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819.新时代 新年画 新发展 期待中国木版年画的春天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在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木版年画,这一最具民族特色的民间文化遗产正面临消失的危险。近年来,在一大批民间艺术家的呼吁努力下,各地的抢救保护工作正全面展开―― 
   不久前,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河南省文联等联合主办的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保护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有年画之乡美誉的开封朱仙镇举行,5年前,就是在这里,以抢救中国木版年画为标志,中国民协启动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5年后,我国木版年画的抢救和保护工作硕果累累,木版年画这一最具中国民间特色的文化遗产不仅避免了消亡的命运,而且得以传承,焕发出勃勃生机。
 
                            朱仙镇的艺人在手工拓印年画                 留住民族的根脉           
   “门神门神骑红马,贴在门上守住家;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这是一首流传久远的民谣,民谣中的“门神”其实就是年画。中国传统年画多以反映当地人民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为主,例如“胖娃娃”、“五谷丰登”、“年年有余”等,鲜艳浓烈、节日气氛浓郁,数百年来几乎覆盖了从南方到北方所有的中国家庭。 
   作家铁凝曾写道:“每逢春节,最先给家乡带来欢乐气氛的便是年画。年画在这里铺天盖地,争奇斗艳,直至每一个村子里每一户有购买力的人家对年画的需求达到饱和为止。少了年画,这些黄土平原的年节,会变得多么难耐和凋零。” 
   然而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木版年画被现代的胶印年画取代,传统的木版年画手工艺在现代印刷工艺的冲击下几近消亡。“当中国年画逐渐消失的时候,其实是我们摈弃了自己的传统,是历史精神的丧失。”中国民协主席、长期致力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的著名学者冯骥才说,“只有重新反省历史、民俗和文化情感,我们才会真正重拾年画。”经常有人会将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相提并论,中国有鞭炮、年画,西方则有圣诞树、圣诞卡。“在农耕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时候,西方人更懂得将历史、乡土的情感装入现代精致的镜框中。而我们的文化人、艺术家则没有做好这类转型工作。他们理应主动、积极给予年画等中国民俗融合于时代的方式。” 
   自2002年抢救工程开展以来,各地陆续开始了对本地木版年画的普查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国3/4的地方完成了普查,2/3的地方将当地的年画种类、制作工艺以及老艺人的情况做成了档案。由中国民协组织各年画产地提供资料,中华书局编辑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的档案――《中国木版年画集》共十八卷,现在已经出版了5卷,其余将于2010年之前全部出完。2006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木版年画占了12项,而且是一个产地给一个编号,共有12个编号。 
   “对像木版年画这样具有强烈的民族特点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是我们这一代人无法回避的责任,年画可以说是中国一些地域乃至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我们不能让文化与历史的传承在我们这一代手中停止。”谈到近年来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保护工作的成绩,冯骥才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我们这一代还是很幸运的,至少还有机会去做这些抢救保护工作,再晚些,下一代人想做也做不了了。” 
 
 朱仙镇的年画
     从朱仙镇走向世界 
   本次论坛还有一个重要议题,就是筹备中国木版年画以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为龙头,捆绑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五年多来的抢救工程实践,不仅使中国木版年画这一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而且被赋予了新的艺术元素和内涵,成为一项极富发展生命力的文化产业。 
   作为木版年画的历史源头,开封市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对濒临灭绝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做了大量的抢救、保护工作,如挖掘组建雕版、印刷队伍,陆续恢复建立云记、万通等老字号作坊,系统整理、复制传统旧版年画,撰写戏文故事图解,积极鼓励老艺人收徒传艺,频频举办学术研讨会等。2003年9月,日本民间艺术协会会长?刻镏比讼壬?和日本名古屋大学教授浅见??先生,率日本民间艺术家访问团赴河南朱仙镇考查。此后,经河南省民协多方联系磋商,?刻镏比撕颓臣???将其珍藏的1000余幅中国木版年画作品及部分古雕版捐献给中国。 
   2007年,《中国木版年画全集?河南朱仙镇卷》出版;2008年1月15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发行,同日,中国木版年画联展在开封市博物馆开幕……“朱仙镇通过对自身文化遗产的深入挖掘和整理,建立了一个立体的文化档案。不是简单地收集了艺术品,而是将大量口口相传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存进行了记录、传承。”冯骥才深有感触地说,“朱仙镇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把自己的家底摸清了。” 
     山东潍坊杨家埠和朱仙镇一样,也是木版年画的重要产地。近几年来,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以杨家埠木版年画和风筝为重点,依托丰厚的文化底蕴,借助潍坊国际风筝会的拉动,从做好木版年画挖掘保护、办好杨家埠风筝年画艺术节等方面入手,精心打造“民俗文化”品牌。西杨家埠村现有310户,1115口人。该村曾一度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的美誉。目前西杨家埠村仍有近百户从事年画印刷,年产年画1500余万张,远销省内外和几十个国家与地区。 
   “5年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程正是从开封发端,5年后,一场关于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发展的大讨论再次回到开封。”冯骥才说,“只要我们同心协力,朱仙镇木版年画一定能活起来,中国木版年画一定能从朱仙镇走向世界。” 
   新时代、新年画、新发展 
   “说到底,过去年画繁盛,是因为它是当时人们的流行文化。我想让年画也能够在今天人们生活中流行。”著名民间工艺美术家张殿英说,“只有让木版年画成为现代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才能实现这种民间艺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 
   上世纪80年代,张殿英率先将木版年画制作成流行挂历,市场反响热烈;基于“年画从诞生起就是乡村式绘画”的精神,张殿英将收藏的年画制作成精致画册,成为深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和礼品,有效传播了杨家埠木版年画艺术;“文化衫”流行街头时,张殿英又适时印制了“木版年画”T恤…… 
   “对于木版年画来说,我们一方面要继承传统年画中至今仍有价值和生命力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还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步,创造出今天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年画。”郑州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汪振军教授说,“木版年画要发展,必须研究今天人的审美需求,要让年画融入今天人的生活。除了保留传统的题材,还要拓展新的题材。” 
   在全国各地,无数人也在为木版年画这一传统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努力:2007年5月18日,在深圳举行的中国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武强年画博物馆与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正式签订了《联合开发制作武强年画动漫片意向书》;为迎接奥运,朱仙镇的老艺人们专门创作了木刻版福娃年画;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以其无穷的魅力扩展了自身的载体,已经延伸辐射了陶瓷、纺织、纸制多种艺术形式,如餐具中的盆碗碟勺,屋内陈设的瓶罐器皿,以及围巾、手帕、扑克、风筝、书签、信封、明信片、邮票、年历、剪纸等,形成了7大类100多个品种,走进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木版年画有一千年迷人的历史,只要我们全社会一起努力,保护传承,她也必将有比一千年更骄人的未来!”冯骥才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未来充满信心,“五年前播下的种子,今天已经开始开花结果。中国木版年画已度过了自身发展的寒冬,春天还会远吗!”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