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反映本土风情
  渊源悠久的六安大别山民歌,已被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市文化局艺术社文科科长朱群介绍,皖西大别山民歌因山而生、以水而传,山水相连,生生不息。以山歌、茶歌、秧歌、排歌、小调、劳动号子为主。音乐上以六安古老而悠久的历史,传承了上古时期部落的民谣,内容上以反映古代时期的社会演化过程,体现近现代时期的革命、劳动、生活等发展面貌为主。如:有反映皋陶治法、大禹治水、楚汉之争,以及辛亥革命、红军起义等民谣民歌;还有反映社会建设时期的生活、生产的民歌;以及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六安社会风土、人情、民俗等民谣民歌。最有影响的是《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革命民歌唱遍全国。 在原汁原味本乡本土的皖西大别山民歌中,最有影响的是“挣颈红”、“慢赶牛”等曲调,曾在安徽乃至全国产生过巨大的反响。主要特征有:原生态特征、明显的地域特征、综合的艺术特征。主要价值有:历史学价值、美学价值、社会学价值、艺术学价值。皖西大别山民歌以山水相依的独特地域性,兼收了通过水路流传来的其他不同形式民歌艺术特点,又不失自己的本土的大别山山歌之特色,这样,既具有山的沉稳、山的豪迈、山的厚实之特点,又具有水的流畅、水的悠扬、水的灵性之风格,有极其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大别山民歌以山歌为主要特点,从音乐风格和歌唱特点方面看,山歌常分为高腔、平腔、矮腔三种不同类型。其中,高腔“慢赶牛”和平腔“挣颈红”曲调尤其值得研究和传承保护。前者曲调高亢、嘹亮、激昂、奔放,音域宽,曲调进行往往跳动很大,节奏极为自由而富于变化;后者节奏较为自由,为大别山区农民驱赶牛群时即兴唱的一种较自由的歌调。 近几十年来,由于许多新的文艺形式占据了民歌的舞台,这些原生态民歌几近失传,市文化部门2005年开始经过多次寻访,终于在大别山深处找到了尚能完整演唱《挣颈红》的高腔老民歌手郑荣坤,原生态山歌《慢赶牛》的演唱者余凡等人。为了传承大别山民歌文化,我市于2006年12月30日举办了一次大型大别山民歌会。当时,郑荣坤、余凡等人带着他们的各自代表曲目登台演唱。
  老歌手已力不从心
  多年来一直关注六安大别山民歌的管亚伟告诉记者,说起大别山民歌,湖北的罗田有,河南的商丘有,作为大别山腹地的安徽六安更是民歌的海洋。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传唱于全国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它就是借用了皖西大别山民歌中的《八段锦》曲调。除此之外,皖西大别山民歌曲调还有《慢赶牛》、《排歌》(也是中路《慢赶牛》的一种)、《快板山歌》、《寒音山歌》、《挣颈红》等等。仅仅从这些曲调的命名上,就能感受到浓厚的泥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挣颈红》主要流行于金寨和舒城,亦称《过山青》、《蜜蜂钻天》。由于曲调多在高音区活动,唱时挣得脖颈发红,其声犹如蜜蜂钻入云天,穿过青山,跌宕起伏,音乐的层次感强,因而得名。唱时以小嗓为主,大、小嗓结合,并用若断若续及上、下颚连续开合的特殊唱法。多为两人对唱及两组人对唱,也有单人演唱。那么,为什么要唱民歌呢?为什么爱唱民歌呢?据说,当人们长时间辛苦劳作后,多有疲倦。为了消除疲倦,便有能歌者放开嗓子喊唱几句,声音能传播得很远,使得听到歌声的人们又有了干劲。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在大别山民歌里多有高腔的原因了。朴素的用途更充分证明了艺术是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 管亚伟2006年曾在我市举办大别山民歌会的时候和舒城原生态老民歌手郑荣坤先生有过一次交谈,据郑荣坤老先生所讲,在他居住的地方,多数以《蜜蜂钻天》的曲调填词演唱。所填的歌词也都是即兴组编,很通俗。咏唱的内容多为眼前景物和男女爱情。由于受地域方言的影响,外界人很难听懂歌词,但通过音乐的诠释,也能使听众理解演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管亚伟记录整理了郑荣坤老先生以《蜜蜂钻天》为曲调而演唱的拿手曲目《板栗树靠墙栽》歌词:板栗树靠墙栽,青枝绿叶长上来。五月端午结栗子,八月十五张口开。干姐姐哎,你不张口我不来。 这首歌词,以板栗树为象征,生动形象地勾画出了墙里墙外一对恋人私语时的场景。从歌词可以看出皖西大别山民歌取材于自然,咏唱真情实感,语字简单,句数参差,韵律优美,是皖西劳动人民自娱自乐的代表形式。据说,现在六安能演唱老民歌的人很少,年龄也偏大。比如,能完整唱出《蜜蜂钻天》的郑荣坤老先生已是年逾花甲的高龄了。在管亚伟和他的交谈中,郑老无奈地说,由于年纪大了,在演唱时总感觉力不从心。
  无人愿意继承发扬
  “如今,善于演唱大别山民歌这两调的民歌手多年岁已高,亟待保护挖掘。”据市文化局艺术科梁柱介绍,大别山民歌是中国民歌体裁山歌、小调类的一种。主要流行于以皖西大别山区金寨、舒城、六安为中心的地区。按照分布地区及音乐风格,皖西大别山民歌应为“中路大别山民歌”。原为大别山区农民务农、劳动时在劳动空隙和农闲时即兴唱的一种较自由的歌调,主要传播途径是口传心授,由于其大多使用羽调,音调高,音域广,有的歌曲用高于真声八度的“假声”歌唱,尖锐响亮、穿透力强,在山野传播很远,一般的歌手是无法也无力胜任的。目前,在我市会唱皖西大别山民歌的人大多年纪比较大了,身体也不行了,为了保护和拯救部分曲目,工作人员让躺在病床上的歌手演唱并记录下来,但是有的歌手实在不能演唱了,但也没有传人,也就是部分曲目面临失传,即使普查到了也没有办法。 皖西庐剧继承和吸收了皖西大别山民歌的部分音调和风格,庐剧中可以看到皖西大别山民歌的影子,由于受大众审美、接受能力以及宣传等方面的制约,皖西大别山民歌虽然深受赞誉,但是没有人真正愿意去继承和发扬,现在就是面临没有传人的尴尬境地。皖西大别山民歌是皖西大地上一颗璀璨的明珠,需要更多的人加入到拯救的行动中去,没有市场的文化,就没有出路。要挽救皖西大别山民歌首先可以考虑的是在个别大中院校设立专门的课堂,为民歌提供传播和教授的途径,让更多的人认识并欣赏和学习;并开展相应的活动,可以让皖西大别山民歌有一个交流沟通的舞台。 皖西大别山民歌被列入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市的普查工作功不可没,通过普查让濒临失传的曲目完整的记录下来,可供更多的人学习,但是同样重要的是传人方面,记录下来后,没有光大、创新和发展,那就是历史;时间长了就会慢慢的被人们淡忘了,没有传承人是现在最迫切的问题。
     (来源:大别山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