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朴自然的白查村。 图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船形茅草屋:凝聚黎族建筑技艺最高水平
     白查村是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下辖的一个自然村,四面环山,风光秀丽。村中至今保存着81间船形屋茅草房,村民还在使用原始的独木器具,并保留着古老的织锦工艺和原汁原味的黎家风俗。正因为此,白查村被专家誉为“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长久以来吸引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画家、摄影师、民保人士和专家学者前来参观、拜访。 
     “行走过这么多黎族村落,从来没见过茅草房保存的这么完整的。”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一工作人员介绍:黎族茅草屋主要有“船形屋”和“金字形屋”两种样式。其中船形屋因其像一艘倒扣的船而得名。作为黎族千年来的建筑结晶,船形屋取材简单,却融入不少建筑智慧,讲究颇多。 
 典型的船形屋。 图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白查村茅草屋为落地船型屋,长而阔,茅檐低矮,这样的风格有利于防风防雨。房子分为前后两节,门向两端开,茅草屋中间立三根高大的柱子,黎语叫“戈额”,“戈额”象征男人;两边立6根矮的柱子,黎语叫“戈定”,“戈定”象征女人,这代表了一个家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组成的。屋内为泥地――村民从外面挖回粘土,把地面铺平,浇上水后双脚踩平,晒干或晾干地面,使之平坦坚硬。在白查村的东南边有村里集中的谷仓,谷仓以基石垫底,悬空地上,便于防潮、防鼠;顶端以茅草盖顶,用于防雨。谷仓内外用粘土和泥糊一层,地板糊一层4厘米的泥,均起到密封作用。 
     白查村还有一种小房子叫“隆闺”,是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一般建在村头、村尾等僻静处,或者紧挨父母住房搭建,充满原始的浪漫色彩。 
     “这是黎族最后一个古村落!其保存完整程度在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中很少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资深研究员田青在参观完海南省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后发出这样的惊叹。
     黎族古村闪耀奇异文化
 典型的船形屋。 图片来源:南海网
     据传说,黎族祖先原本生活在海上,以船为家,后迁入陆地,为怀念先祖的船家,遂在陆上盖起了船形屋。多少年来,船形屋记录着海南黎族生存与发展轨迹,记录着黎族历史与文明传承的脉络。
     白查村不但有完整的船形屋建筑,也承载着许多黎族的传统文化。俊秀挺拔的高山,婀娜多姿的椰子树,苍翠欲滴的竹子,简单古朴的船形屋,高高矮矮的篱笆,穿着俏丽筒裙的姑娘,这些如诗如画的少数民族风情让外来人沉醉不已。 
     在白查村,时而有一群操着外地口音的画家在村口采风,时而有一伙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家边走边拍,而一些村民也乐见自己和村庄出现在画板、照片中,认为这是被外界重视的表现。 
     来自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的黎族妇女在海口展示织锦技艺。黎族织锦是一种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手工织造技术,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新华社记者 姜恩宇摄(图4)
     许多摄影爱好者到白查村转悠时,都爱拍村民织锦的镜头。黎族织锦是一种已有3000多年历史的手工织造技术,被誉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于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专家介绍,白查村还流传着一种如今已非常少见的黎锦“扎染”织法,与其它地方的织锦工艺有着明显的区别,难度也更大。
