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419.不慌不忙,演戏的大王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计镇华的昆曲人生
  
 十五贯是贯穿计镇华舞台生涯的重要剧目
 蝴蝶梦饰庄周摄/郝羿
 邯郸梦饰卢生
 长生殿?弹词饰李龟年
 计镇华先生生活照
     计镇华:生于1943年,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代表剧目为《十五贯》、《烂柯山》、《血手记》、《长生殿?弹词》等,并出演过《风流千古》(左图)等影视作品。
     编者按
   对于他,“昆坛第一老生”并非过誉之词。他改变了老生在昆剧中一贯的配角地位,把老生艺术推至巅峰。“表演艺术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是戏曲大师俞振飞对他的赞美。中国戏曲应是“演员中心制”,没有好演员,就没有好戏,就没有观众。看过他的表演,你或许会爱上昆曲―――即使你对这门艺术一无所知。
   一个少年,懵懂中与昆曲结缘,经历了舞台上的惊喜、辉煌、挫折和振奋,竟然就到了封箱之时、告别之际―――五十余载弹指一挥,怎感慨二字了得。
     采访手记
   《十五贯》的演出后台,计镇华的化妆室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有来看望的领导,有粉丝。远远看着众星捧月般的计镇华,我心想:昆坛第一老生的排场还真大。但是我心甘情愿地等在门外,甚至生出了追星族的心情。因为那个65岁的老人家,在舞台上实在太有魅力了。
   上海昆剧团的名角们个个是宝,生平第一次,我因为他们的精彩演出全面感受到了昆曲、乃至中国戏曲在舞台上的辉煌。于是心生感慨:这样的好戏,这样的好演员,为什么不多演出,不多宣传,不让更多的人看到?
   采访计镇华的时候,他听说我把上昆来京的几台演出全部看过,很是吃惊:“哦?你不困?没睡着?”这么好的艺术家,对自己的艺术有自信,却在年轻观众面前这样的不自信,颇令人心酸。尽管昆曲因为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备受重视,尽管演出市场似乎出现了“小阳春”,但戏曲毕竟经历了长时间的不景气,依然无法盲目地欢呼。
   昆坛第一老生,一点架子没有,说话甚至很谦逊。他几次说起年轻时因为形象好被赏识,总是解释:“我现在是老了,形象不好了。”我努力在网上搜罗他年轻时演出的影像,却少之又少。但是,我并不遗憾,毕竟我看到了他最精彩的舞台演出。遗憾的是,他们要告别舞台的时刻到了。可是,还有多少人还没看见他们的好,没看见中国戏剧原本的好啊!
     他浑浑噩噩跟着大家学戏,全然不开窍,连个龙套都演不上
   一个人在孩童的时候如何判断他将来的前程呢?反正计镇华在小时候是让父母伤透了脑筋。一家6个孩子,其余几个学习都很了得,唯独他功课纪律都很差,浑浑噩噩的,将来可怎么办呢?
