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江苏省的扬州、镇江地区和安徽省的部分地区及南京、上海一带。它以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时由男巫扮演的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1911年,苏北香火戏由扬州进入上海,改称“维扬大班”。1920年,扬州花鼓戏进入上海,改称“维扬文戏”。20世纪30年代初,两种戏合并形成维扬戏,后简称扬剧。
     扬剧音乐属于曲牌体,主要由花鼓戏音乐、香火戏音乐和扬州清曲、小唱三部分组成。花鼓戏音乐包括种大麦调、磨豆腐调、深亲调、跌怀调等曲调,风格健康淳朴、生动活泼;香火戏音乐包括上字句、十字句、快板、船调、渔调等曲调,高亢粗犷,乡土气息浓郁;扬州清曲和扬州小唱包括满江红、叠落、侉侉调、梳妆台、剪剪花等曲调,行腔优美,典雅细腻,娓娓动听。扬剧伴奏有文、武场之别,文场有主胡、正弓、琵琶、三弦、扬琴、笛、唢呐等乐器,武场有板鼓、大锣、小锣、铙钹、堂鼓等打击乐器。扬剧的伴奏轻俏流丽,既规范而又灵活,色彩鲜明,个性独特,在一般剧种中较为少见。
     扬剧的脚色行当虽有生、旦、净、丑之分,但区别并不严格,演员戏路较宽,在唱腔上也只分男腔、女腔。各行当的表演多从昆剧、京剧借鉴吸收而来,但始终保持着花鼓戏朴素、活泼的特点,生活气息浓重。扬剧一向重视丑行和旦行的表演,一丑一旦的传统剧目很多,由此形成了扬剧特有的喜剧风格。扬剧的传统剧目有四百多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玉蜻蜓》、《珍珠塔》、《审土地》、《绣符缘》、《王昭君》、《闹灯记》、《三戏白牡丹》、《命妇宴》、《樵夫与画女》、《鸿雁传书》、《百岁挂帅》等。
     扬剧有较高的观赏性和审美性,思想内涵丰富,能传达出特定地域的文化观念和审美风尚,具有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研究价值,是中国戏剧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近十多年来,由于受到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的审美观念发生改变,扬剧观众减少,剧团生存艰难,整个剧种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采取抢救、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