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剧场作为文物建筑,不同于收藏在博物馆内的古玩字画,其价值需要借助演出来体现。把戏曲经典搬到古剧场上演,可说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意义不仅仅是恢复古代演剧方式。        人们如今越来越认识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它的演出艺术上。上海近年来兴建了不少现代化剧场,文艺演出日益繁荣;但我们同时应当思考:在现代化剧场之外,上海几个古剧场的潜力挖掘是不是大有可为?        把戏曲经典搬到古剧场上演,可说是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美结合,意义不仅仅是恢复古代演剧方式。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戏曲艺术,如能在古剧场为各国来宾演出,那将是别具意义的。        古剧场是古典戏剧艺术的组成部分        在古剧场上演戏曲经典,首先当然要保护古建筑。昆曲《牡丹亭》的舞台设计师刘元声在介绍其创作时,第一句话就是:整个舞台没有用一个钉子,所有的照明和舞台的承重部分都是在保持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重新搭建的。这种保护意识,是古剧场合理利用的重要前提。        这种保护意识,也同昆曲的独特性相关。昆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昆曲也有着物质性的实体遗存,特别是古剧场遗存。多数情况下,这些剧场在今天作为观赏性的建筑艺术被展示。人称“百戏之祖”的昆曲艺术,已经融化在不同剧种之中。成熟时期的昆曲体现为一个整体,构成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艺术生态。昆曲艺术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剧本、声腔、唱段、折子戏以及人物造型、古戏台等等,而是一个综合体验的整体系统。因此,许多古剧场就不仅仅是一个建筑,也凝聚着历史的文化能量,我们在体验过去社会文化生活的过程中获得对今天的感悟――昆曲艺术那种对美与和谐精神的追求,正是今天的社会所需要的。        演出是戏剧存在的本质特征,正是借助现时态鲜活生动的戏剧演出,作为戏剧艺术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剧场,才呈现出自身不可替代的魅力。离开这些鲜活生动的演出,古剧场就可能沦为“空洞的躯壳”。        国内外许多古剧场如今还能演戏        作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印度的梵剧、古希腊戏剧和中国的戏曲,在今天都体现着各自的价值,因历史久远所形成的陌生感,更使它们具有独特魅力。这也直接拉动了相关的旅游产业。如今的“希腊艺术节”,主场地在雅典“卫城剧场”,众多观光游客和戏剧爱好者都选择在此期间到希腊一游。这座古剧场建于公元161年,能够容纳6000名观众,每年都还在举办各种节庆活动,上演不同剧目。这一依山而建的露天剧场的声学设计堪称奇迹,至今仍可让现场观众在没有麦克风的情况下清楚听到演员的台词。远距离观看方式下,形成了古希腊戏剧歌唱性的诗体风格。        莎士比亚戏剧则是庭院式剧场时空所促成的自由文学叙述方式。已经复原的这个古老剧场如今每天都上演莎剧。而在莎士比亚的家乡,人们耗资1亿英镑修缮了那里的古老剧院,观众也由此获得全新的体验。我还曾在捷克的布捷尼采城看过17世纪的古剧场,依然用着当时舞台透视绘画布景的侧片体系和脚光为主的照明,剧场服务员也身着古代服装,观众置身其中,仿佛时光倒流。法国奥朗日古剧院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式大剧院之一,建于奥古斯都时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至今仍是大型歌剧、音乐会的演出场所,几万人口的小城每年都因此迎来上百万观众和游客。我国也保存有不少古剧场,其中有些还在演戏。北京湖广会馆(建于1830年)被誉为世界十大木结构剧场建筑之一,1996年起,历时10年完成修缮后的湖广会馆大戏楼正式对外开放,每晚为来宾上演京剧。去年,赵本山将北京平阳会馆(建于1802年)整体租下,改造成“刘老根大舞台”,成为北京一道新的文化风景。这些古剧场在善加保护的前提下重新上演各种剧目,为当今的文化生态增添了新的价值。        怎样利用好上海市区的两座古剧场        从现状来看,上海的古剧场资源也堪称丰富宝藏,价值有待精心开发。目前上海市区有两座古剧场,一座在豫园、一座在三山会馆,尤以后者保存完好。作为文物,这两座古剧场由文化部门管理,大部分时间处于被保护状态,其演出功能则还未合理利用。         1991年,为庆祝“昆剧泰斗”俞振飞从艺70周年,有关部门在豫园举行盛大庆祝会,年逾90的俞老登台演出了《贩马记》。上世纪90年代,豫园古戏台还曾短暂作为上海昆曲研习社成员茶座清唱的场所。        位于南浦大桥附近的三山会馆,长期是上海民间收藏品的陈列馆,经常举办展览,偶尔也办些其他活动。2000年,电影导演黄蜀芹在此为昆剧表演艺术家梁谷音排演了新编昆剧《琵琶行》,演出十余场。        不过一直以来,除了偶尔的演出,豫园古戏台与三山会馆基本处于受保护状态,两座古剧场的演剧功能,似已渐渐被人们遗忘。        古剧场作为文物建筑,不同于收藏在博物馆内的古玩字画,其价值需要借助演出来体现。昆剧表演艺术家蔡正仁说的一句话值得重视:“对文物戏台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地开发利用,让其在当下延续文物的生命。”意味深长啊。        (作者为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