 难得一见的渡水葫芦。 图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这是黎族的渡水葫芦,是一种交通工具,非常罕见。我们原来找过几十个村都未曾找到,没想到在这个村还有这么多。可见这个村文化保留的完整性。”一位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白查村见到这个葫芦状的东西时,兴奋不已地介绍:“人们过河时,把衣服脱下来放进葫芦里,然后把口封住,人则要抱着葫芦过河。” 
     享有“黎族茅台”美名的山兰酒在海南家喻户晓,许多好酒之人都以能喝到正宗的山兰酒为幸事。山兰酒是黎族采用所居山区一种旱糯稻--山兰稻酿制而得名。白查村人至今还保留着自种山兰稻自酿山兰酒的传统,但已呈逐年减少的趋势。 
     “白查村很有保护价值。”经实地考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谢克林认为,海南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但人文旅游资源极度缺乏,如果保护得当,白查村可成为海南人文旅游的一个品牌。
     守着“宝贝”过穷日子
     近年来,海南一些市县大力开发黎族传统工艺,如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成立黎族织锦编排技术研究室、五指山市成立黎锦工作坊等,使得黎锦产业日渐兴旺。2007年,五指山市2100多名织锦农民人均增收6000余元,黎锦还成为当地黎族女性增收的新渠道。此外,黎族的山兰酒也曾被开发成新酒“山兰玉液”,多次在国际、国内获奖。 
     但所有这些都与深山里的白查村无关,除了偶尔有好奇的外地人购买手工编织的黎族披肩、筒裙外,在漫长岁月中,村民都在默默守着船形屋清贫度日,不知如何利用祖先留下的“宝贝”致富。 
     据江边乡纪检书记黄泰介绍,白查村地少人多,全村都在从事农业生产,没有其它经济收入,人均年收入仅1千多元。村民居住在低暗的茅草房里,不仅防火防虫不敢懈怠,每几年还要大换茅草,用水和用厕也不甚方便。
 白查村村民的独木米舂。 图片来源:南海网-海南日报
     2006年,东方市委市政府实施民房改造计划,出资为村民另建砖瓦房。如今新房落成在即,白查村民不久即可乔迁新居,告别“一条竹杆挂家当,三个石头做个灶”的茅草房。 
     然而,海南省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王学忠却对此忧心忡忡:“白查村民马上就要迁入新房,茅草房没了人气,三年内就得塌完了!” 
     “有人居住并且烧火做饭,船形屋才能保持干燥,避免茅草腐烂。而且很多村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茅草屋里,对民房改造的心情也很矛盾。他们渴望住宽敞干净的砖瓦房,但对老屋也很留恋,舍不得离开。”黄泰说。
     改善民生与保护传统期待“二合一”
     白查村的船形茅草屋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后,古村落保护愈发受到重视,出谋划策者十分踊跃。 
     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长杨哲昆研究员认为,对于船形屋这种古老建筑技艺的保护应学习贵州凯里的苗寨、湘西凤凰的吊脚楼等民房改造的经验,在保留民族建筑特色的同时进行现代化改造,比如硬化地面,安装窗户甚至空调,配备灭火器等,让百姓在保护中受益。 
     近日,离东方市不远的海南昌江县引进NGO(非营利组织)资金共同参与黎族另一种传统民居--“金字形”茅草屋的改造建设。按照计划,昌江县洪水村村民整体搬出茅草屋入住砖瓦房后,由(香港)中国探险协会出资对茅草屋进行改造,改造完后村民们参与对茅草屋的管理,直至子孙后代。海南省研究黎族文化专家王海昌对此非常认同,认为这是保护黎族文化的一种好办法。 
     对此,海南省一些非物质文化专家认为,白查村船形屋应该走国家保护之路。将船形屋茅草房的建筑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为船形屋开拓生存空间,在保护的同时让其具备造血功能,成为海南一个重要的旅游产品;如果还能成为美术、摄影创作基地,那前景更为乐观,船形屋的文化将得到复存弘扬。 
     “白查村地处深山,气候干燥,村民生活在贫困边缘,可以尝试建设生态博物馆。”东方市文体局局长文海平认为,生态博物馆的宗旨,就是让参观者与当地居民一起生活,在参与中体验当地特有的风情。如果培养村民成为生态博物馆的固定歌舞演员、酿酒师、织锦艺人,既可以向参观者展现黎族的传统技艺,还能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白查村搬迁迫在眉睫,保护船形屋的规划和具体方案尚有争论,而如何开发黎族民族文化产品,如何寻找产品市场仍然迷惑重重。白查村人在期待最后的答案,希望他们不再守着祖先的“宝贝”过穷日子!
 (来源:新华网/作者:苏婧 郑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