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州澄泥砚的民间手工技艺,始创于唐代,历史悠久,当时曾被列为“贡砚”。唐宋时期澄泥砚已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制作工序,然而,这一古老制作工艺在明末清初失传,出现了300年的断档期。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版画艺术家蔺永茂携其子蔺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再现了绛州澄泥砚的生产工艺,该项生产工艺于2008年6月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前来参加展示的老技师范友良师傅就来自蔺永茂老先生创立的绛州澄泥砚研究所。他带来的十多方澄泥砚设计作品,无不雕工精巧细致,色泽古朴纯正,纹理清晰,拥有玉石般的光泽感,既在造型工艺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又有深刻的文化内涵,还极富山西传统特色。“云海腾蛟、草堂松风、舜吟南风、难老泉声、八仙过海、麟吐玉书砚,这每一方砚台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有窑变,烧出来的花纹、色泽多样,每一方砚台都是独一无二,绝不可能再做出完全一样的来。”
  他为大家展示了砚台在烧制出窑后,进行的精修程序。因为经过高温烧造的澄泥砚其硬度与石质不相上下,必须用合金刀具才能进行修整。精修之后,才能做出一方合格的澄泥砚。
  新绛能产澄泥砚,很大程度上在于汾河的恩赐,汾河上游多是峡谷,水流湍急,而流到新绛时,河道拓宽,流速减缓,浊水变清,富含着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河床,这些得天独厚的澄泥资源为澄泥砚“窑变”为朱砂红、鳝鱼黄、蟹壳青、豆沙绿、檀香紫等自然色彩创造了条件。因为澄泥砚的原料为泥土,具有较高的可塑性,造型独特也成为澄泥砚的一大优势。
  据史料记载,古法制砚是将一种特制的双层绢袋吊挂于汾河中,历经两三年方能得到澄泥,然后取出澄泥才能烧制。随着时代的变迁,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变化,现在的澄泥砚的制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主要工序为:将采掘来的河泥放置在一个绢制的箩中过滤,经过几遍过滤后滤出极为细致的澄泥,经过澄泥过滤、绢袋压滤、陈泥、揉泥、制坯、阴房晾干、雕刻、砂磨、入窑烧制、出窑、成品水磨等工序,一方砚台正常情况下,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据范师傅介绍,直至现在,他们还是采用原煤烧制的土办法,这样成品率受季节、风力、窑温、窑变等因素影响就更大了。通常烧制多方砚台才可能有一方完美的上品,而多数经过技师的雕刻、打磨的砚坯,入窑高温烧制后砚身会出现裂纹,成为次品或废品。“烧十方,才能出一方。”成品率低也成为限制澄泥砚发展,抬高成品价格的主要因素。
  很多市民都不理解为什么我们的砚台是用泥做的,却敢标出上千元的天价?其实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要做一方成砚,从设计构图,到采泥、制坯雕刻,是多么复杂的一个过程,其间还要经历不可预测的入窑烧制。“泥土在我们的手中被赋予了生命,这就像辛苦孕育了十个孩子,然而最终能长大的却只有一个,每一方砚台都像我们的孩子,有时我们甚至舍不得将他们卖出。”
  就是采泥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遍地都是、唾手可得。还记得在十多年前,为了要找到合适的泥料,范师傅和其他伙伴还曾跑到汾河沿岸的悬崖下,由于条件简陋,几个人拿着长长的竹竿沿着崖壁来回捅。正当众人专心地分析土质,谁也没有注意到崖壁的泥土开始松动,直到泥土落到几人身上,大家才觉察到危险的临近。几人刚跑开几秒后,泥土飞快落下,掩埋了他们刚才落脚的地方。即便到现在,范师傅回想起来还觉得后怕。
  “好的原材料现在越来越难找了。”范师傅也说出了他对澄泥砚发展的一些担心。近些年,由于汾河的水质污染,找到适合作澄泥砚的泥料也很不容易。这就像适合烧造的高岭土资源逐渐枯竭制约了瓷器制造业的发展。
 (来源:北京日报/作者:李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