   那时候他独有一样出色:嗓子好,五六岁就能唱好几段京剧了。半个多世纪前的上海,那可是梅兰芳、马连良、周信芳的辉煌时代,大家迷他们,也爱唱上几段。父亲常请琴师到家里来学唱段,每回都是在边上听的计镇华先学会了。
   他还有一个酷好看武侠小说和京剧连台本的祖母,耳朵不好,于是尤其钟爱动作戏。祖母总爱带着计镇华去看戏,通常就买一张一两毛钱的票,把小孙子藏在大褂底下,能混就混进剧场。
   跟着父亲唱戏,跟着祖母看戏,计镇华小时候就这样汲取了不少京剧的养分,在街道为抗美援朝举办的募捐义演上,六七岁的他还登台表演了。1953年底,时逢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演员训练班(就是后来成就上海昆剧团一批国宝级演员的“昆一班”)招生,担心计镇华将来没饭吃的父母便把他送去考试,在几千名考生中,10岁的他顺利地成为幸运儿。那是计镇华第一次知道昆曲。
   和大家一起糊里糊涂学了半年的《长生殿?定情?赐盒》之后,计镇华被分到了小生组―――老师们从他的形象上认为他应该学小生。他的启蒙老师便是最会教戏的“传字辈”艺人沈传芷。
 传字辈的老师们正是精力较为充沛的时候,昆一班的学生受到的训练相当好,再加上有京剧老师进行严格的武功训练,他们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按说爱唱戏、会唱戏的孩子入了自己喜欢的行当,又有这么好的老师,该是得其所哉吧?计镇华偏偏不是,他一如既往地懵懂。他唯一的爱好说起来好笑:因为昆曲班所在之处原本是个资本家的别墅,院子里有很多花草,他特别感兴趣的便是种植花草,一会儿种点花生,一会儿又种玉米。平时浑浑噩噩跟着大家学戏,全然不懂得用功,也不开窍。
   就这样学了一年半的小生,沈传芷老师始终觉得木讷的计镇华没有小生风流多情的味道,于是他基本上是坐冷板凳,在一旁看别人演戏。要知道昆一班的孩子们边学边演,在学戏半年之后便开始登台,好几出戏都演得相当不错了。傻小子计镇华连龙套都演不上,心里很羡慕同学们能粉墨登场,却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用功去跟上别人。不过,1956年春天,他终于在学戏两年之后首次登上了舞台,那可真是阴差阳错的一次难忘经历。
     他稀里糊涂唱完就下来了,待到谢幕的时候听见大家都在喊:“毛主席万岁!”
   计镇华回首往昔,说自己实在是个被动的人,关键时总有人在背后推他一把,才让他走上前去。在小生组学得不好,排戏的时候沈传芷老师便让他给别人搭戏,这种配角多是老生。于是计镇华从沈传芷那里学来的竟然多是老生戏。不过,真到演出的时候,又是老生组的演员来担当,他依然只能羡慕地看着别人在台上演戏。
   好运在1956年3月21日这天来临了。那天他们被叫去准备一台重要演出,偏巧要演折子戏《出猎?回猎》的老生演员赶上变嗓发不出声音了,沈传芷老师便把计镇华叫来救场。那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抹上油彩,平时不起眼的他扮上之后令人惊讶,沈传芷老师直叹:“这小孩扮相实在漂亮!”
   不过,计镇华还是稀里糊涂上场,稀里糊涂唱完就下来了。待到谢幕的时候听见大家都在喊:“毛主席万岁!”他才看见毛泽东主席在观众席间微笑致意。原来自己第一次登台竟然就演给毛主席看!那真是他人生中非常难忘的一天。
   有了这次传奇登场,计镇华从此正式分到了老生组,跟随郑传鉴老师学习。不过他依然坐冷板凳,别的老生还是比他强。
   幸而不久后他转到倪传钺老师门下,倪老师认定他是块好材料,于是悉心调教,一连给他排了几个老生戏,演出效果不错,大家终于觉得计镇华做老生演员比较有前途了。
   1957年,时任上海戏曲学校正副校长的戏曲大师俞振飞、言慧珠夫妇排演《墙头马上》,计镇华被选中饰演剧中言慧珠的父亲,这说明他已经成为老生组学员中最被看重的尖子。
