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排众议,保留图书馆地震遗址 
     1975年,河北理工大学开始动工修建新图书馆。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090平方米,可容纳750人同时阅览。没有想到的是,刚建成还没有交付使用就在唐山大地震毁于一旦。当年,在抗震救灾、重建校园的过程中,许多人认为该遗址应该和其他废墟一样,早日清理出去,腾出空地搞新建筑。不过,河北理工大学领导却没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虽然震毁的图书馆原建筑设计没有进行抗震设防,但在地震中该楼的倒塌、剪切、坐落、错位以及原有结构的残留现象,真实地显现出抗震设防水平、建筑结构类型以及结构布局对抗震性能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为了鼓励当代民众、教育后世子孙,同时给广大科技工作者提供永久性的考察、研究现场,以及普及防灾减灾的基础知识,提高利用自然、战胜自然的意识,该校党委力排众议,多次上书省市有关部门,强烈要求保留该图书馆遗址,并最终得到批准。2005年被中国地震局批准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地震遗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唐山市保存最完整的地震遗址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河北理工大学校长李军对记者说,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地震遗址作为唐山市的重要地震文化景观,每年都有大批国内外参观者瞻仰凭吊,并已成为宣传唐山人民抗震精神,传播、普及防震抗震基础知识,进行现场教学,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窗口。 
      勇担使命,打造防灾减灾特色学科 
  5月18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全国城市抗震防灾审查委员会委员、河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兼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苏幼坡教授参加了建设部组织的山地城乡规划与防灾减灾专家座谈会。苏幼坡教授结合唐山大地震恢复重建的经验教训,重点论述了废墟清理、地震遗址保护以及总结汶川大地震经验教训等问题,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肯定。苏幼坡教授是出席该会并发言的唯一一名来自地方高校的专家。 
  5月31日,应四川亚太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四川省新闻中心的邀请,苏幼坡在成都作了《震后重建――构建安全的新家园》的专题报告,对四川灾区救援、恢复和重建工作提出了建议,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其实,这只是河北理工大学在地震灾害研究方面得到社会认可的一个缩影。作为唐山大地震的受灾严重单位,从唐山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河北理工人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地震灾害研究方面有所建树,为国家、为人民有所担当。基于上述考虑,河北理工大学以地震遗址为平台,高度重视该遗址的教学科研作用,经过30多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打造出在全国享有盛誉、颇具特色的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和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目前,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8年批准的全国首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点,同时也是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挂靠在河北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是河北省重点实验室,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以研究地震灾害为任务的科研机构。 
      攻坚克难,开创“地震社会学”新兴学科 
  2006年7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唐山,并抽出时间参观了河北理工大学图书馆地震遗址。 
  地震社会学这一概念首次出现在1977年在东京召开的地震预报科学讨论会上。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地震学界将这一概念引入国内,起初也只将研究范围局限在地震预报的社会经济影响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王子平、王绍玉、卞有声、徐祖望、陆延林等一大批河北理工大学学者将地震引发的社会现象和问题纳入研究领域,开创了我国地震社会学研究的先河,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 
      建言四川,应建立世界性地震遗址 
  日前,绵阳市有关方面向全球发出紧急倡议,征集北川地震遗址保护方案和地震博物馆策划设计方案。得知此消息后,河北理工大学的学者们吸取唐山地震遗址设立的经验教训,纷纷献计献策。 
  该校学者们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做出建设规划与保护措施。建议保留城镇建筑物地震遗址,特别是学校建筑物地震遗址,科学地规划保留由多个地震遗址构成的地震遗址群; 
  建议立即着手搜集地震文物遗存。人们在受灾时期使用的器具和工具,比如锅盆碗灶等,在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们的书包、课本等,这些都是地震的见证,是这场灾难的文化留存,里面有很多感人的、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也是唐山的教训和遗憾; 
  建议地震博物馆采用室内图文说明、小型实物展览与室外大规模地震遗址群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构成方式的地震灾害博物馆更具创造性、创新性,有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有山地地震灾害特色的地震灾害博物馆。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