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百年两年申遗
  汉沽飞镲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当时作为渔民在海上作业时的一种通讯工具,百年来沿海渔村的飞镲继续保留着原始的味道。随着人们对飞镲的喜爱,汉沽区内也相继组建了多支飞镲队伍,他们多次到周边地区去参加开业或庆典活动,得到了当地人民的认可,汉沽飞镲也小有名气。2007年6月,汉沽飞镲通过申请,成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底汉沽区文化局就开始为飞镲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6月14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中,“汉沽飞镲”列为传统民间音乐项――锣鼓艺术类首位。 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方面的艺术家最看重的是汉沽飞镲百年间还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他们来到汉沽考察时特意去原始味道最浓的高庄村观看了飞镲表演,并邀请四位民间艺人进行座谈,了解了飞镲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家在汉沽区高庄村的刘洪臣就是一位从事40年飞镲表演的民间艺人,从他口中记者得知,虽然历经了百年,在高庄村飞镲的表演形式还是很古朴的,基本没有多大变化,因为他们玩儿飞镲,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图乐”,乡亲们聚到一块玩儿飞镲,不仅能够乐和乐和,还能锻炼身体,所以这里的飞镲动作基本都是渔民作业时的一些象征性的动作,形态也非常质朴,是为数不多的保存完好的非物质文化。
  一次演出改变命运
  就是这次演出,改变了汉沽飞镲的命运。2007年7月,天津市群艺馆通知汉沽飞镲直接晋级在广州进行的全国第十四届“群星奖”决赛。这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因为没有钱买不了衣服、道具等比赛的必需品,也没有赴广州的路费,高兴之余,大伙儿又苦恼起来。最终,在汉沽区政府和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决定参加此次比赛。 决定参加比赛了,就要开始置办“家当”,无论是领导还是演员大伙齐心协力,为了省钱,演员们自己动手制作服装,装饰鼓、镲等道具。与此同时,为了让队员们都能统一训练,他们白天制作道具,晚上排练,两个多月的时间,他们从白天忙到晚上。但遗憾的事情还是来了,由于经费不足,他们必须把40多人的队伍精简到只有29人去参加比赛。“9月29日,所有演员登上了南下的火车,他们到了广州后,转天就参加了比赛,比赛结束后,为了节省一天的住宿费用,演员们马上又踏上了回家的路,大伙都累坏了。”汉沽区文化局贺局长动情地说。 虽然这次比赛很辛苦,经费捉襟见肘,道具不像样子,但是演员们的气势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拿了一等奖回来。贺局长介绍,其实这种出去参加比赛的机会很多,就是由于经费问题,才拿到了这迟到的荣誉。但这次比赛让汉沽飞镲真正走出津门,走向全国,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演出。
  多项措施保护飞镲
  汉沽老小都会玩儿的飞镲,如今摇身一变,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了,那么它的保护工作也浮上了水面,汉沽区文化局贺局长介绍,目前汉沽区文化局和文化馆已经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对飞镲进行保护,他们正在逐步完善文化局、文化馆、街镇三级网络管理体系,与各飞镲队伍保持联系,以多种方式鼓励他们进行日常活动,以巩固飞镲表演的群众基础。还会为飞镲表演搭建展示平台,适时举办全区的花会展演或比赛类活动,在交流中提高表演水平。 最重要的一点是,100多年来,飞镲的传承都靠言传身教,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目前,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组成员协助飞镲艺人整理留存完整的飞镲文字、影像资料,为汉沽飞镲的进一步传承发展奠定基础。从事多年飞镲艺术表演的王福生在2005年创办了首支女子飞镲队,而这在之前,女性是没有资格出现在队伍中的。刘爱林老师是负责编写鼓谱和传承人历史资料的艺人,刘老师是一位细心的人,他从小开始学习飞镲,并开始留心飞镲的传承工作,几年前,他就开始琢磨怎么把口传身教的飞镲艺术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他尝试过用谐音的方式用汉字表达,也尝试过用符号表达鼓谱,目前,刘老师正在进一步研究中。此外,汉沽区原生态的飞镲是最值得传承和保护的,采访中,高庄村的刘洪臣大爷向记者透露,他已经跟高庄小学的校长取得了联系,准备去学校教学生们玩飞镲,让孩子们从小接受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保证汉沽飞镲的代代相传。
 (来源:津报网--每日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