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河西区挂甲寺街第二届民俗文化节上,河西区挂甲寺庆音法鼓和杨家庄永音法鼓在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名录后首次同时亮相。然而,就在人们惊叹于两大法鼓变化多样、优美动听的同时,却难以忽视两大法鼓所面临的后继无人的窘境。  
     虽然“申遗”成功,但并未给两大法鼓带来意想中的“实惠”。会员们顶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却在苦苦支撑着祖辈传下来的民俗文化,他们迫切希望法鼓能够得到来自社会更多的实际保护。 
     津门法鼓 陷入窘境  
     法鼓一词源自佛教,是指法堂上做法事时专用的鼓。不过,天津法鼓经过几百年的沉淀,早已褪尽了宗教的色彩,演化为民间一种纯粹的游艺民俗。今年6月,国务院批准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为代表的津门法鼓名列其中。 
     天津法鼓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土壤中发生成长。在那雍容威严的形式和铿锵炽烈的节奏里,天津人读到的是自己粗犷豪迈、爽朗乐天的性格。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传统文化氛围渐渐缺失,津门法鼓也陷入了缺乏资金支持、后继乏人的窘境。 
     家什破损 后继无人  
     挂甲寺庆音法鼓銮驾老会成立于雍正九年(1731年),以明崇祯后妃娘娘所赐半副銮驾予挂甲寺,挂甲寺人于清雍正年间凭此銮驾成立了庆音法鼓老会,距今已300多年。它是一个既有精美道具,又有高超表演技巧、优美舞蹈动作的法鼓老会。老会初为民间文法鼓,后于嘉庆六年(1801年)传入武法鼓,加入飞铙、飞钹等,技艺代代相传。 
     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銮驾表演家什失去了原有的光辉。老会现任队长傅先生说,现在这批表演家什只需用半公斤足金重新镀一遍就能“重生”,但他们没有这个经济能力。现在,庆音法鼓銮驾老会都要靠队员自掏腰包和一些有限的商业演出报酬来维持。“现在,除非是特别重要的场合,队员们根本不敢出动,生怕再有什么闪失,一旦破损了,我们修不起。” 
     目前,老会中,年龄最大的会员已是86岁高龄,年龄最小的也50多岁了。“年轻人愿意来学这种民俗文化技艺的人少之又少,现在仅有两名年轻队员时不时来跟着前辈学学,远远达不到表演时人员的数量需要。”傅队长说。 
     “申遗”成功 赞助仍不多  
     存在相同问题的还有杨家庄永音法鼓会,会长杨奎举老人是家族相传的第七代传人,几十年来操持法鼓会的各项事务成了他业余生活的全部。原来的杨家庄永音法鼓世代相传,而后随着河西区拆迁改造,杨家庄不复存在,法鼓会的传人散居在城市各处,每次排练时,组织、集合、寻找合适地点都要大费周折。“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能有一个固定的排练会馆。”杨奎举老人说,“‘申遗'成功了,许多人知道了我们这个法鼓会,但愿意出钱赞助的仍然不多,还要等着国家出钱。” 
     “尴尬”法鼓 需实际支持  
     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建立科学有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对列入各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可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方式,鼓励代表作传承人(团体)进行传习活动。但现实是,成功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两大法鼓会现状依然。两位会长都坦言,法鼓的名声是比从前响亮了,但却没有得到任何资金支持。事实上,法鼓更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维护和传承。 
     津门法鼓的现状无疑是尴尬的,而这尴尬并不是短时间可以解决的。作为天津人粗犷豪迈性格象征的津门法鼓的传承和发展,无疑需要更多天津人的关注,更需要文化部门的政策和财政部门的支持。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