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410.个庄稼汉,复活千年古绛州木版年画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他,是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农民,靠种地和木匠手艺为生,日子平淡却也幸福。然而,一个意外的发现,让他喜欢上了老祖宗留下的一幅画。为了这幅画,他家不顾了,媳妇也被气回了娘家……
 
  年画流程一:刷墨
 
 年画流程二:上纸
    不辞辛苦,披星戴月集年画
   山西自古有“南绛北代”之说,其中“南绛”即指现在的新绛县。据县志记载,新绛县从春秋时期起就是晋国名镇,隋初建州以来达1400余年长盛不衰。隋唐时期,古老的绛州城内手工业十分发达,城内集中着来自各行各业的手工业者,据说72行行行俱全,人称“小北京”。目前是山西省惟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县。
   绛州木版年画据现有史料考证,出现于北宋年间,据记载:“北宋雍熙三年(986年)绛州郡下宋守真刊印的刻本《佛说北斗七星经》为海内外孤本,有极高的版本学价值……”这一宋代刻本是绛州年画的鼻祖,到明代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一大民间艺术流派,鼎盛于清代道光、咸丰年间。相传在城内有“三大家”、“七小家”作坊。其中开业于清初的益盛成(原名茂盛成)画店,每年印制木版年画有数十万份。产品除本地销售外,还行销西北诸省,如陕西、甘肃等地。其间,屡有精品问世,如《春牛图》、《馗头》、《老鼠娶亲》等。这些作品至今成为中国年画艺术宝库中的精品。
   话说老郭家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郭全生家虽贫寒,但他有一手好手艺,赢得了新绛纺织厂女职工刘月琴的芳心。婚后妻贤夫勤,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郭全生老母亲紧锁的眉头也渐渐有了笑容。
   自从有了将木版年画雕刻到家具上的想法后,郭全生便边做木匠,边捎带着收集木版年画。
   在农村集市上,经常会有一些卖年画的,郭全生知道了,每逢集市,不管多远都去。而有时候,他正在给别人做家具,聊天聊起来,打听到哪里有木版年画,他跟主家说一声,放下手头的活就走。
   看到郭全生痴迷收集年画,他的许多亲朋好友也一边善意地打趣他,一边帮忙收集。
   郭全生有个朋友是画棺材画的(过去农村死了人以后,家属都要请人在棺材板子外面作一些画,装饰棺材),经常会去一些人家干活,见多识广,会给郭全生带来一些年画的消息。时间一长,郭全生希望朋友再出去干活的时候带上他。
   “下次,你再出去的时候带上我。”郭全生说。他希望通过自己去发现一些年画。担心朋友不答应,他主动提出给人家当司机。朋友的活大多时候集中在冬季,每年的冬天,村里早起的人们都能看到他骑着摩托踏雪出村的身影。
   有人笑话他,放着好好的活不干,偏要给人当免费司机,图个啥?郭全生笑笑,不理会他们。
   年画收集得越来越多,几年中,郭全生收集的年画达数十种,其中,光“灶君”、“灶神”就收集了10多种不同的版本。
   在收集木版年画的过程中,木版年画中那一个个美丽的传说和经典故事,不时地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他想学雕刻,而此时,郭全生才发现,他收集的年画只有画,没有用来雕刻的板。
   没有板,他连模仿的工具都没有。他决定收集木版年画古板。
   2001年,有朋友告诉他,“景记”作坊,保存有一套24孝板,郭全生听后,拿上存折骑上摩托就走了。取出钱一看,只有2000多元。“我当时就想,如果钱不够,我就把新买的摩托抵押在那,先拿上古板再说。”郭全生回忆说。这时,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显现在他的脸上。“遗憾的是,当我们去了以后才知道,古板已经被古董贩子收走了。”郭全生重重地一声叹息。
   在收集古板的过程中,他了解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机器生产的工业年画迅速占领市场,代表农耕经济文明的纯手工的“绛州木版年画”,在迅速瓦解和消亡,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加上自然和人为的破坏,散落在民间的年画古板基本上消失殆尽,还有不少被国内外的文物贩子买走。过去几十家画店、作坊、纸局,如今已荡然无存。过去那么多的画工、刻工、印刷从业者,现都人亡艺绝或改弦易辙,全县30多万人竟无人再从事此业,他彻夜难眠。
   反复考虑后,他做出了一个比收集年画更加大胆的决定。
 
                                  年画流程三:用藤子刷     改行刻板,妻子赌气要离婚
