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损毁的藏羌碉楼
     “羌笛,那是羌笛!”
  在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的一个山坡上,一阵笛声婉转。同行的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老孙,眼睛湿润了。那是6月11日傍晚,大地震过去快一个月了。
  羌笛见证灾难,羌笛吹奏在废墟上,似乎在告诉生者:我们终于可以尝试着收起悲伤和泪水,追思羌族文化家园,探索羌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之道。
  曾经美丽的家园
  “噫唏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笔下,巴山蜀水道路崎岖。早在几千年前,羌族人就在这崇山峻岭间,建筑起了自己的“根据地”―――碉楼和那些用石头、木头和夯土搭建起来的村寨。
  寨子大多在半山腰上,房屋相连相通。外墙用卵石、片石相混建构,斑驳有致。寨中巷道纵横,有的寨房建有低矮的围墙,大有远古羌人“穹庐”之风。
  北川羌族自治县县长经大忠是土生土长的羌族人。在他看来,北川就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家园。全县有六成人口是羌族,人数约7万多,占了整个羌族的四分之一。这里是大禹故里,北周武帝天和元年(566年)建县,迄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
  2003年7月6日,国务院下文批准建立北川羌族自治县。
  老县城位于龙门山脉深处的禹里乡冶城,土地贫瘠,交通闭塞。“没多少平地,都是羌族的木头房子,零散地在半山腰上,种啥子都不活,要走三天三夜才能出山。”
  1952年秋,县城搬到北川县曲山镇。这块地方实在是县城的理想场所―――王家岩和景家山之间留出了一块四五平方公里的平缓坡状山谷,湔江在山谷最北边绕了一个U字形。空气就像被过滤过,非常清新。县城每个建筑外观上,几乎都绘有代表羌族特色的羊头图腾。
  “无酒难唱歌,有酒歌儿多,无酒不成席,无歌难待客”。老孙介绍,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羌族饮咂酒,不用酒具,而是将酒坛开封,用一根细竹管咂吸,咂饮时以长幼为序,轮流咂饮,并不断地注入凉开水,直到味淡为止。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农历十月初一为羌族年节。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
  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
  ……俱往矣。5月12日,天崩地坼,县城被夷为平地,死亡人口达19000多,北川羌族的这些美丽,这些美好,被暴戾的山石颠覆,被彻天的灰尘覆盖……
  禹羌文化之殇
  “因为羌族建筑主要用石头、木头搭建成的,所以地震中很容易倒塌。”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民俗博物馆馆长高泽友心疼极了。
  “这次大地震使我们的文化系统受到重创,”北川县文化局原副局长罗胜利泣不成声,“北川羌族博物馆倒塌、羌族民俗博物馆倒塌、文化局倒塌。倒塌以后还遇到山体滑坡,整个文化馆连房顶都找不到了。我以前所在的文化馆职工中,除了一名临时工,其余全部遇难”。
  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口口相传。但是,在此次地震中,大量通晓羌族语言、历史文化的羌族人不幸遇难。罗胜利说,遇难的文化馆职工中,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羌族民歌的传承人计学文,他唱的羌族民歌再难响起。会吹羌笛的一名传人也已遇难,而目前羌族中会吹羌笛的仅剩几人,羌笛面临绝响困境。
  北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100余条。其中涉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条,包括羌笛的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卡斯达温舞、羌族瓦尔俄足节;四川省级3条,分别为口弦子、许家湾十二花灯、羌历年;绵阳市级30余条,有大禹传说、口弦子、羊皮端公舞等;县级20余条,此外还有尚未申报的名录及正在申报的40余条。
  2005年,羌族民俗博物馆成立。经费缺乏,文化工作者千辛万苦,登记了500多件羌族实物。可还没有来得及展览,地震就发生了。除120余件文物保存在绵阳市的仓库外,以前征集的实物已经埋入了废墟。罗胜利难过地说:“我亲手征来的一个清代的弩,用藤条做弦,非常罕见,现在也不知道下落了。”
  别让禹羌文化成绝唱
  时间进入六月,人们的注意力已经从抢险救灾转移到灾后重建。
  罗胜利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重建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可他面临的问题是:北川灾区的群众正着手盖新房,倒塌的房屋中有很多东西将会被遗弃,如果现在不抓紧时间去抢救性征集,很多反映羌族文化的实物就没有了。
  中国文联研究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刘锡诚提醒:可能会有一些灾区群众要在政府安排下离开几代人生活过的土地,这样会不可避免地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文化的传承带来影响。因此,应尽快组建包括在校研究生等在内的调查采集小分队,前往灾区进行抢救性采录和收集工作。在征集实物的过程中,还要注意收集羌族人日常生活中用到的东西,比如经书、唱本等。
