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南召柞天业兴于汉,宏于明,盛于清,距今已有2000年的历史。西汉末年境内有野蚕成茧,东汉光武开始人工放养。明嘉靖年间,“山丝产额甲于各县”,“妇孺会络经,满城梭子声”,出现较大行店、货栈,南召店(旧县城)“日进斗金”。清代南召蚕业进一步兴旺发达,民众以“养蚕为业,植柞为本”,光绪年间,上海“久成”丝行在南召设立分店,南召丝绸远销欧美和俄国,县衙创办蚕桑学堂,培养养蚕和缫丝专业技术人才。民国10-20年为南召近代柞蚕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蚕农占总户数的65%,年产丝20余万公斤,产柞绸230多万米,上海买办资本所设立的丝行向外商大量经销南召柞丝绸,称“花旗”货,河南丝绸贸易中心遂移至南召李青店。  
 
     品质卓越 南召县属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对柞树和柞蚕的生长发育十分有利。境内有柞坡9万公顷,均适宜饲养作蚕, 其中柞蚕饲料的南树种栓皮栎占70%。特别是柞蚕在四、五龄时日照时间一般在14小时以下。因此,南召县成为以春蚕为主的一化性柞茧产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柞坡资源,为柞蚕业生产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最高年份产茧75000担。使得柞蚕不仅产量多而且品质冠于全国,在国际市场上有“王牌”之称,柞茧丝的色泽和解舒等方面优于全国各地,被誉为“纤维皇后”,手织柞绸“6411”更以粗犷而不卑野、多彩而不庸俗、富丽而不失庄重和黑白交错、明暗交错、疙塔交错而畅销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规模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南召县委、县政府为进一步膨胀柞蚕业生产规模,大力开展天然林改造和荒山点橡,并采取留桩放拐、点橡补墩、保持水土、肥坡旺柞、禁止柞坡开荒等措施,加大对柞坡的建设和保护,使蚕坡面积逐年增加。先进的育种技术成为柞蚕种物25个。南召县柞坡的利用面积占河南省的53%,全县16个乡镇338个行政村中有15个乡镇211个行政村78%的农户从事柞蚕生产,形成了规模经营之势.同时,还涌现出了3个柞茧万担乡、1个丝绸之乡和1个丝棉之乡。  
    
     方兴未艾 随着我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南召的柞蚕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南召县委、县政府更加坚定了发展柞蚕业的决心,制定了《南召县蚕业五年攻坚纲要》,继续巩固和发展缫丝、绢纺、织绸、丝毯等主导产业,提高产量和品位,同时,进一步采取高科技手段,在蚕蛹深加工上做文章。大力开发蚕蛹系列绿色食品。利用蚕蛹提取蛋白、生产氨基酸饮料等,使南召一化鲜蛹以天然纯正的绿色品品牌占领国内市场,使柞蚕副产品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相信在南召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南召柞蚕业将会步入新的辉煌。  
 
     南召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丰富的资源,宽松的环境,迷人的风光,吸引了八方客人,外商络驿不绝,合资、独资企业如雨后春笋,展示着南召这片投资热土的时代风采。勤劳、聪慧、诚实的60万南召人愿意张开双臂,敞开胸怀,热忱欢迎国内外的朋友到南召来,共同开发丰富的柞蚕资源,共举振兴大业,共享文明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