   《墙头马上》一演就是好几年,除了得到充分的演出实践之外,名角的舞台风范也带给计镇华不可估量的影响。尤其是俞振飞,平时不大出声的一个人,表演之生动细腻活灵活现、把观众情绪逗弄得如痴如狂,让年少的计镇华深深折服、获益良多。
   尽管有这样好的机会,如此被看重,计镇华说那时候自己还是不懂得用功,全是靠着形象好、个头高,嗓音却是很勉强很一般。
   那时昆曲班毕业的同学中最优秀的,首推旦角华文漪,小生岳美缇、蔡正仁,丑角刘异龙,还有刀马旦王芝泉和花旦梁谷音。计镇华只算得上二线。
     十几年的现代戏演出虽然单调,却为他打下了非常厚实的艺术基础
   昆曲号称“三小戏”,即主要是小旦、小生、小花脸的戏,老生多半是从属的角色。从学校毕业后,京昆班的优秀学生都成为上海青年京昆剧团的成员。计镇华对自己的从属地位并无抱怨,那时他的实力,也不足以撑起老生的一片天。 
 但是时代的洪流、生活的机遇始终在推动着他往前走。1962年前后,时任华东局第一书记和上海市委书记的柯庆施提出,要响应毛主席提出的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号召,大演13年现代戏歌颂工农兵,不要再演才子佳人帝王将相。戏曲行当中,最适合表演工农兵正面形象的,就是用真嗓演唱的老生。于是老生开始当家了。
   计镇华被选中连连演出了《琼花》(根据电影《红色娘子军》改编)中的洪常青、《自有后来人》(即后来的《红灯记》)中的李玉和等角色。蔡正仁这样出色的小生,当时却只能演演南霸天这样的反面角色。
   “那时的文艺方针对不对另说,单是对我而言,却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计镇华说。大演现代戏不仅让他常年成为主角,有大量舞台实践、进步提升的机会,并且没有了髯口、厚底的现代戏,表演方式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和生活化的细节。这让他学会了如何把从生活中来东西融入到戏曲表演中。不过这大演的形势却在1964年的“四清”运动时停顿了一年,那年文艺界的人全部下放农村搞“四清”查账目。原本自己的账都算不清的计镇华,还要去帮人家查账,用上海话讲就是“脑子完全一团糨糊”。面对无法应付的一切,计镇华一筹莫展:“那一年我简直不知道怎么过来的!”
   搞完“四清”重回上海后,计镇华在1965年连演了108场昆剧《琼花》。青年京昆剧团一位姓李的副团长非常赏识他,亲自为他排了几出以老生为主角的京剧、昆曲传统戏,有的戏还要求他能文能武。他说,那时其实自己是不能胜任的,但是主观能动性不强的他,在李团长的鼓励推动下,往前又迈了一步。
   当时计镇华已经在剧团确立了骨干演员的地位。“文革”开始后,剧团解散,连岳美缇、梁谷音这样的金牌演员都被遣散到工厂,计镇华和团里的杨春霞、李炳淑、华文漪、刘异龙、蔡正仁等几位幸运儿则被调到了样板戏团,得以留在了舞台上。
   计镇华和老搭档刘异龙被分到《龙江颂》剧组,刘异龙演破坏分子,计镇华演粮食管理员,一演就是7年。其间他还扮演过《沙家浜》中的郭建光和《红灯记》中的李玉和。这前后十几年的现代戏演出虽然单调,但对计镇华来说,不仅让他演出的功力没有废掉,而且京剧样板戏高亢洪亮的唱腔也令他在演唱上有了很大进步、表演也有了很大提高。对演员来说,没有什么比持续的舞台实践更能促其艺术生命的旺盛了。计镇华认为,这为他打下了非常厚实的基础。
     《十五贯》首演,一上场,一开口,他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流畅和如意
   一个戏曲演员似乎总有一出贯穿一生的重要剧目,对于计镇华来说,这出戏就是《十五贯》。
   1978年,上海昆剧团成立,俞振飞任团长。开门大戏是在昆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号称“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十五贯》,主演定的便是计镇华、刘异龙。