   郭全生决定改行,雕刻用于印制木版年画的古板。“现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少,应该不比给人做家具收入少。而且两个儿子都还小,还不到花钱的时候,即使赔了,也还有翻回本的机会。”郭全生安慰自己。多年收集年画,郭全生一家的经济收入受到了影响,对此,妻子颇有微词。
   这天,夫妇俩正在地里干活。郭全生干着干着,手里的活渐渐慢了下来,不一会儿便被妻子甩在身后。妻子抬手拢贴在脸上的湿漉漉的头发时,发现丈夫不在身边。往身后一看,丈夫正握着锄把发呆,想心事。“哎,不干活在那发啥呆呀?”妻子笑问。
   听见妻子说话,他紧跑几步赶上来。他琢磨着该不该和她说。心里七上八下的,犹豫半天,他觉得还是对妻子和盘托出他的想法较好。“哎,我跟你商量个事。我想改行雕刻木版年画。你放心,不影响我出去干活。”郭全生小心翼翼地说道。
   刘月琴听了,不由一愣。当时,郭全生给人打家具平均一个月的收入大概有1万元,比村里许多人一年的收入还多。如果改行雕刻木版年画,郭全生能有几成把握?虽然心里有些担心,但她也了解郭全生的脾气,他决定的事情,别人反对也没用。
   看到妻子不吭气,郭全生有些着急。他不知道妻子会不会同意。“不耽误干活挣钱就行,还有俩娃娃要花钱哩。”妻子说道,算是答应了。
   妻子同意了,郭全生的担心也如石头落地一般消失了。
   改行做木版年画,需要技术。他把家里的南房腾出来,做了他的画室,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绛州山林轩画社。有了专门的画室,他不仅大量收购古板和老年画,还买来杜梨木、纸张、颜料,模仿雕刻木版年画。
   绛州木版年画以线版为主,用刀极见功夫。其套色水印,有七色者,但大多都是五色,多为大红、桃红、中黄、青莲、普蓝几种品色,加上少量粉面调配,整个画面以恰到好处的大片颜色形成主调,又以小块黑白增强对比,看后顿觉一股梆子腔的韵味。同时绛州年画喜用其他地方一般不用的蓝色,使之显得更加威武森严。这种技艺一般人很难掌握。30多岁的郭全生决定拜师学艺。
   然而,1937年,一场汾水淹没了县城孙家巷以南工商业区。各种行业损失惨重,不久,又遭到了日军践踏,店铺、作坊大多歇业。益盛成等画店被迫停业。但新绛县城仍有十二家裱对铺,专营木版年画。此外,还有一些书局、纸店兼营,农村更有不少半农半艺作坊,“天福成”、“景记”、“光前堂”、“杜坞刘”、“德峰昌”、“同裕兴”,就是其中几个有名的字号。
   但这些传人因年画市场不景气,大多已经改行做其他行业了。当郭全生辗转找到他们,希望他们能传授一些技术时,这些传人对郭全生的行为颇感疑惑,觉得实在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保守地传授了一些皮毛,但一涉及其中的精髓,他们就不肯再传授只言片语。“人家不愿意教,我也能理解。我就自己摸索着刻。每次,等我把相关技术掌握了,前去求证时,他们只要告诉我我的做法是否正确,我还是很感激他们。”
   自从开始钻研木版年画,郭全生再也没有时间看电视,每晚刻到半夜,有时候甚至是一夜都不睡;农民靠种地为生,可郭全生怕耽误他的时间和精力,将五亩地全包给了别人。“刚开始,人家是捎带着干(雕刻木版年画),后来越干越厉害,地里活也不干了,地也被包出去了。木匠活也成了捎带做,甚至不做了。”刘月琴回忆着,言语中,不免生气的表情,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两人生气的情景。
   有一次,有户人家来家里请郭全生去他做一套家具。说听介绍人说了,郭全生做的家具好看还耐用。没想到,郭全生说没时间,不做,拒绝了。这可是把送上门的生意往外推呀,妻子有些不解,对方也有些意外,说可以加钱,但郭全生还是坚持不做。
   一次不做,可能有他的想法。但有一次,一个亲戚找上门来,让他做个小桌子,他竟然也给拒绝了。这下,不仅惹得亲戚不高兴,还把一些准备让他做家具的人给挡了回去。
   郭全生不做家具,就没有了收入,还把存的十多万盖房款悄悄动用买了板子和原料。刘月琴所在的新绛县纺织厂效益不好,每个月只发几百元的生活费。不幸的是,郭全生的老母亲得了乳腺癌,需要动手术,得几万元;两个儿子已念到初中,升学要交学费,交不起,大儿子只好当了兵。但郭全生却全然不顾这些,一心投入到钻研绛州木版年画中。母亲和刘月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劝说不行,刘月琴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提出和他离婚,想逼他回心转意。
  年画流程四:套色
      6年艰辛,16米长卷展竞技
   最终,刘月琴没有拗过郭全生。离婚逼他放弃不成,刘月琴从娘家回来后,只好帮忙减轻他的负担。
   夫妻间,难免锅勺碰锅沿,更何况郭全生从事的是一项“败家”的行当。两个人再生闷气时,郭全生不免有些愧疚,遇到妻子心情不好时,他就一声不吭,任妻子的气自生自灭。刘月琴反倒被他折腾得哭笑不得。