  “归根结底,抢救羌族文化的工作要人去做,而且需要长期做。因此多派些高素质人才去灾区是现在灾区文化保护中最需要的。”中央民族大学陶立王番教授表示:“大量专业人才共同努力,一定能把保护工作做好。另外,今后还可以开展灾害民俗学的学科研究,对地震发生前后的不同阶段开展的文化保护工作进行探讨。”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巫允明认为,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可分割,在抢救和保护时应同时并举,可以选择在羌族文化浓郁、有房屋留存下来的地方建立活态博物馆,这样便可对羌族文化进行全方位展示。
  学者们在担忧,政府已经付诸行动。
  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规定,灾后恢复重建中要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
  不能忘却的纪念
  地震重创羌族文化遗产,也伴生一些地震文物,比如那些碉楼的残垣断壁,―――这实在是一种痛苦的结晶,但它毕竟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信息。
  基于此,北川地震博物馆已经成为四川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之一。
  目前,四川省绵阳市文物局、博物馆组织了6个震灾文物征集小组,正在紧急征集抗震救灾资料。
  陈世琼,绵阳市文物管理局北川资料征集组成员之一。地震前,他曾是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博物馆副馆长。地震夺去了他的母亲和孩子。“有很多人和我一样,至今都没有找到亲人的遗体。”目前筹建地震博物馆是他最大的希望,“这是对我亲人最好的纪念,对所有遇难的亡灵最好的纪念”。
  绵阳市文物局、博物馆《征集“5?12”抗震救灾资料方案》规定的征集内容包括:反映惨烈灾难的典型实物,反映社会各界全力以赴抗震救灾的典型实物,各级政府领导、专家指导抗震救灾实物,平面媒体和影像资料的收集,反映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相关实物资料等。中华民族在重创之后,需要用超越悲恸的理性来反思和总结,将更加积极的生命态度投入到灾后的重建以及更加漫长的道路上,而博物馆无疑是担负这一重任的重要载体。
  “建成地震博物馆,见证这场特大灾难,纪念亡灵,警示后人,同时为地震科学提供研究对象。”绵阳市文物局局长王锡鉴说。“将来,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到地震博物馆来看看,”成都市民老马认为,“5月12日是四川人,也是全国人民心底的一块疤”。
  法律没有缺位
  6月13日,四川省政府的一间办公室里,记者看到一份文件。
  四川省人民政府文件规定,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地震灾害现场的清理,必须保护地震遗址、遗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实物资料。
  记者注意到,这份“川府发(2008)17号”文件的施行日期,是6月3日。
  6月3日,大地震过去已经20多天,抢险救灾仍在进行,但灾后重建也已开始。
  “在规范地震前、地震中和地震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我国现有的法律还是一片空白。”有学者认为,“我国保护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1982年颁布的文物保护法经过1991年、2002年和2007年的多次修订,已日益完善。同时我国政府2004年8月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12月国务院又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五个方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对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18项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已经达到了40余项。但是,所有这些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地震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作出规定”。
  这一次,四川省政府开创先例。根据国家《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文物保护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规,结合实际,迅速制定《关于北川羌族自治县县城地质灾害现场及同类灾害现场清理保护的规定》。
  规定要求,灾害现场清理应当在无人类生命迹象条件下,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进行。灾害现场如发现人类生命迹象,必须立即救援。
  有关部门和专家将对地震灾害现场进行科学评估论证,制订清理保护规划。对受损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地震遗址、遗迹,受损的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明确具体的保护范围、保护要求和保护措施。
  对地震灾害废墟中的有关实物进行科学评估,将可能成为地震灾害文物的有价值的实物进行收集、保管或者原址保护。对尚可保留的不可移动文物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历史建筑,应当采取加固等保护措施;对无法保留的,应当收集整理影像资料。
  清理机构由四川省民委、公安、民政、建设、文化、卫生、环保、档案、地震、安监等省直部门和灾害现场地政府,以及有关专家组成。
  ……
  6月14日,北川废墟,清理工作仍在进行。
 (来源:法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