   1960年,尚未毕业的计镇华和刘异龙就被派到浙江国风苏昆剧团去学习《十五贯》,他演况钟,刘异龙演娄阿鼠。他如今仍清晰地记得,尽管因为《十五贯》红遍了全国,国风剧团的穷困潦倒还是让人难以想象,戏服破旧不堪,连金线都没有。在极端穷困的情况下,那些老艺术家们始终执著于昆曲。计镇华感叹:“那是个很伟大的剧团!”不过,当时年仅17岁的计镇华学了《十五贯》回来,汇报演出时校领导对他们稚嫩的表演不太满意,于是这戏便搁下没再演过了。此番重排,对计镇华而言意味着什么呢?还得先讲一个故事。 
     上昆筹建时预演了一出《琼花》,主演计镇华扮相潇洒漂亮,戏也不错,很受欢迎。导演惜才,便衷心劝告他:“你什么都好,就是嗓音的力量弱了点,尤其是高音部分。我给你介绍个声音老师,帮你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在1977年的深秋,计镇华认识了姚士达老师,天天学习西洋美声的练声方法。“那时候我真的开始用功了。”他说,“《琼花》和《十五贯》两部大戏压在我身上,有压力就有动力了。”计镇华每天早上六点半起来跑步练体能,八点准时到姚老师处练声。三个月后,《十五贯》首演,一上场,一开口,计镇华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流畅和如意,一曲《点绛唇》唱得满宫满调,高亢激昂,台下熟悉他的人都对他的好声音感到吃惊,顿时彩声一片。“那时候我一下子觉得整个人完全解放了,表演变得非常自如。”他说。以往演出时,每临近高音和有难度的唱段,他便开始紧张、走神,技术不过关,遑论演好戏呢?“所以戏曲表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当你的技术问题都解决了,才能真正地进入角色,进入一种自由的状态。无技不艺,无艺不技,这一点我体会特别深。”
   《十五贯》的首演异常轰动,计镇华的这个况钟精彩绝伦,过目难忘。他获得了昆曲事业的一个飞跃。他对姚老师说:“是你给了我艺术上的第二春。”
     在艺术生命最旺盛的巅峰时期被“冰冻”,他心里觉得很冷
   《十五贯》开门红之后,剧院一口气给计镇华排了几台老生大戏,《蔡文姬》、《钗头凤》、《唐太宗》、《烂柯山》等等,部部精彩,场场轰动。计镇华迅速成为上昆与头号名角华文漪并立的演员,工资待遇也上去了,甚至戏演得比华文漪还多。1981年首届上海戏剧节举办,昆剧团的三部大戏全部由计镇华主演,足见他受欢迎和重视的程度。
   他完全打破了昆曲小旦、小生、小花脸的传统表演格局,把昆曲老生的地位推到一
   个巅峰,“昆坛第一老生”的美称也从那时起传遍了全国。“从1978年到1985年,是我一生中的黄金时代。”计镇华说。
   精湛的技艺加上出色的外形,为他带来了多样的机会。他主演了表现陆游、唐婉爱情悲剧的电影《风流千古》,电视剧《杜十娘》、《封神榜》等。已故著名戏剧导演黄佐临还与他合作了昆曲《血手记》,根据莎士比亚的《麦克白》改编,1987年轰动英国爱丁堡艺术节。那些年里,他不知疲倦地表演,醉心于昆曲的革新,尝试了大量新编剧目,也悟到了一套表演方法。他把影视表演和与越剧、京剧等其他剧种合作的经验“拿来”,化在昆曲表演当中。他强调表演深入人物内心,然后在念白、唱腔和动作的程式化表演中,把人物的性格、情绪准确地传达出来。所以他的演出,一招一式皆传统,一句念白一个眼神又充满新意。
   戏曲大师俞振飞曾撰文赞誉:“计镇华没有照拾别人牙慧,而是把多种艺术方法熔铸到他自己所具备的戏曲四功五法基础中,这是炉火纯青,是表演艺术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表现,也是对于传统戏曲艺术由模仿式的继承发展成为创造的表现。”他被人称作:“不慌不忙,演戏的大王。”他获得戏剧梅花奖和三次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每次均名列榜首。
