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  靛
 
 黄姜染线
 砍切文昌锥树皮
 
 乌墨树皮染色(初染为褐色)
  黎锦:灿若云霞自天然 曾几何时,人们在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看到一件件出自黎家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巾、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及龙被、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的花纹,集中展示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灿若云霞的黎锦,是黎族妇女聪明和智慧的结晶,也展示了她们运用植物染料染色的高超技艺。 黎族植物染色工艺的起源 过去,黎族染色与纺纱、织布等揉为一体,是妇女们的一项基本技能。黎族妇女能用种类繁多的天然染料染出缤纷的色彩,这让我们感到惊奇和不解。我们知道,黎族长期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她们娴熟的染色技巧和丰富的染色知识是怎么来的呢? 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文典籍中关于黎族染色的记载十分简略。这给我们探知黎族染色的起源和历史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两位阿婆的回答看似简单,却道出了深刻的道理,即染色是在大自然某种条件启示下,人们对利用植物染料有了初步认识,开始了植物印染的历史。黎族老人对染色起源的解释,与我国广泛流传的“梅葛二仙”的故事可谓是异曲同工。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学会了用麻布等纤维材料缝制衣服,麻衣等比兽皮羽毛舒适,但可惜都是灰白色的,不如兽皮羽毛漂亮。有一天,梅、葛两人把白布挂在树枝上凉晒。忽然,布被吹落到草地上。等他俩发觉后,白布成了“花”布,上边青一块,蓝一块,他们觉得奥妙准是在青草上。于是两人拔了一大堆青草,捣烂后放入水坑中,再放入白布,白布一下变成蓝色了。梅、葛二人由此得到了启发,发明了用植物染布的方法。梅、葛二人也就成了染布的先师,被尊称为“梅葛二仙”。黎族妇女的染色技艺和对染色起源的解释,具有很高的民族学价值,为我们研究人类染色起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黎族染色工艺的传承方式 黎族传统的织锦活动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活动,入染量不大,一般都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染色。黎区没有出现专业的染色作坊,没有专门的染色工匠,因此也没有师徒授艺的传承模式。黎族染色传承几乎都是由母女相传的家族式传承,即由母亲传授给女儿,通过一次次的示范教会下一代染色技艺。 过去,黎族妇女染色时,母亲总是把女儿叫到身边,从采取染色原料、取汁到色度的掌握,一一进行示范讲解,也有奶奶对孙女,姐姐对妹妹示范讲解的。通过这种形式,使下一代学到染色知识,待到她们成年后便可独立从事染色活动了。 黎族地区常用的染色植物  黎族使用的染料多为植物类染料,较少使用动物类、矿物类染料。植物染料除了靛蓝类为人工栽培外,其他几乎都野生的。植物染料可利用的部分包括根、茎、心、皮、叶、花、果等。有的染料在使用时还必须经过专门加工以后方可入染。如木蓝等染蓝必须先发酵造靛。黎族妇女在织绣时,碰到需要某种颜色时,而山上某种植物的花又是这种颜色时,她们就把这种花捣碎与棉线相混,让线沾上色汁。若使用果汁染色,便直接把有色的果汁挤于线上,达到染色的目的。这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染色方法。  黎族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植物染料资源十分丰富。调查发现,黎族妇女使用的植物染料不仅品种很多,不同的地区和方言,喜好和习惯又不相同,因而对染料的运用也有所差别。目前,黎族还在经常使用的植物染料大约有十多种。请参见调研小组成员王恩同志编制的“黎族常用植物染料简表”。  能够熟练使用染媒  染媒是使染料和被染物关系亲和的物质。在染色工艺之中使用染媒是染色技术的一大进步,它扩大了色彩的品种,提高了色彩的鲜艳程度,复合色大大增多,使染料和织物的亲和关系极大增强,被染物不易褪色。染媒染色技术比较复杂,只有在长时间实践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 保山村张拜学、吉玉梅母女在演示乌墨树皮染黑色过程中,不仅使用了染媒技术,还用田泥对纱线进行了套染。乌墨树,黎语称为“波片”。阿婆把剥取的乌墨树皮,砍成一片片放进陶锅里,加入芒果核一起煮一小时左右,并不时用木棒翻动。芒果核起到固定颜色和使颜色鲜亮的染媒作用。阿婆边放麻线边用细水棍翻动,直到麻线均匀上色,达到所需颜色后取出,这时麻线呈深褐色。即刻拿到村边稻田埋入黑泥,边埋边用手揉、搓,使其充分上色,浸埋约一小时,取出清洗、晾晒。褐色麻线神奇地变成纯黑色。 在保山村和重合村等地,黎家阿婆用文昌锥树皮(染红色)染红色。文昌锥树,黎语称为“坑派”,一种野生木本植物。阿婆将剥取的树皮晒干切成小段,放进锅里煮约一小时后,再根据麻线的多少放入适量的螺灰,搅拌后放入麻线,麻线变为红色,便可取出、晒干。田螺灰作为染媒,主要起到固色和提高纱线亮度的作用。 