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德化举行纪念瓷塑名师苏勤明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传统陶瓷雕塑在当代该如何传承?如何唤醒瓷雕艺人的文化自信?――在纪念苏勤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这些话题引起专家们的热切关注。大家畅所欲言,对德化传统陶瓷雕塑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普遍需求的重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保护和扶持是瓷艺的立身之本
  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向与会人员阐明了在传承陶瓷传统技艺上的三个关系,分别是继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制造与创造。他说,在传承发展当中要学会保护和扶持,把它作为瓷艺的立身之本来抓,关心老艺人、烧制技艺和原材料的保护。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邱春林指出,现代人太强调西方的造型艺术,德化目前在对传统陶瓷雕塑的传承上有所减弱,要如何去传承值得每个人反思。要如何传承?首先就是要认识到传统中什么东西是最美的,只有深刻认识之后,才有可能去传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郑长铃研究员则认为,我们首先要有瓷文化发展的战略,梳理、研究瓷和人的关系,修复、维护文化生态链,并成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不仅传承传统技艺,而且提高传统技艺的文化附加值,从而真正召回德化传统陶瓷雕塑之魂。
  传承不只是模仿
  德化瓷塑已历经数百年沧桑,如何保留、继承和发扬?座谈会上,德化一家百年“老字号”――蕴玉瓷庄的传承样本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据悉,德化蕴玉瓷庄自创始人苏学金在光绪年间设立命名开始,又经过第二代传人苏勤明的发扬光大,时至今日历经四五代,依然传承不衰。“百年蕴玉一贯秉承的精神是什么呢?”面对这个问题,蕴玉瓷庄第四代传人苏珠庄脱口而出:“是兼容和创新。”“还有责任。”坐在一旁的蕴玉瓷庄第三代传人、苏珠庄的父亲苏玉峰补充道。
  “兼容、创新、责任”,这几个字简单却又极有分量,透出他们弘扬和传播德化传统陶瓷技艺的一种坚定。
  “传承不是模仿。”这是苏珠庄一再强调的。他认为,“在传承过程中,要继承传统,更要融入新的东西,推陈出新,才能不断发展。”除此之外,苏珠庄觉得更重要的是思想和主题,工艺只有进入思想的层面才有价值。至于“兼容”,从“传承”这点上说,苏珠庄理解成“广收门徒”、“敞开大门帮带艺徒”,而不是局限在“家传”这一模式上。德化陶瓷技艺师传的历史悠久,据说在宋元时代就有艺人到外地传授技艺的传统。苏勤明的四大高徒,分别是邱双炯、苏清河、许金盾、苏玉峰,这当中只有苏玉峰是苏勤明的儿子。百年来,苏勤明的弟子徒孙已达数百人。
  “自己有责任把它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经历一次又一次的探索,苏玉峰在传统的工艺制作基础上有诸多的深化和突破。而下一步,苏玉峰认为人的因素最重要,“人的因素就是传承的问题,如果没有传承,德化的传统雕塑发展不起来。要怎么培养造就一批人走上做传统雕塑这条路很重要。作为一个传承人,一定要面向社会,把技艺传下去。”
  经济利益冲击瓷雕技艺传承
  2009年岁末,“闽龙杯”全国陶瓷原创设计大赛上,备受关注的两件二等奖作品――《江南丝竹》和《唐人马球》竟是出自一对师徒。这对师徒就是苏珠庄和杨德宝。对于24岁的杨德宝来说,从事陶瓷雕塑是一件非常寂寞的事情,可他认为,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就要耐得住寂寞,坚持走下去。除了学习“手头功夫”,杨德宝还积极地读书,他觉得自己现在知识积累不够,师傅苏珠庄总是教导他们要多读一些书,书里有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创造若仅靠手头上的功夫,缺乏内涵,是没有生命力的。
  苏玉峰的关门弟子、瓷言坊总监颜松柳也对传统雕塑十分执著。颜松柳16岁时就学艺于蕴玉瓷庄。他与苏珠庄合作的作品《唐韵仕女》被西安市政府选赠首次来访的中国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颜松柳认为:“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准则,不能因为什么好卖就跟风去做什么。”
  对于像杨德宝和颜松柳这样的年轻人,德化凤凰陶瓷雕塑研究所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邱双炯非常赞赏。他说:“市场化正不断冲击着传统文化艺术,现在德化瓷烧制技艺虽然成了国家文化保护遗产,但传统瓷塑技艺这一德化瓷的文化精髓并没有得到足够凸显。年轻人很少愿意沉下心来搞创作是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 作为德化瓷雕的代表人物,有人称邱双炯为业界的泰斗、大师。可他自己在谈到这些称号时,只淡淡地说,自己不是什么泰斗,而是一名从事德化传统瓷雕艺术研究及创作的老兵;也不是大师,只是一名负责传承传统瓷雕技艺的老师。在他看来,能培养出许多争气的学生,就是他最大的成就。
  同样,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苏清河在50余载的瓷雕艺术生涯中,始终弘扬着德化宝贵的陶瓷传统技艺。苏清河用20多年的时间,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倾心收集德化窑历代名家作品,进一步推动德化窑的研究与传承,见证德化陶瓷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
   (来源: 泉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