   但是,“昆坛第一老生”1990年起进入了艺术生涯的“冰冻期”。一个主要原因,与昆剧团的新领导有关。上昆的好角儿多,演出资源有限。新领导班子排演的剧目以生旦戏为主,计镇华连同老搭档刘异龙、梁谷音机会骤减。1993年,领导还宣布,计镇华等演员不要再上台,主要工作是教学。计镇华说自己虽然一直靠别人推着往前走,不是争戏很厉害的人,但是当年他还不到五十岁,正是一个戏曲演员艺术最成熟、经验最丰富、精力正旺盛的巅峰时期,却不能上舞台,这给了他很大的打击,心里觉得很冷。 
 姚士达劝慰他:“不要灰心,力量决定一切,你的力量不能削弱。”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因此在1990年至2005年演出机会很少的15年里,他一直坚持练声,储存力量。
   他说:“人在逆境中也很好,迫使我努力,我小时候不努力,到现在变成一个很努力的人。我和昆曲始终能绑在一起,这大概是个很大的原因。”
     他心里装的是台下的上千观众,那一出场是千钧之重
   在众多戏迷的一再呼唤和支持下,2005年计镇华重新出山,排演新戏《邯郸梦》,这部改编自汤显祖《邯郸记》的作品,是他在十几年前就想排演的剧目。“这下我逮住机会就不放了。”计镇华说。计镇华在“仿古不复古,创新不离谱”的原则下创作《邯郸梦》,在对原剧进行压缩的基础上,他保留了传统唱腔,却把原本文言化的念白进行了大量的通俗化改编。他唯独不自信的一点,就是年纪大了,形象不及青壮年时期那么俊美,于是他给原本没有胡子的角色卢生戴上了黑髯。
   《邯郸梦》是一出辛辣讽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喜剧,主角卢生要从青年一直演到老翁。计镇华为体现角色之可笑,特意融入了小花脸(丑角)的表演元素,角色在不同年龄的状态,他设计了声音的变化来区别,老年的声音之衰令人叫绝―――这是对传统戏曲程式表演的一次突破。
   《邯郸梦》再度轰动,观众笑声不停,彩声不断。从上海演到武汉再演到北京,场面之火爆,是多年来戏曲演出难得一见的,很多从没看过戏曲的观众甚至因此迷上了计镇华,迷上了昆曲。计镇华也再度于今年以榜首的成绩问鼎上海“白玉兰”戏剧类最佳男主角奖。
   云开月明,计镇华从此可以在舞台上大展风姿了吧。然而证明完自己的计镇华却说,这厚积薄发的《邯郸梦》是他的封箱之作,以后不再排演新戏,其他演出也尽可能地减少。就连6月底在北京演的《十五贯》,原本他也想推掉,让自己的学生袁国良担纲的。他此番自动告别舞台的理由令人感慨:“年纪大了,没信心和精力多演了。而且现在演出机会少,一个月能演上几天就不错,我们不要老霸着舞台,这对年轻演员的成长不利。我觉得机会让给年轻人意义更大。”
   于是,在各方说服下来到北京的《十五贯》,计镇华的演出变得极其珍贵。由于从没在国家大剧院排练过,演出前他先站在舞台上看:哦,观众席有三层呢。然后他走到观众席,从各层各个角度看舞台。这样他心里就明白,演到什么程度可以辐射到所有的观众,在什么位置应该用什么角度来演。每到一个剧场演出,这都是他必做的功课。他想着观众呢,“心里没有观众的演员不是好演员。”那是早年他被马连良的戏震住的结果:出场怎么那么美、那么亮?我要是能这样就好了。他说在多年的体悟之后,才明白那是内涵的力量,因为马连良心里装的是台下的上千观众,那一出场是千钧之重。6月25日那天,《十五贯》开演了。第四折《判斩》,计镇华的况钟登场了:“执法严明,恩威并进。体民苦,查察民情,平生愿效包拯―――”
   好美的亮相,好亮的嗓音!台下,顿时彩声一片。
 (来源:北青网/作者:刘净)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