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至1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专家学者以及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的企业代表共百余人,齐聚“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就近两年来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和思考再次进行交流――当生产成为非遗保护的一声呐喊,我们看到了什么?
  王老吉的榜样:生产技艺革新
  谈到成功的生产性保护,不能不提广东凉茶,其中又以王老吉为突出榜样。别看现在发展得很好,上世纪80年代,广东凉茶也是处境尴尬,虽然广东人有喝凉茶的需求,但多是家庭自制凉茶,没有形成产业。
  据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春生介绍,凉茶之所以能够复兴,就在于凉茶的商品化、产业化经营和生产技艺的革新。“在非遗保护过程中,很多人会陷入一种误区:认为保护的重点就是这些文化、技艺、风俗习惯之类的‘非物质'的东西,往往对文化载体不够重视。其实这是对非物质文化的新一轮破坏,‘体之不存,毛将焉附',载体不在了,这些‘非物质'还如何去保护传承呢?”他说。
  1995年,加多宝集团第一个推出罐装凉茶,也是第一个将凉茶当饮料来卖的,由“药”到“饮料”的观念转变成就了王老吉这个价值百亿元的民族品牌。同时,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凉茶的生产技艺也得到了改善。如今凉茶企业都引进了生产线,以前的药材煎煮也就是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提取浓缩技术,加多宝等大的企业还采取膜浓缩技术。
  “随着历史的进程和时间的推移,非遗不但要以新的内容和更加完善的形式来展现,而且,越是与时代同步, 有鲜明的时代感,其生命力就越强。因此,保护和经营非遗必须在开发、传承、创新所支撑的平台之上进行。”叶春生表示。
  无锡竹刻的定位:不求大只求精
  不过,并非所有的非遗都能够生产且大规模生产,比如江苏无锡留青竹刻。
  无锡留青竹刻起源于春秋时期,原本是一种民间手工艺,主要在竹制实用器皿上雕刻装饰纹样。明代中叶至清代,由于文人士大夫的推重,提倡运用中国书画的格局来设计雕刻画面,使之逐渐演变为一种风格独特的雕刻艺术品种。
  身为此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乔锦洪深谙无锡竹刻艺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其生产性保护有着准确的定位,那就是“竹刻艺术品历来属于制作的小型雕刻,不适于大批量生产”。
  乔锦洪介绍,竹刻有雅俗之分,也有精品与一般产品之分,其精品的制作过程与创作雕塑艺术品无异,艺术性很强,所以也就具有不可再造的孤本特性。而一般产品的艺术创作成分较少,可以小批量重复生产。
  “即使是小批量生产的产品,也应该保持无锡留青竹刻的基本风貌,不能丧失项目的艺术风格和地域特色。一定不能因为大批量生产出现粗制滥造或过多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而导致艺术的变异和退化。”乔锦洪说。
  土家织锦的尝试:拥抱现代生活
  来自湖南省凤凰县的土家族织锦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叶水云,还记得两年前温家宝总理看她表演时说的一番话:“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类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
  众所周知,我国古老的手工技艺,都是几百年上千年传承下来的。土家织锦也不例外,经过土家先民世世代代的继承和发展,土家织锦经典的纹样已达200余种。可惜的是,二十几年来,织锦行业从业人员锐减,大部分从业人员都在35岁到45岁之间,20岁左右学织锦技艺的姑娘鲜见。
  为何?与其他手工技艺处境类似,土家织锦无法和自动化、机械化产品相比,工效低,收入低,学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仅守着祖上留下来的老本是不行的,叶水云经过三十几年的研究和制作,计划在5年内,根据清代土家织锦残片或纹样,整理出几套百种纹样的精品,加入现代人的审美元素,向家居饰品发展,如壁挂、抱枕、沙发套、织锦袋、织锦包等。
  “现代产品,缺乏了社会市场的需要,将无法生存。非遗保护特别是技艺的保护,万不可忽视的方式和途径,是能自然地回归当代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实用性、审美性、本位性等的需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勤建指出。(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郑 娜  郝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