螺灰是黎族地区植物染色中最常用的染媒。保山村张拜学阿婆表演了烧制螺灰的全过程。她把一个漏底的锅放在三石灶上,一层竹片一层田螺地垒叠三层,在最上面一层放上木柴,从上往下燃烧,直到把竹片燃烧完毕,取出田螺,洒上一些水,把田螺揉、捏成碎末。 普遍掌握靛染工艺  黎族爱穿深色衣服。传统服装多以深蓝为底,庄重大方。靛蓝是黎族最常使用的染料,靛染是利用从靛类植物中得到的植物染料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方法。 靛蓝,海南民间多称之为蓝靛、蓝草等,是我国最早被利用的植物染料。靛蓝染出的织物,色泽以蓝为主,随着染色次数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呈深蓝色,且色泽饱满、牢固、耐洗,不易脱色。  黎族进行靛染和栽培蓝草的习俗十分普遍,时至今日,在一些庭院内还能看到蓝草的栽培。黎族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十分有利于蓝草的生长。庭院栽培的蓝草一般不需专门管理,更不施肥除草。在红内村、重合村,看到多片栽培的蓝草,她们还表演了造靛的过程。  用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造靛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先采摘蓝草的嫩茎和叶子,置于缸盆之中,放水浸没曝晒,数日以后蓝草腐烂发酵,当蓝草浸泡液由黄绿色变为蓝黑色时要剔除杂质,兑入一定量的石灰水,沉淀以后,底层留下深蓝色的泥状沉淀物,造靛便完成。  将被染物浸入染液之中染色叫入染。靛染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一般都要经过几次甚至十几次反复浸染、晾晒,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贝壳灰、草木灰含有多种金属元素,起到了染媒的作用。在染料中加酒,对于改善色彩也起到一定的媒的作用,酒还可以加强染料的渗透性,令棉纱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和牢固程度。 黎族独特的扎染工艺 古代称镂空版印花或防染印花类织物为缬,分为夹缬(一种镂空版印花)、蜡缬(蜡染)、绞缬(扎染)三大类型。扎染又称扎缬,是绞缬的俗称。元代著名史学家胡三省在《资治通鉴音注》中说:“缬,撮采以线结之,而后染色;既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谓之缬”。由此可见,扎染与打结的关系十分密切,它是一种用手工操作的防染法。 黎族扎染工艺,宋代以后文献多有记载。苏东坡在《峻灵王庙记》中所说的“结花黎”,指的就是掌握扎染工艺的黎族,当时黎族进贡朝廷和行销内地的“盘斑布”、“海南青盘皮(披)单”、“海南棋盘布”以及宋末元初出自儋州、万州的“缬花黎布”等,都是运用绞缬工艺制作的。  黎族扎染现主要流行于美孚方言和哈方言地区。美孚方言扎染较为普及,有专门的扎染架,图案花纹较为细致、精巧。哈方言没有专门的扎染架,一般是将经线一端缚于腰间,另一端挂于足端,图案线条较为粗犷。 扎染工序一般有描样、扎制、入染、解结、漂洗等过程。但黎族妇女的扎染不需描样,图案花纹已尽在她们心中。 扎制也称扎花,在扎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直接影响扎染的好坏。美孚妇女的扎制方法是,把理好的纱线作经,两端固定在一个长约2米的木架上,然后依经线用青色或褐色棉线扎成各种图案花纹。扎线必须结实,绑扎时才不易拉断。扎结时,线结要扎牢,以免入染时脱落,形成糊染。当然,还要方便拆线。扎花操作没有固定的程式,怎么方便就怎么进行。扎制的图形多为几何纹样。 扎花完成后,从木架上取下纱线入染。美孚方言多采用靛染。为使纱线着色均匀,要先将结好的经线用水打湿,然后放入染液之中翻动,上色均匀后取出晾干,使靛在空气中氧化凝固,又入染,如此反复,达到要求为止。 入染完成后,将扎制的线结一一拆除,用清水漂洗,除去浮色,晾干。这时,在经线上就显示出色斑花纹,用踞腰织机在斑花经线织上彩色的纬线,于是就形成一幅精致的艺术品。 黎族植物染色工艺的价值  植物染色取材于天然,原料品种丰富,加工过程简单,最适合工手染色。手工染色的黎锦,本身就是艺术品。  染色植物多是中草药,对人体具有独特的药用保健功能,如能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合理提取,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必将对人体的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如染蓝色的蓝草,叶为清热、解毒药,可治热毒、热痢、喉痹、喉风等症。又如染黄色的姜黄,根茎和块根供药用,有行气破瘀、通经止痛的功用,可治疗腹痛、肝脾肿大、肝炎腹胀、跌打损伤等。姜黄提取的黄色染料还可用作食用染料。再如染红色的茜草,其根称土茜根,含茜根酸、紫色精和茜素,可染出美丽的色彩,为贵重的绘图颜料,根有通经活血、散积镇痛、利尿等功效,是民间治跌打损伤、止血的要药。 黎族生产的棉、麻纺织品,其纤维材料本身对人体也具有保健功能,如将植物染色的优势与纤维的优势结合起来,则相得益彰,能充分迎合现代人向往自然、回归自然和崇尚个性的心理需求,如能合理开发应用,必将大幅度提高黎族纺织品的附加值,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来源:海南民族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