   而最让刘月琴担心的是郭全生的安全。雕刻木版年画,需要寻找原材料。新绛县盛产杜梨木,但现在已经不多见了。郭全生要到各地去找。他和哥哥开着三轮车,天不亮就出发了,进山入村,到处打听,路边的灌木不时将他们的双腿划出一道一道血痕。有时候,运气好,能买到不少,郭全生自是十分高兴和安慰。有时候一连几天也收不到几根木头。望着空空如也的三轮车,兄弟俩一肚子的委屈没处诉说。有一年冬天,他们又去找木头,没想到下雪后路滑,他们差点连人带车一起被掀翻在路边的沟里,至今想起来郭全生还心有余悸。“有时候,想想实在难了,也想过放弃。可这个念头一出来,就又打消了。放弃了,十几年的辛苦就白费了。”郭全生说。“人家把那收回来的古板当宝贝呢!(看得)比人还值钱哩。那些古板经常要搬出来晒一晒。好几次,我帮着人家搬,人家一看见我动他的古板,比要他的命还着急。只要搁得听见点响声,人家就‘让你慢点搁、慢点搁嘛,你看你'的埋怨。你说,搬东西还能免得了磕磕碰碰?我有时候生了气,(给他)扔下不干了,让他一个人干去。”刘月琴低头一笑,说道。
   郭全生80多岁的老母亲看见儿子一天天“不务正业”,也不知道“他在修行个啥”,看见儿子每天把自己关在屋里摆弄他那些物件,有时候一整天也不出来,劝又劝不动,心疼不已,只好每天变着花样做郭全生爱吃的饭菜,从饮食上保证他的营养。“别明眼钱挣不下,再把身体累垮了。”
   “我妈可有耐心了。有时候,我妈正准备下面条,问他吃不吃,他可能又碰上难题,不耐烦,就说不想吃。我妈赶紧就像哄小孩一样说‘好好好,那现在不想吃,一会再下(面)。'”说到婆婆对郭全生的那个疼爱,刘月琴啧啧赞叹。
   “不过,说真的,人家也真是下了工夫了。有一次,我看见人家收回来一幅板,好像是有点小,他想把它做成一幅大的,但他又没有那个(构图)技术。不过人家是木匠,不知道从哪找来一个高倍数的放大镜,按照比例,一点点地复制在图纸上,根据图纸的比例,硬是完成了心愿。也不容易。”刘月琴撇着嘴说。但话里话外的称赞,让记者不由得会心一笑。“我妈一直以为我不务正业,整天帮着我爱人劝我。2001年,有个古董贩子找到我家,出高价要收我雕刻的一幅‘灶神'板,我妈才转变观念,认为我干的还算是正事。不再劝我。”郭全生笑着说。
   母亲的心疼和妻子的宽容,坚定了郭全生复制木版年画的信心。
   2001年,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的消息传来,36岁的郭全生和其他中国人一样颇感自豪。他绞尽脑汁,想要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做点什么。“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外国人来中国,不仅要看比赛,肯定还想看看中国的其他文明。”郭全生想来想去,准备雕刻一套古代竞技图,用木版年画的方式,展现中国悠久的体育竞技史。“有一次,我去(新绛县)龙兴寺,看到有几幅砖雕作品上有古代竞技的内容,我就想着用木版年画的古老形式,将中国古代竞技运动项目表现出来,展示华夏古国几千年的体育风采。”
   中国古代的竞技种类很多,但能找到的资料却不多。郭全生不得不向当年搜集木版年画一样,通过各种方式搜集相关的资料。进图书馆、上网……他把能想到的办法用了一个遍。
   6年的努力,他先后搜集到举重、摔跤、马球、蹴鞠、赛马、围棋等17个古典运动项目,雕刻了数十套木板,终于完成了这套长达16米的长卷。2007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看了这幅长卷后,不由得赞叹,建议他在奥运会期间,送展北京,以此表达一位农民的奥运情怀。
   “你看,过去举重就是举石头、举木头,射箭分立射和骑射,蹴鞠相当于现在的足球……”郭全生饶有兴趣地给记者讲述着长卷背后,那一个个令他痛苦而又兴奋的故事。“也有遗憾,没有搜集到有关游泳、划船等水上体育项目的资料。如果有了这些项目,这个竞技图就完整了。”郭全生说。
   2008年7月10日,记者了解到,中国农民艺术展组委会来电话,郭全生参展的作品《古代竞技图》入选并被国家农业博物馆收藏。
   古代竞技图刻印完了,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积蓄也折腾光了,郭全生应该安心从事他的木匠活挣钱了吧。刘月琴想。
   郭全生此时此刻,也在为难。陷入两难境地的他,一方面,新绛县纺织厂放假了,妻子每个月只有一点收入,还得养活一家老小,还得供他投资。可另一方面,他已经研究到这个地步,如果放弃,实在可惜。
   2007年,新绛县对全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初步摸底和梳理,有关的会议邀请他参加,郭全生的心荡起涟漪。2007年12月的一天,国家在河南开封召开“中国木版年画抢救、保护、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会”,郭全生也被列入受邀名单。
   国家如此看重我,我就应该坚持。此时,家里的困难再次被他抛到脑后。
   “咬咬牙,再坚持一下吧。”他劝慰着妻子。
    (来源:山西新闻网 三晋都市报)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