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杨永安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7月7日下午,笔者慕名前去采访。
  在迁安市迁安镇省庄村,几经打听,在村最南边这条街的西头,我们找到了杨永安的家。来的正巧,杨永安正在院中西厢房内的作坊里抄纸。听说来了客人,他忙放下手中的活,让客人到屋里坐。聊起手工抄纸,这位干了27年的中年汉子尽管不善言谈,可也有说不尽的话题。
  迁安素有造纸传统,在城北三里庄小学,残存的一块庙前走廊石柱上的石刻对联写道:“开抄始于后汉,规模成于大清。”迁安出产的以桑皮为原料的毛头纸纯净绵韧,色泽洁白光滑,最适合书画、装裱,早有“北迁南宣”美誉。在自西北往东南穿城而过的三里河两岸,清朝晚期有几十个村庄都从事手工抄纸,到民国期间,毛头纸作坊已有800余处,日产纸近200万张,产品畅销华北及东北三省。
  杨永安今年45岁,是土生土长的迁安人,从他爷爷那辈起,他家就干手工抄纸这种行当,这也给他家带来过从未有过的辉煌。解放前夕,他父亲靠此置下了35亩地,让全村人羡慕不已,他家成了全村首屈一指的抄纸大户。耳濡目染,1987年高中毕业后,他从父亲手中接过祖传的这种手艺,煞有介事地干了起来。“咱制作的手工纸叫毛头纸,又称桑皮纸,是书写纸的前身,从被称为四大发明的那种造纸术传承过来,对槽、点皮、揣捣、打陷、碾边、合浆、抄纸……抄出一张纸,要经过72道工序。”谈起自己从事的这种职业,杨永安满脸自豪。
  来到院中西边的抄纸作坊,杨永安又接着抄起纸。“这纸叫黑三巩儿,是天津一位客户预订的,它是毛头纸的一个分支,全是天然作料,只有物理转换,没有丝毫的化学反应。”一边抄纸,杨永安一边介绍。闪经、除边、下托……眨眼功夫,一张张纸便从池中抄出,看似极为简单几个动作,但其中却别有门道:闪经必须两次,否则纸张粘连不起;缺了除边,纸张就会犬错不齐;下托必须背着走保持斜度,不然无法晾晒。一招一式,都有讲究,是经过千百次实践总结而出,来不得半点含糊。
  “村中抄纸在民国时期最为兴盛,光我们村就有100多条陷(陷即陷坑,缫纸的水池),到改革开放时还有20多条,但自从机制纸诞生后,手工毛头纸就不再吃香,市场份额越来越小,去年村中近80岁的老马还抄纸,今年实在干不动了,现在全村只剩我一户人家。”杨永安不无凄凉地介绍起从事的这一行当,“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活儿又苦又累,枯燥单调,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去年,我还雇了两个小工,一个抄纸,一个晾晒,每人每天工钱35元,但今年雇人张口每天要50元。每天工钱50元,我就不划算,只好自己干。”杨永安有两个儿子,老大已上大学三年级,老二职中毕业后在县城一家网络公司打工。“我让他们学这手艺,两人都不情愿,二儿子说,要是每年能挣两万元,他就学,但就目前这种行情,就是不吃不睡也做不到。”说起传承,杨永安满脸无奈。老伴成了杨永安唯一的助手,他抄纸,妻子晾晒。
  “只要客户拿来样子,我都能抄制。”杨永安介绍起自己的经营方式。现在,他都是按照客户的要求抄做纸张。这样下来,一年也有万余元的收入。儿子在石家庄上大学,三年下来竟没有拉下饥荒,这倒让杨永安两口子得以自慰。凭着手工抄纸这种技艺,杨永安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继承人,6月13日《燕赵都市报》一登出,邻居高兴地把报纸送给他,看着自己的名字,杨永安激动得一夜没睡:没想到这快没人干的行当,又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他把写有自己名字的报纸小心翼翼地珍藏起来。
  一堆麻袋堆放院中,两米见方的打浆池陷落院东,西边的土坯作坊传达着手工抄纸技艺的沧桑,窗台上摆满了晾晒的纸张,屋里屋外到处叠放着成令的纸:环顾杨家院落,每件物件都与手工抄纸有关。临别回头,杨永安翻盖于1977年的三间老房掩映在巍然屹立的青瓦镶嵌白瓷砖的邻居新房下,好像诉说着这一古老技艺的无奈。 
 (来源:三农在线/作者:陈儒、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