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的织染技艺历史悠久,特点鲜明,有麻织、棉织、织锦、印染(包括扎染)、刺绣、龙被等品种。黎族妇女精于纺织,对于木棉和本地棉花的纺织尤其独具匠心。宋代以前,黎族妇女就会纺织布,织出彩色床单幕布。"崖州被"曾远销中原。旧时,在黎族地区,无论走到哪一个村寨,都可以看到一件件出自黎家妇女之手的筒裙、上衣、头巾、花帽、花带、胸挂、围腰、挂包及龙被、壁挂等精美的织绣艺术品,丰富多彩的图案,美不胜收的花纹,展示了南国乡土的独特风韵。黎族传统棉纺织染绣(黎锦)技艺由黎族棉纺织工艺、麻纺织工艺及缬染工艺合并而成,是黎族人民创造的一项古老的文化。黎锦,是黎族妇女聪明和智慧的结晶,也展示了她们运用植物染料染色的高超技艺。
     二、溯源
     据史书记载,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自汉代以来,黎锦已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贡品。我国传统的纺织业为丝纺和麻纺。植棉纺织最早应推海南岛。黎族棉纺织工艺在宋元以前曾领先中原地区1000多年,对促进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棉纺织业在全国的普及则是11世纪的宋代以后才开始的。 海南岛天气炎热,土壤肥沃,并略带碱性,很适宜于木棉的生长,旧时的崖州(今三亚市),棉花生产颇盛,是中国棉花原产地之一。崖州黎族妇女将新棉花摘下后,轧出棉籽,“以手握茸就纺”(周去非:《岭外代答》)。宋代诗人艾可叔的《木棉诗》中,曾描绘了黎族妇女纺织的生动情景:“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变半月夜弹云;夜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
      三、四大工艺
     清代文人程秉钊用"黎锦光辉艳若云"的诗句来赞美巧夺天工的黎锦。黎锦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喜爱,主要是做工精细,美观实用,在纺、织、染、绣方面均有本民族特色。黎锦以织绣、织染、织花为主,刺绣较少。黎锦分为四大工艺:
     1、纺
     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这种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黎族聚居区有极为丰富的木棉、野麻等纺织原料。在棉纺织品普及之前,野麻纺织品在黎族地区盛行。人们一般在雨季将采集的野麻外皮扒下,经过浸泡、漂洗等工艺,渍为麻匹。麻匹经染色后,用手搓成麻纱,或用纺轮捻线,然后织成布。野麻布质地坚实,多用于制作劳动时穿着的外衣和下裳。
     2、染 
     染料主要采用山区野生或家种植物作原料。这些染料色彩鲜艳,不易褪色,且来源极广。染色是黎族民间一项重要的经验知识。美孚方言区还有一种扎染的染色技术,古称绞缬染。先扎经后染线再织布,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一起,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
     3、织
     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踞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与六七千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黎族妇女用踞腰织机可以织出精美华丽的复杂图案,其提花工艺令现代大型提花设备望尘莫及。不同图案、色彩和风格的黎锦曾是区分具有不同血缘关系的部落群体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人文价值。 
     4、绣
     黎族刺绣分为单面绣和双面绣。其中以白沙润方言区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我国著名的民族学家梁钊韬先生等编著的《中国民族学概论》这样描述双面绣:“黎族中的本地黎(即润方言黎族)妇女则长于双面绣,而以构图、造型精巧为特点,她们刺出的双面绣,工艺奇美,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绣”。
     黎族的纺、织、染、绣四项工艺都富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各地黎族人民根据自己的喜爱,创造了多种织、染、绣技术。如,除平面刺绣外,白沙县黎族人民创造出了一种两面加工的彩绣,制作精工,多姿多彩,富有特色,有似苏州"双面绣"之美。刺绣工艺以双面绣最为出色,一般用于妇女服饰上。
     总的来说,各地的黎锦风格多样,有的古朴淡雅,有的华贵富丽,有的潇洒轻盈,充分表现了黎族人民的才能和智慧。    
     四、色彩和图案
