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是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的一种鼓曲艺术,西城派东北大鼓则是东北大鼓在辽西的一个分支。据了解,有200多年历史的西城派东北大鼓经锦州市整理申报,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辽西走廊咽喉重地、关内外交通枢纽,锦州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今天文化交流、民间艺术繁荣发展的交汇地。属于民间艺术的曲艺则借地生根,在这片热土上,艺人的成长、曲种流派的形成得天独厚。
  东北大鼓也称大鼓书、大鼓词、鼓词。它与南方的弹词都是以七字句或十字句为主,与唐代变文、宋代陶真、明代词话等一脉相承,像明代的词话就类似于今天的鼓词与弹词。近代大鼓起源于清代,广泛流传于北方。由于各地方言、语音不同,在大鼓的前面多冠以地名,如东北大鼓、山东大鼓、安徽大鼓、湖北大鼓等。清末,东北地区大鼓已广为流传,《陪都纪略》中有“讲通套,说的妙。大鼓书,梅花调。漫西城,拔高帽……”等记载。其中“漫西城”就是东北大鼓曲牌之一,也叫“慢西城”,是以当时的沈阳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故称奉天大鼓、奉派大鼓、奉调大鼓,后来又叫辽宁大鼓,如今通称东北大鼓。鼎盛期辽宁的东北大鼓分奉调、南城调、西城调三大流派,传到吉林、黑龙江以后,则有了江北调。
  地处要冲的锦州是关内外流动艺人的“中转站”,有“艺过留声”之名。清末民初,外地书曲艺人范长春、郭子香曾流入北镇唱子弟书。后来,许多鼓书名家纷纷云集锦州,争相献艺,各显芳华,使得锦州拥有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东北大鼓艺人群,书曲界称锦州鼓书为西城派。
  新中国成立后,鼓书艺人宋修仁成了西城派大鼓的领军人物。 1957年,陈仲山、陈青远父子加盟锦州书曲界,为西城派大鼓增添了新的活力,并创出新西城派东北大鼓。宋风雅、陈俏帅,加上享有“浪弦”、“飞弦”弹奏快手黎百发的和谐伴奏,使得西城派大鼓更上一层楼。可谓一枝独秀,震撼关东。艺术新生,书曲繁荣,鼓书艺人有了社团,成立了曲艺委员会组织,鼓书艺术蓬勃发展。
  西城派大鼓长短结合,曲调幽雅深情,内容丰富多彩,风格清新雅致。颇得西城派真传的宋修仁、李正明师徒,创新西城派的陈青远、陈丽君、陈丽洁父女,以及坐镇辽西的名弦黎百发则是该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珠联璧合的演奏则是该派艺术风格的综合体现。西城派大鼓文词风雅,慢似流水低吟,快似雨打芭蕉。
  西城派东北大鼓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成就具有深远影响,体现出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知识性、人文性、娱乐性。
  西城派东北大鼓节目长短结合,曲调幽雅动情,内容丰富多彩,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西城派大鼓艺术是经过历代老艺人反复实践,并向其他流派学习借鉴而不断充实、完善、成熟起来的。西城派大鼓书目多达几十部,多属传统的中短篇目,如《回龙传》、《回杯记》、《戈红霞扫北》、《三国演义》、《红楼梦》等。
  西城派东北大鼓的唱腔风格分老西城派与新西城派两种,老西城派曲调低沉舒缓,哀怨悲壮,适合表现传统书中的爱情故事,抒发悲欢离合、一波三折、流水低吟、怜花惜月的情怀,如《百年长恨》、《孟姜女寻夫》等。新西城派俏皮幽默,唱得绝,演得活,词雅音清,声情并茂,如《琼花太守》、《肖飞买药》等。
  为使西城派东北大鼓艺术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锦州市制定了5年保护计划,在充分利用原有保护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挖掘、整理西城派东北大鼓作品及相关资料,组织专家深入研究,并通过多种渠道使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得到彰显与传承。据了解,目前锦州市群众艺术馆已对现有成果进行整理建档,将已搜集的文字、音像、实物等进行分类整理,并建立了专门的档案室,予以归档。同时,陆续将所有书目及曲谱的手抄本、录音、录像等资料整理成书,结集出版。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健在的老艺人提供良好的传承条件,在家族传承的基础上,对学艺新人予以培训,使这门传统艺术后继有人。
 (来源: 辽宁日报 记者 王臻青 宁 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