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非遗”实物和资料刻不容缓
     西南民族大学教授侯斌是羌族人,他父母家在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的山间,唐家山堰塞湖形成后被淹没了。侯斌不仅失去了家,还面临失去“精神家园”的危险,因为据他了解,地震使得北川的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被掩埋了。“当时我还想,看能不能找县里的领导,让他们帮帮忙,把那些资料挖出来。”在5月底于北京举行的一次座谈会上,侯斌这样说道。他的想法没能实现。别人告诉他:没法挖,银行金库埋在地下还没挖呢。
     据统计,地震给川、甘、陕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严重损失,涉及39个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141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256个市级“非遗”名录项目、553个县级“非遗”名录项目。有1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受伤;损失珍贵实物15009件。2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17个传习所严重损毁,30名工作人员遇难。其中,四川省有7项国家级、88项省级、118项市级和150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遭受严重毁损,涉及到珍贵实物有14639件、文字资料1774万字、图片24444幅、音像资料6497盒(碟);地震中遇难的市州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县级11人,受伤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8人、市州级30人、县级66人。北川县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处于消失的边缘,25名羌族文化研究人员和5名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员遇难;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被摧毁,大量的珍贵实物和普查资料被掩埋;1个民俗博物馆严重受损;作为羌族民族文化典型代表的羌寨、碉楼绝大多数受到严重损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的“绵竹年画村”不复存在。陕西省有4项国家级、1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遭受毁损,涉及到珍贵实物175件;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受损,其中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调桄桄”损毁12件实物,“宝鸡社火”的道具等受到严重损毁。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毁损珍贵实物195件;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受损。重庆市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遭受毁损,其中梁平县受灾情况比较严重,2名国家级传承人、4名省级传承人受伤和家庭财产损毁严重,1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和专题博物馆受损。
     因此,文化工作者、专家学者和社会相关人士呼吁,抢救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迫在眉睫。
     在近日于成都举行的“全国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专家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李荣启讲述了不久前她作为专家组成员考察绵竹年画博物馆的情况。这座博物馆一共四层,现在已成危楼,四层有的地方没有房顶了,其余三层地上到处都是碎玻璃、碎砖瓦。“虽然建筑损毁严重,但那些珍贵的年画作品还都挂在里面,没有被摘下收起来集中保管。如果有搞艺术收藏的贩子,趁着没人看管,进去就能把年画偷走;或者赶上严重的余震,建筑倒塌,那些年画都得埋在地下。” 李荣启说,“所以我认为应该马上把这些作品抢救出来,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存放,但现在博物馆工作人员自己都没有工作地点,只有一个暂时栖身的帐篷,年画抢救出来也没有地方放。这应该引起地方文化部门的重视。”     人是最关键、最重要的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载体的传承,传承人是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内涵的代表性人物,如果失去了人,项目就可能中断,所以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也是保护工作的当务之急。
     “据我的学生说,现在在汶川县绵池镇一带有6个会‘释比唱经'的,地震后他们都活着,但是生活遇到了极大困难。‘释比'是羌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人。应该尽快调查他们的情况,对他们采取特殊的保护政策。” 中央党校教授徐平说,“地震之后,有的传承人被集中在安置点了。我们可以趁这个机会做一些事情,比如让传承人在安置点开展一些传统文化活动,像演出之类的,来缓解大家的紧张情绪。因为传统文化对整合和推动社会良性运转与和谐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
     在几乎沦为废墟的“绵竹年画村”,当看到还有年画艺术家在坚持作画时,专家们很深受感动。“这是生产性的保护,是一种积极性的保护。生产性保护非常重要,一方面恢复生产,另一方面为文化恢复创造条件。”专家呼吁,对这样的传承人和艺人,文化部门应该支持,给予适当的资助。
     据介绍,为支持地震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恢复重建工作,文化部将采取多项措施。地震灾区已经进入省级名录但尚未进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在两年之内可由文化部向国务院报告,以引起各方的重视。另外,地震灾区还可向文化部紧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文化部对地震灾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给予生活救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民俗馆给予适当经费。
     除了传承人,有专家认为,对直接或间接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层文化干部也应予以关注,尽快重新健全文化机构。这也是地震灾区“非遗”抢救保护与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方面。
     规划先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呼之欲出
     地震发生后,文化部对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常重视,目前正组织力量加紧制定《汶川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恢复重建规划纲要》。四川省也在抓紧制定《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与恢复重建规划纲要》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陕西省、甘肃省也及时出台了各自的“非遗”保护恢复重建规划。尤其是《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强烈反响,他们对此给予充分肯定,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分为基本概念、规划依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保护范围、保护对象、保护方式、保护措施、保障机制十部分。“建设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保持文化多样性、文化生态空间完整性、文化资源丰富性,抢救保护传承羌族文化的重要手段。”参与起草规划纲要的四川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李绍明说。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一旦建立,将成为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而在此前,我国国家级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只有两个,一个是闽南,一个是徽州。
     专家对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范围目前尚未确定。而在随后举行的规划论证会上,甘肃、陕西文化部门对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表现出高度热情,都表示希望把两省有羌族人口分布的县市划入规划保护范围。
     据了解,文化部即将启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申报工作,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来促进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同时也进一步探索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的新途径。 (来源: 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