独称父亲为"卜先生"。”
  新中国成立后,卜仲宽从父亲手里接过老卜恒顺店,1956年,老字号参与公私合营,常州的各大大小小梳篦作坊,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常州梳篦厂。
  据常州地方志记载,在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初期,常州梳篦大大小小的作坊共有500余家,从业人数达到4万多人。到了80年代,市、县梳篦厂各一家,从业人数也有近万人。
  年轻艺人都转行了
  2008年,常州梳篦入选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6月23日,在常州梳篦厂生产车间,75岁的潘秀兰老人右手拿着拗刀,左手执着并排的几根篦楂,依照相同的长度向篦楂拗去。篦楂相当于梳齿,这是制作篦箕的第40道工序。经过挑选、染色、阴干等程序后,一根篦楂变得如方便面般粗细。随后,制作工还要将整整120根楂子用棉线编排绕紧,然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
  “我从10岁不到就跟着父母学这个,他们都是做篦箕的,父亲能一个人将一根根毛竹,做成能梳头的篦箕。”潘秀兰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做梳头状,在她的眼里,父亲这样的老手工艺人是了不得的,在这个行业,多数作坊都只制作其中的几道工序,然后将半成品出售。梳篦行业早在明清时就形成了分工和合作。
  韦中权从70年代开始收集整理常州梳篦资料,“几十年以前,梳篦的作坊散落在近郊和城市里,近郊的农村,都是忙时务农,闲时则从事梳篦的加工。大的作坊再从农户手里收购半成品,进行深加工。很少有一个人能将所有工序从头做到尾。”他说。
  常州梳篦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常州梳篦厂筹备将制作过程开放,供游客观赏和学习。由于现代人们已经很少使用篦箕,篦箕的手工艺人们大多年事已高,厂里如今仅剩下四五位工人专门从事篦箕生产。于是,潘秀兰老人被请了进来,一根根光滑的篦楂在她手下跳跃着,成为游客眼中的风景。
  潘秀兰回忆说,这辈子,她一共教了200多个学徒,大多已经人至中年,可是200多人里,竟没有一个人从事篦箕制作。“篦箕赚不了钱,做起来很苦,现在的人早都转行了。”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和小手工副业生产的时代毕竟一去而不复返了,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这就是常州梳篦开始衰落的原因。”韦中权在他的《常州特色文化》一书中评论道。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手工艺并不入史家文人的眼界。但20多年来,韦中权依然走街串巷,试图收集梳篦老艺人们那正在逝去的歌谣。
  “官梳名篦,情同伉俪,官梳名篦,人人爱伊,官梳名篦,进贡皇帝,官梳名篦,远销万里!”曾经,梳篦工人们在常州德安桥上对山歌,如今,这已只是老人们记忆中的风景。
 (来源:东方日报/作者:石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