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白沙以圭峰山上的硬朗茅草制成茅龙笔,开一代书法新风 
     ◎高剑父、麦华三、关山月、刘海粟等书画家都使用过茅龙笔 
     ◎一九七八年,日本代表团来华访问时,希望买一批茅龙笔回国 
     即使对哲学和书法没有太多认识,也不了解岭南文化,只要稍微回忆一下,你或许能够想起来,在中学历史教材上,有一个章节是关于明代大儒陈献章的内容。 
     让我们回到当年无比熟悉的体例――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石斋,人称“白沙先生”,广东新会都会村人(即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书法家、教育家,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逐渐形成一个有自由开放学风的学派,史称“江门学派”。陈白沙是岭南唯一诏准从祀孔庙之学者,享有“岭南第一人”、“广东第一大儒”的盛誉。 
     正统教材这种简洁、平实、精准、以背诵为目的的描述,几乎没有提到,白沙先生还是一位发明家。他发明了一种独特的书写工具―――茅龙笔,以当地圭峰山上的硬朗茅草制成。 
     对于他为什么要“束茅代笔”,后世有两种猜测。一种是说,他久居乡间,潜心向学,而集市又太远,他不愿因买笔这样的琐事劳心劳力。旁证是野史上记载的一则故事:陈白沙年轻时曾在“春露台”书房苦读,为减少干扰,在墙壁上凿洞,饮食衣物均由此洞递进。期间不会宾客,与外界隔绝,“穷尽天下古今典籍”。 
     另一个说法是,陈白沙独出心裁、敢于创造的性格,促使他寻找一种新的书写工具,以适应自己拙中带巧、刚中带柔的书法风格。据说一个傍晚,白沙先生坐在圭峰山玉台寺前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看书,信手折断一株白茅,露出一束柔软而富有弹力的白毛,竟与写字的毛笔十分相似。他心中大喜,立即摘了一把白茅回家,第二天拿出来晒干,用木棰轻轻砸烂,又放在蚬灰水里浸了几个时辰,去囊后再晒干做成笔。他用茅笔蘸上墨水,吸墨饱满;写一个“笔”字,笔画硬朗,飞白生动,还带有刚阳之气。他难掩惊喜地赋诗抒怀:“茅君稍用事,入手称神工。”诗中的“茅君”就是他对茅龙笔的昵称和敬称。 
     自此之后,“茅君”陪伴他近20年,陈白沙的书法艺术也以雄健之气而独树一帜。他有几句通俗易懂的谈论书法的话,恰好可以说明以茅龙笔书写的特点:“动上有静,放而不放,留而不留……拙而愈巧,刚而能柔,形立而势奔……”传统的书法观念在岭南大儒这里转向,一种率真、自然的情感支配着他手中之笔,洒脱、自然、错落、超妙的意趣通过茅龙笔的律动,跃然纸上。这种苍劲峭拔的书法,一扫当时朝野已趋于程式的妖媚萎靡的书风,著名书法家麦华三在《岭南书法丛谭》说,“白沙先生以茅龙之笔,写苍劲之字,以生涩医甜熟,以枯峭医软弱,世人耳目,为之一新”,是以“震动中原”。 
     去世的前一年,陈白沙写出最经典的茅龙笔书法作品《慈元庙碑》。这时他已年逾七旬,一般书法家到了这个年纪正是“人书俱老”的时候。但他神往气随,心与笔应,一气呵成,给后世留下了这件茅龙笔书的巨作。1958年,身着白色短袖衬衫的周恩来总理在视察崖山史迹时,曾细心观看《慈元庙碑》,浓眉微舒,嘴角微抿。 
     如今碑还在,而白沙先生的制笔技术却已失传。我们现在看到的白沙茅龙笔,以及陈白沙发明茅龙笔的传说,都是后人根据陈白沙的茅龙笔概念和作品特色,反推回去,一步步琢磨出来的。反推尚且如此困难,可见原创者天才的想象力和观察力了。 
     因为陈氏茅龙书法盛名在外,清朝康熙年间就出现了专门制作茅龙笔的店铺,比较有名的是“捷元斋笔庄”生产的“先贤白沙茅龙笔”。清末笔市兴旺,新会区今惠民路开始被称为“做笔街”或“笔街”,著名的茅龙笔店有蓬江区的登元阁、会元阁,新会的文香阁。抗日战争时期,制笔业凋零,茅龙笔的生产几乎全部停顿。不过,茅龙笔及茅龙书法在日本、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却得到广泛的推崇。 
