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8年,也是我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得到突飞猛进发展、结下累累硕果的8年。2004年3月,我市被文化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性试点,标志着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在全国前列;2007年6月9日,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以泉州为核心建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生态保护实验区,标志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新的整体保护阶段;在此前公布的两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我市有28个项目入选,位列全国前三甲。
     回首8年申报历程,每一刻都值得铭记:2002年5月,泉州南音启动申报工作;2005年,被列为国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备选项目;2006年11月,举办泉州南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论证会;2008年9月,完成申报文本和电视片;2008年10月,南音作为我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选项目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5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议南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昨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跨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例会正式将南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御前清曲”渐成关注焦点
     南音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乐种,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族音乐瑰宝,被誉为“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
     “御前清曲”,这是南音盛极一时的荣耀,而更多的时候这一千年雅乐是以“自娱自乐”的状态生存着,“口传心授”地保存着“中国民族音乐的根”。
     上个世纪末以来,特别是我市正式启动泉州南音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来,南音这一古老乐种的神秘面纱逐步被揭开,与众多音乐大家“血液中的音乐基因相互唱和”,成为海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时任文化部部长)2007年3月31日莅泉考察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情况时,对泉州南音特别钟爱。他认为,南音不愧是民族音乐的根,广泛流传于泉州一带闽南语系地区,在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许多国家也有不少南音社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南音保持千年优秀的品格而不受污染,是绿色音乐,是绿色文化,是我们中国音乐的根,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应当竭尽全力去保护它、发扬它!”2005年元宵期间,著名琵琶大师刘德海率中国音乐学院的百名师生来泉进行“音乐寻根之旅”。期间,中国音乐学院管弦乐团还与泉州南音乐团举行《共一轮明月》南音专场晚会,近百名演员共同演唱南音名曲《听见雁声悲》,成为一时佳话。
     “直到听到泉州南音,我才听到与我血液中的音乐基因相互唱和的声音;直到听到泉州南音,我才敢下这样的断语:古老的中国音乐,真的一直流传到今天。”这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听到泉州南音后发出的肺腑之言,他完全被这千年雅乐感动了。因此,他于2003年为我市整理出版《明刊戏曲弦管选集》作序时,以充满诗灵的言语记录内心的感动与欣喜。
     因着这份热爱,泉州南音与众多音乐大师和专家的心灵撞击在一起,擦出了一道道耀眼的火花。
     四大举措力促南音“申遗”
     “围绕保护抓申报,通过申报促保护。”市文化局局长龚万全说,把申报工作融入南音保护、传承与振兴的过程,这是申报过程中始终坚持的理念。
     泉州南音作为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由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保护工作备受瞩目。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对泉州南音的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积极推动南音的教育传承。持续开展中小学南音教学,并新编工ㄨ谱、五线谱、简谱对照曲本和中小学南音教材。2003年开始在泉州师院招收本科南音专业学生。每年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南音演唱演奏比赛。二是加强南音的宣传展示。先后10余次参加文化部在苏州、北京、成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在地)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展示,两次在泉州举办国际南音大会唱,提高南音的认可度。三是抓好南音的研究与出版。出版“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丛书”之《南音》、《袖珍写本道光指谱》、《弦管指谱大全》、《弦管过支套曲选集》,光盘《中国泉州南音指、谱、曲集萃》4辑等。四是完善硬件设施。创建“泉州南音南戏陈列馆”,于2005年元宵开馆,作为永久性展馆。建设“泉州南音艺苑”,于2008年元宵落成,成为泉州南音演出、展示、研究、交流的综合性场所。
     自觉保护为全国提供新模式
     “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只是一种保护手段,保护文化遗产才是最终目的。”田青认为,近年来,泉州在南音保护上做了大量工作,它的价值不仅仅在南音保护本身,更在于为全国闯出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2007年6月9日,在第二个“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以泉州为核心建立了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部能将泉州作为全国文化生态保护试点,就是对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保护工作的认同。
     “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将更加注重文化空间的整体保护,泉州南音的保护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典型范例。”中国艺术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张庆善说,前两年他与多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到泉州市区府文庙散步时看到了感人的一幕,许多市民围在广场上欣赏泉州南音。当时许多专家一下子明白了这项古乐何以能如此完好地传承保护下来,因为这里有很好的文化生存空间,这种文化保护自觉为子孙后代留下“活文化”。
     多年来,我市采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民族民间文化本体的发掘抢救、扶植、保护和发展提供条件,不仅仅对其活动形式进行了保护,而且很好地保护了其生存的生态土壤。不仅在市区府文庙、工人文化宫等处设有长期展演点,而且全市各地房前院后时常可以看到三五弦友在怡然自得地表演南音。目前,全市拥有中国南音学会、泉州南音乐团、晋江深沪御宾南音社等500余个馆、阁、社和4个公办机构,具有很深的群众基础。
     在创新中走向世界
     创新,让泉州南音焕发新的生机,也为千年雅乐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进一步赢得了世界声誉。
     “泉州南音‘申遗'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每次回想起2007年4月泉州南音乐团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行的“守望家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晚会”上出色的表演,龚万全内心就激动不已。此前,泉州南音已被列为我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备选项目。文化部领导和相关专家都十分看好泉州南音,特地将这一千年古乐列为专场晚会的开场节目,与昆曲等近10个蜚声海内外的项目一道,向世界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当时,全球有100多个国家驻教科文组织官员和各国专家观看了演出,可谓是泉州南音参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一次预演。
     此次法国之行展演的是泉州南音创新之作,将张继名诗《枫桥夜泊》的意境用泉州南音进行全新演绎,形成一部典雅的表演剧,精彩的表演赢得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泉州南音,成功了!
     泉州南音乐团团长吴少传说,作为我市主要的专业团体,该团近年来秉持创新理念,创作了具有时代风采和现代化艺术理念的南音精品之作,深受欢迎。2005年6月,市文化局组织该团创作南音表演唱《生命的交融》,获第五届中国曲艺节会演“精品剧目奖”;2008年3月,该团携传统南音表演及祭祀仪式《春奏神弦》创新之作,作为我省第一个文艺表演团体进入国家大剧院进行展示性演出;2008年5月,该团创作的曲艺?南音表演唱《情寄烈士庙》参加“福建省第三届曲艺节”演出,获创作金奖、作曲金奖和演出金奖……
     泉州拥有了世界文化品牌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文化符号,标志着泉州拥有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存,而且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弘扬。”龚万全说,泉州南音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意味着我市真正拥有了世界级的文化品牌。
     龚万全认为,泉州南音成功入选,说明我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得到国际认可,这对所有文化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鼓舞,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保护理念,做好其他项目的保护,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向更高的平台发展。对一个城市来说,能拥有世界级的文化品牌这也是无比荣光的事,泉州南音的成功入选,还将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吸引力。
     “泉州南音成功入选,为泉州文化对外交流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陈瑞统得知这一消息后十分激动。他说,泉州南音是联结两岸和海外的乡音,泉州文化受到世界认可,其凝聚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泉州南音乐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李白燕得知泉州南音成功入选,欣喜无比。她在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台湾省可谓是声名远播的南音“名角”,已数十次到海内外各大舞台展示千年雅乐的魅力。她说,近年来,随着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工作的深入开展,泉州南音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此次成功入选,千年雅乐拥有了世界级文化品牌的光环,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采访中,所有专家和学者均认为,南音(泉州弦管)成功入选,有力地提升了泉州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我市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南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工作,让更多的文化瑰宝得以灿烂绽放。(来源:泉州晚报,记者 陈智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