     黎族织锦的图案丰富多彩,多达160种以上。主要有人形、动物、花卉、植物、用具、几何图形等6种类型纹样。彩色一般用红、黄、黑、白、绿、青等几种,配色调和,精致新颖。     
     黎族妇女们用简单的工具(踞织机)织出有精美图案花纹的黎绵、黎幕、黎单、桶裙、花布、头巾等用品,其图案的特点是运用直线、平行线、三角形、方形、圆形等,构成富有装饰价值和独特民族风格的百多种奇花异草、飞禽走兽和人物的图案花纹。主要图案有“渔猎农耕图”、“纪祀图”、“丰收图”、“婚礼图”等。
     图案多是信手绣出,不用摹描。有些织绣品上嵌缀金丝银箔、云母片、羽毛、贝壳、穿珠、铜钱等,更显得鲜艳夺目,华丽雅致。有些采用变形夸张的线条绣出富有黎家乡土气息的精致黎锦、黎幕、黎单、桶裙、头巾、花带等雅致独特,绚丽多彩,十分惹人喜爱,成为海南独具特色的旅游工艺品,畅销国内外,享有盛名,深受中外宾客的青睐。   
     五、与众不同的黎族扎染
     在黎锦四大工艺中,黎族精彩又独具魅力的染色工艺少为人知。目前,仍掌握染色工艺的黎族妇女已所剩无几。在我国民间,黎族也是唯一还在使用多种植物进行染色的民族。黎族的印染以扎染为主,古代称为绞缬。织物经过结扎、入染、晒干、折线等步骤,最后形成色彩斑斓的花布。印染所用的染料以植物的叶、花卉、树皮、树根等为主,天然矿物颜料为辅。 
     1、历史溯源
     黎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汉文典籍中关于黎族染色的记载十分简略。黎族老人对染色起源的解释,与我国广泛流传的"梅葛二仙"的故事可谓异曲同工。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学会了用麻布等纤维材料缝制衣服,麻衣等比兽皮羽毛舒适,但可惜都是灰白色的,不如兽皮羽毛漂亮。有一天,梅、葛两人把白布挂在树枝上晾晒。忽然,布被吹落到草地上。等他俩发觉后,白布成了"花"布,上边青一块,蓝一块,他们觉得奥妙准是在青草上。于是两人拔了一大堆青草,捣烂后放入水坑中,再放入白布,白布一下变成蓝色了。梅、葛二人由此得到了启发,发明了用植物染布的方法。梅、葛二人也就成了染布的先师,被尊称为"梅葛二仙"。     
     2、主要染料
     几千年来,心灵手巧的黎族妇女,不仅发明了先进的纺织技术,也成为最优秀的"调色师"。黎族使用的染料多为植物类染料,较少使用动物类、矿物类染料。植物染料除了靛蓝类为人工栽培外,其他几乎都是野生的。植物染料可利用的部分包括根、茎、心、皮、叶、花、果等。黎族生活在热带雨林地区,植物染料资源十分丰富。黎族妇女使用的植物染料不仅品种很多,不同的地区和方言,喜好和习惯又不相同,因而对染料的运用也有所差别。目前,黎族还在经常使用的植物染料大约有十多种。
     1)靛染
     黎族爱穿深色衣服。传统服装多以深蓝为底,庄重大方。靛蓝是黎族最常使用的染料,靛染是利用从靛类植物中得到的植物染料对被染物进行染色的方法。靛蓝,海南民间多称之为蓝靛、蓝草等,是我国最早被利用的植物染料。靛蓝染出的织物,色泽以蓝为主,随着染色次数的增加,颜色逐渐加深,呈深蓝色,且色泽饱满、牢固、耐洗,不易脱色。黎族进行靛染和栽培蓝草的习俗十分普遍。蓝草是多种能够制作蓝靛的植物的总称,黎族常用的蓝草大概有四五种。用蓝草染色,首先要造靛。造靛是从蓝草中提取靛蓝。先采摘蓝草的嫩茎和叶子,置于缸盆之中,放水浸没曝晒,几天后蓝草腐烂发酵,当蓝草浸泡液由黄绿色变为蓝黑色时要剔除杂质,兑入一定量的石灰水,沉淀以后,底层留下深蓝色的泥状沉淀物,造靛便完成。然后将水倒出,缸盆内形成沉淀物即蓝靛。接着加入草木灰水和米酒,视其发酵程度,放置2-6天。
     将被染物浸入染液之中染色叫入染。靛染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将被染物放入浸泡,后取出经过拧、拍、揉、扯等再放入缸盆,使其充分浸透,然后再次取出挤去水分晾晒氧化。如此,一般都要经过几次甚至十几次反复浸染、晾晒,方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直至数日后达到需要的深蓝色。最后将被染物放入清水中漂洗,不理想的再复染,直到满意为止。   
     2)染媒染色
     黎族妇女不仅知道什么植物染什么颜色,而且还能熟练地使用染媒进行染色。染媒是使染料和被染物关系亲和的物质。在染色工艺之中使用染媒是染色技术的一大进步,它扩大了色彩的品种,提高了色彩的鲜艳程度,复合色大大增多,使染料和织物的亲和关系极大增强,被染物不易褪色。染媒染色技术比较复杂,只有在长时间实践的基础上才能逐步掌握。乌墨树,黎语称为"波片"。把剥取的乌墨树皮,砍成一片片放进陶锅里,加入芒果核煮一小时左右,并不时用木棒翻动。芒果核起到固定颜色和使颜色鲜亮的染媒作用。边放麻线边用细木棍翻动,直到麻线均匀上色,达到所需颜色后取出,这时麻线呈深褐色。即刻埋入黑泥,边埋边用手揉、搓,使其充分上色,浸埋约一小时,取出清洗、晾晒。褐色麻线就会神奇地变成纯黑色。贝壳灰、草木灰含有多种金属元素,也能起到染媒的作用。在染料中加酒,对于改善色彩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酒还可以加强染料的渗透性,令棉纱有较好的染色效果和牢固程度。