     1978年日本代表团来中国访问时,特别提到对“白沙茅龙笔”的喜爱,打算买一批回国。但在当时的中国,这种笔几乎已经绝迹。省、市政府拨了5万元,让新会美术工艺厂深入民间寻访传人,成立茅龙笔试制小组,进行茅龙笔的生产。第二年,17岁的高中毕业生张瑞亨,凭借深厚的绘画功底考进了工艺厂,正好接触到茅龙笔的制作。然而好景不长,工艺厂因为效益不好而改做服装。茅龙笔再一次失去了规模生产的机会。多年之后,张瑞亨成了书画家,他不仅坚持用茅龙笔写字作画,更成立了一个制作茅龙笔的手工作坊。他甚至在自家的天台上打理着一块小小的茅龙草地。现在这样的手工作坊在本地有好几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秘方。最大的不同是泡制茅草的药水配方,而药水决定了茅草的硬度和韧性。他们的茅龙笔,一支大概在100元到600元之间,没有专门的销售点,熟客直接到作坊或者一些文具店拿货,也可以网购。
     
 在江门市陈献章博物馆,来自香港的省亲团对家乡的茅龙笔赞不绝口
 
 张瑞亨使用茅龙笔进行书画创作
     “茅龙笔”尽管被复制出来了,但遗憾的是,除了张瑞亨等一些本土书画家,现在几乎没有大书画家用茅龙笔创作。业界最认可的茅龙笔书画家,应该算是年近七旬的欧广勇老人了。因为仰慕陈白沙,他从20多岁起就开始用茅龙笔写字。1988年,他的书画作品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名噪一时。他自己也承认,在陈白沙之后,还没有长期使用茅龙笔的大家。不过,高剑父、麦华三、关山月、刘海粟、吴作人、黄笃维、陈永锵等著名书画家都曾偶尔使用过茅龙笔。 
     在欧广勇看来,因为粗糙和刚硬,茅龙笔实在难以驾驭。它是“烈马”,是“利器”。要掌握它,一定要有比较深厚的书法功底,初学者不宜。即使是书法名家,要用好茅龙笔,也非几日之功,需要长时间地培养感情,可对于比较成熟的书法家来说,他们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习惯用熟悉的工具。 
     从后往前看,似乎是书法工具的改革成就了陈白沙的书法,成就了这种全新的书风;似乎是因为茅龙笔,陈白沙实现了学术个性和艺术个性的完美融合。但回到500多年前的现场,事实却是没有陈白沙的创新精神,就没有茅龙笔;没有像陈白沙这样的人,就没有不断被改写的历史。唯有白沙先生“山水天眼里,世界法心中”的性情,才能成就他“拙而愈巧,刚而能柔,形立而势奔”的巨作《慈元庙碑》。 
     假使他没有在那个傍晚看到那丛生的茅草,他也会在另一个时间创造另一种历史。这个似乎信手拈来的发明,并不是偶有所得的野趣,而是他文化创造的自信和自觉。这种精神在岭南血脉中的绵延,比起他留下的这种具体的笔,实在要珍贵得多。这样看来,他制笔的技艺失传也就不是那么可惜了,何况现在新工艺的茅龙笔已是方兴未艾。 
     【传统】 
     “茅龙笔”的记载,最早见于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白沙喜用茅笔,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上,色白而劲,以茅心束缚为笔,作字多扑野之致。白沙当称为茅君……又称为茅龙。”由于书写材料的革新―――茅龙笔的创制,而开创了茅龙书法艺术,影响至今。 
     【墨宝】 
     白沙先生的茅龙书法“奇气千万丈”,留下来的茅龙书法作品20多件,都堪称“茅龙经典”,其代表作《慈元庙碑》(石刻行书)共600多字,巧拙并用,刚柔相衬,流利与丰腴互陈,被誉为“岭南第一碑”。茅龙草书―――《种蓖麻诗卷》是“精品中之精品,国家一级文物”,“天下人得其片纸只字藏以为家宝”。 
     【制笔】 
     白沙茅龙笔以新会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圭峰茅草为主要材料,经选裁、锤砸、浸泡、刮青削草、捆扎装饰等多道工序成笔。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季节的茅草,浸泡时间不同,要凭丰富的经验控制时间。时间过长,草料变色,破坏茅草的纤维,影响笔的使用寿命;时间不够,影响笔的使用效果。 
     【特点】 
     白沙茅龙笔古朴雅致,笔锋修长,极富弹性;笔触苍涩,牵丝飞白相得益彰,宜于行草书体,亦可勾勒山水书画。用茅龙笔书写的书法,由于没有笔锋,笔画中留有空隙,形成其他书法难有的“飞白”,笔画顿挫、拙重,别具一格。 
 (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