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大鼓是清末以来流行于北京东部宝坻、香河、平谷一带,是在民间小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语音、语调逐渐演变发展而形成的,在曲调上具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地方色彩,而且能够直接反映民间底层群众的生活与情感,加上音域宽广、唱腔灵活,所以很受群众欢迎。因其起源于京东一带,故称“京东大鼓”。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京东大鼓是津城百姓最喜爱的一种表演形式,刘文斌是人们最受欢迎的京东大鼓艺人。刘文斌原名刘存有,1890年生于京东宝坻县黄花淀村(今属天津市宝坻区尔王庄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自幼就喜爱家乡的民歌小调、地方戏曲,尤其喜欢听大鼓书。后来为了谋生,刘文斌离开家乡到热河(今承德)一带靠剃头来勉强维持生计。26岁时来到天津,落脚在老城的西义和斗店、孙家大院、吴家大院等处,白天以剃头为生,晚上休闲时唱上几段在家乡学到的大鼓书消遣。没承想当玩的事,居然成了正差。他发现唱鼓书攒起的零钱反比剃头赚的钱还多,于是就把唱大鼓书作为一条谋生之路。
     刘文斌初在天津“撂地”演出,条件很差,支个布篷子,摆几条板凳。由于没有江湖门户,他常受城里的艺人和地头蛇的排挤,演出时被人家踢了场子搅局,还抢走了乐器,无奈只好离开津城,回到故乡去拜师寻道。带着行李回到宝坻后,通过老乡介绍,拜庙会“撂地”演唱的半盲艺人宋恩德(绰号宋瞎糠)为师。宋恩德听了刘存有的经历后,又听了他的半段演唱,凭着多年的经验,他感觉这位年轻人将来能成“正果”,于是,欣然收下了这个徒弟。从师学习一段时间后,刘文斌的演唱水平确实有了较大提高。俗话说“艺高人胆大”,此刻憋着一口气的他重返天津,出乎意料的是不仅跑场演出很受欢迎,而且还应电台邀请到演播室里演唱。当时刘文斌演唱的长篇鼓书多以历史演义取材,如《隋炀帝下扬州》、《郭子仪庆寿》、《刘公案》等,还有取材于现实生活的一些小唱段。刘文斌的演唱,长篇贯通,引人入胜,每节收尾处设置高潮并留有悬念,吸引观众下回收听,而短篇唱段精悍凝练,寓意深刻,声情并茂,耐人寻味。特别是,刘文斌嗓音粗犷宽亮,苍劲动听,他的唱腔朴实大方,舒展平实,尤其以叙述清楚,字字入耳见长。为了适应听众要求,他还大胆改革唱腔唱法,演唱中尽量减少冗长的语句和腔调,将字少腔多的旧开板改为开板即唱,并在尾腔处加拖腔使之更加细腻,其中“十三哎”唱腔成为京东大鼓的特色唱腔。他还以宝坻方言演唱,并融入京东一带的民歌旋律,吸收一些方言,保留了较多的方言和怯字。
     当时天津的书场通常设早、中、晚三场,早场是刘玉霜的河南坠子《小八义》,中场是左田凤演唱的西河大鼓《呼家将》,晚场是刘文斌演唱的京东大鼓《刘公案》。当年,书场门口卖票的老大娘操着天津卫的口音向观众喊:“听《隋唐》听马连登,要听《刘公案》听刘文斌……”那时候,天津的平民百姓家有电匣子(收音机)的还很少,那玩意儿主要是大商号用,但到了电台说书的钟点儿,买卖家为了招揽生意,就在店铺门口放上一个大喇叭,播放长篇鼓书,此刻人们都寻声来到店铺门前听刘文斌的演唱录音,有的手里干着半截子活儿也把活儿停下来听书,也有正在生火炉子的,光顾听书了连炉子火灭了还不知道呢。
     新中国成立后,穷苦艺人翻身解放,创作和演唱的热情也都很高涨。已届花甲之年的刘文斌,积极响应党和政府鼓励文艺工作者“写新、唱新”的号召,既精于演唱,又勤于鼓词创作,上演了不少新曲目,如《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杨靖宇》、《别迷信》等,天津人民广播电台多次播出了他演唱的长篇鼓书和短篇唱段。老艺人焕发青春,刘文斌活跃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天津曲坛,并在普及与发展这一曲种上付出很多心血。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天津市文化局领导曾多次推荐刘文斌到天津电视台现场演播,刘文斌推辞说自己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不能“只顾前者好,误了后来人啊”,多次向有关领导表示,希望尽量把舞台、演播室让给中青年人,让他们有更多的展示机会……
 (来源: 天津网-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