     3、先扎染后织布
     古代称镂空版印花或防染印花类织物为缬,分为夹缬(一种镂空版印花)、蜡缬(蜡染)、绞缬(扎染)三大类型。扎染又称扎缬,是绞缬的俗称。黎族扎染工艺,宋代以后文献多有记载。文献中所说的"结花黎",指的就是掌握扎染工艺的黎族。当时黎族进贡朝廷和行销内地的"盘斑布"、"海南青盘皮(披)单"、"海南棋盘布"以及宋末元初出自儋州、万州的"缬花黎布"等,都是运用绞缬工艺制作的。黎族扎染现主要流行于美孚方言和哈方言地区。美孚方言扎染较为普及,有专门的扎染架,图案花纹较为细致、精巧。哈方言没有专门的扎染架,一般是将经线一端缚于腰间,另一端挂于足端,图案线条较为粗犷。扎染工序一般有描样、扎制、入染、解结、漂洗等过程。但黎族妇女的扎染不需描样,图案花纹已尽在她们心中。扎制也称扎花,在扎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直接影响扎染的好坏。美孚妇女的扎制方法是,把理好的纱线作经,两端固定在一个长约2米的木架上,然后依经线用青色或褐色棉线扎成各种图案花纹。扎制的图形多为几何纹样。 扎花完成后,从木架上取下纱线入染。美孚方言多采用靛染。为使纱线着色均匀,要先将结好的经线用水打湿,然后放入染液之中翻动,上色均匀后取出晾干,使靛在空气中氧化凝固,又入染,如此反复,达到要求为止。入染完成后,将扎制的线结一一拆除,用清水漂洗,除去浮色,晾干。这时,在经线上就显示出色斑花纹,用踞腰织机在斑花经线织上彩色的纬线,于是就形成一幅精致的艺术品。
     黎族的扎染,最大特色是先在经线上扎线,再染色,最后织上各种彩色纱线的纬,即先染后织。而我国其他民族则是在织成的白布上扎染,即先织后染。黎族的先扎染后织布与别的民族先织布后扎染相比,图案既不失严谨,又增加了色彩的变化,层次更加鲜明丰富。这种自然天成的无层次色晕,为黎锦平添了几分姿彩,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六、龙被
     龙被是黎锦中的珍品,它集纺织、印染、刺绣、织造等多种技艺于一体,是在纺、织、染、绣四大工艺过程中难度最大、技术最高超的织锦工艺,制作精巧,色彩鲜艳,图案典雅,款式多样,在黎锦中技艺最为突出、文化艺术价值最高,因而成为海南地区历代进贡的珍品。龙被又称大被,史书上称为崖州被。  
     龙被织绣因黎族方言和居住地区的不同而产生各异的艺术风格和特色,成为研究黎族文化演进的宝贵实物资料。1950年以后,部分黎族妇女已不再织造龙被,如今掌握此项技艺的妇女大多年事已高,而且缺少传人,亟待拯救。
     七、黎织染技艺与黄道婆
     黎族的纺织艺术不仅具有漫长的历史和独特的风格,而且在纺、织、染、绣等方面,对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都有过重要的贡献。 
     宋末元初,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的黄道婆,来到海南岛的崖州。崖州的黎族姐妹热情地接待了她,并手把手地教她纺纱和织布的技术。黄道婆勤劳好学,又肯动脑筋,很快就学会这门技术。
     在海南岛生活了30多年后,黄道婆回到了家乡乌泥泾镇。当时,松江一带棉花加工"以竹为弓,长4尺5寸许,牵强以弹棉",十分费劲,纺纱工具也很简陋。于是,黄道婆决心将棉纺织工具进行改革,她首先使用崖州的辗轴除棉籽;接着又和其他纺织能手一起,造出了既省力、又提高功效3倍的三锭脚踏纺车;她还将从海南黎族姐妹那里学来的织造技术,加上自己的实践,融会贯通,总结成一套比较先进的"错纱、配色、综线、洁花"等织造技术传授于后人,织成的被、褥、带,有花、草、鸟、兽、团凤、棋避等图案花纹,光彩夺目,灿然如画。
     黄道婆的成就,是黎汉两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八、传承意义
     黎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黎锦是她们独特的史书,浓缩了黎族的历史与文化。黎锦文化传递的不仅是历史价值、工艺价值,还有不能忽视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黎族传统棉纺织工艺具有许多显著特征,概括地说,主要表现为文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卓越的历史贡献、鲜明的民族性、典型的原生态、传承的家族性等。
     过去,黎族妇女染色时,长辈总是把年轻女子叫到身边,从采取染色原料、取汁到色度的掌握,一一进行示范讲解。通过这种口传形式,使下一代学到染色知识。受到现代文化生活和各种高科技术的冲击,喜欢并愿意学习黎族传统纺织工艺的人越来越少。目前黎族山区除少数人懂一些织锦工艺及剌绣外,纺、染技艺几乎没有年轻人学习了。那些曾织出斑斓锦绣的织机,早成了堆在角落中的古董。随着掌握古老织锦工艺的民间艺人相继过世,传承了数千年的黎族织锦工艺濒临失传的危险,对传统棉纺织工艺尤其是黎锦工艺进行抢救、挖掘和保护,已迫在眉睫。
 (来源:海南省政府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