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对于济南商河县的农民来说,就意味着狂欢。这一天,上百支农民秧歌队都要涌进城里,尽情地表演鼓子秧歌,商河县城内到处鼓声咚咚,大街小巷里到处欢声笑语。    鼓子秧歌把武术的一招一式揉进了舞蹈中,是力量与美的结合,表达了黄河儿女们征服自然的决心和收获的欢乐。商河县文体局牛伦玉局长告诉记者,现在商河7镇14乡,947个行政村,几乎村村都有秧歌队,而他们每年一度的秧歌会演,已经坚持了26年。    在国务院公布的我国首批518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商河鼓子秧歌光荣入选。鼓子秧歌唯我济南独有,正如牛伦玉局长所说:“想看鼓子秧歌,就必须到咱济南商河来,咱商河的鼓子秧歌不仅全国独有,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独一份。”    鼓子秧歌的起源与包公有关?    据牛伦玉局长介绍,“鼓子秧歌”是山东北部地区流传最为普遍的一种集歌、舞、丑为一体的舞蹈艺术形式。    明嘉靖年间修《商河县志》中记载:“立春前一日……里人行户扮渔(夫)、樵(夫)、耕(农夫)、读(书生)诸戏……”所述与现今的鼓子秧歌均有相似之处。    同时,在商河本地也有各种传说。据已故商河县著名老艺人韩振玉生前讲:“北宋年间,商河一带连年遭灾,包公从河南来这里放粮,赈济灾民,人们便跑起秧歌以表对包公的感激之情。”惠民县于成章老艺人则有另一个传说:“北宋年间,河南黄河水患不断,大批灾民来到这里安家落户,开荒耕地。当获得丰收后,人们欣喜若狂,便以‘罗圈‘蒙牛皮纸为鼓,以锅梁(蒸食物用的畀子)置柄为伞,拿起毛巾和扇子以及打粮用的木棒,高兴地跳起了家乡的秧歌,从此这种秧歌便流传下来。”    从传说和志书上的记载不难看出,“鼓子秧歌”最早是在北宋由河南传来至明清,在鲁北平原广泛流传下来的。    与民间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民俗专家李传瑞介绍,“鼓子秧歌”的起源与发展还与当地的民间祭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地祭祀活动通常包括:本村祭家祖、路遇寺庙祭众神、他村演出拜家庙等。这种祭祀活动要表达对先人的悼念,并祈求对子孙后代的平安,对此,鼓子秧歌发挥了它特有的功能,是鼓子秧歌能延续至今重要因素之一。    据悉,“鼓子秧歌”每年从正月起至二月上旬结束,整个年关以“秧歌”为荣,以“秧歌”乞求赐福,以“秧歌”避邪之愿望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心理的满足和心灵上的沟通,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秧歌能流传下来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另外,“鼓子秧歌”以其独特的方式和秧歌本身的艺术魅力,村村相通,互相交流,加强了村与村、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争强好胜比试高低的竞争性,也是鼓子秧歌发展至今不可缺少的原因。    商河鼓子秧歌表演讲究多多    在泉城广场举办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成果展演活动现场,带领商河鼓子秧歌表演队进行表演的商河县文化馆馆长付军燕告诉记者,鼓子秧歌表演时,自始至终,舞者都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又叫“跑秧歌”。各种角色在搭配上必须是偶数,如伞的基数为4,就以4的倍数递增至8、16;其他角色也必须是伞的倍数,如8伞就需16或32个鼓,8个棒,花就是16。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三种。    山东艺术学院赵宇教授介绍说,鼓子秧歌场图十分丰富多彩,路线变化错综复杂,简单者需几十人,复杂的场子需百人方能完成,如:“牛鼻钳”、“勾心梅”、“一街二门”、“三碰顶”、“单葫芦”、“跪四门”、“六六大顺”等,这样庞大复杂的舞蹈场所舞起来,跑不散、舞不乱、整齐划一、动静有序,可见其严密的组织形式。这些场图,大都来自劳动工具、生活用品、建筑、花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战斗阵式等。鼓子秧歌的场图大多数为外圆内方,平衡对称,表演时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正是我们审美传说的继承和发展。鼓子秧歌表演程式为:伞领鼓、棒带花,对面就打,左进去、右出来,转绕驳花。    七大艺术特征唯“我”独有     山东省艺术馆研究馆员庞宝龙研究分析认为,鼓子秧歌主要有七大鲜明的艺术特征:     (一)武舞性:演职员的组成类似军事编制,演出程序似军事行动,演出段落似战斗过程;圆阵、对阵和古战阵相似。    (二)历史性:“圆场”始,“方场”终,“天圆”、“地方”,经纬相交,纵横相交,是所有场阵的基本法。阴阳对比,相辅相成。    (三)祭祀性:伴随着民俗活动的延续,明清以后,鼓子秧歌在元宵节期间祭神祭祖,闹元宵,有固定节令性演出至今日。    (四)综合性:鼓子秧歌每场演出均有综合性的特征,在一场演出中:武场-鼓子秧歌-民歌-杂耍-狮子-旱船-鼓子秧歌等。    (五)自娱性:演出活动在村与村之间进行,有自娱娱人的特征。    (六)鼓动性:观众欣赏鼓子秧歌,无不为其伟岸气质和英雄气势所折服,大有跃跃欲跳之感。   (七)动作性:“鼓子秧歌”的动作性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点,如:“跑”――跑起来后蹬扒地,步大有力;“蹲”――蹲时低矮下沉,落地生根;“跳”――跳起时迅速干拔,突然爆发;“转”――转动时双臂开合,借力转身。   曾被选入舞蹈学院民族舞教材    付军燕告诉记者说,上世纪60年代初,商河鼓子秧歌就被选入北京舞蹈学院汉族民舞教材,被誉为“民族民间文化的奇葩,齐鲁文化的骄傲”,“是我国汉族男子舞蹈阳刚之美的集中表现,是舞蹈文化的瑰宝”。1955年、1980年、1989年、1992年、1996年、2002年六次代表山东省和济南市参加全国民舞大赛,五次获最高奖;2005年又获全国文艺界最高奖“山花奖”;1996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1999年又去北京参加了“建国五十周年大庆”在天安门前的演出活动,盛誉海内外。   抢救挖掘鼓子秧歌迫在眉睫    要想真正领略鼓子秧歌的风采,必须身临其境。它的粗犷、豪放和现场带来的那种气势上的震撼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千百年来,鼓子秧歌凝聚着人心、凝聚着力量,并成为商河百姓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伴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世代传承,不断进步、不断走向新的文明。但因商河县经济欠发达,受经费制约,在发掘、研究、传承、创新、开展活动诸方面均面临着困难:民间老艺人年龄老化,许多老艺人相继谢世,因此,抢救、挖掘鼓子秧歌迫在眉睫。 
   (来源:商河翔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