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三灵”也叫“绕三林”,这一活动至迟在唐代就已出现。每年的“绕三灵”活动期间,大家穿着节日的盛装,男子上穿对襟漂白衬衣,下着阴丹士林布宽脚边长裤;脚穿细麻草鞋,鞋帮还缀有五色的绒球,他们手持洒金折扇,另一只手拿八角鼓或三弦等乐器;姑娘们的装束就更加漂亮了:绣花额巾,用银饰缀成的“勒子”鬈上,插着一束红粉团蔷薇和白色的素馨花,白衬衣,黑色织贡呢领褂,胸佩银饰。每到此时,男男女女便成群结队,有的还用竹箩背着柴、米、餐具和菜蔬,边舞边唱,朝苍山脚下的“神都”走去。
  清早,人们便出发了。由十多人或百多人自由结合组成的一对对男女,从自己的村庄出发。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年纪稍长的男女歌手,他们一只手执着一株绿树,另一只手耍着蚊帚,后面的男人摇着扇子,或吹着树叶,或弹着月琴、三弦。其中一人手执尾帚为主唱,另一人手甩毛巾打诨,两人戴墨镜,一步一踏,一俯一仰,尾帚毛巾在膝前划动,甩搭肩上,有板有眼;时而晃树唱和,足踏步颠,时而一问一答,时而欢歌对唱,诙谐幽默。这时,舞着霸王鞭的女人相互手拉手或抚着肩头,摇着扇子,边走边唱山歌。歌则情韵悠长,舞则俯仰翻腾,从始至终,几不停歇,行数十里而毫无倦意。后随的人,有的唱着“串会白族调”,有的唱着爱情调“花柳曲”,对歌来到“本主庙”,人人虔诚朝拜,且歌且舞,日以继夜。
  太阳还未落山时,聚会地点便已是人山人海,草坪上东一堆西一伙,坐满了对调子的歌手,青年男女已经自由结合成组,嘹亮、悠扬、缠绵的歌声便唱了起来。
  短笛和吹柳叶和着悠扬的白族民歌,格外动人。对调子的人中除了年轻人外,也有中老年人,他们唱着“人到40不算老,水到身腰不算深。”哪怕天黑后,草坪上燃起一堆堆篝火,对歌和唱调子的声音依然响彻山间。
  流传在大理白族民间的这种风俗,历史早有记载,清代学者杨琼在《滇中琐记》中说:“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岁季春下浣,男妇坌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者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可拍霸王鞭……相起于南诏。”清代诗人赵甲南的《咏绕三灵》诗中,有“淡抹浓妆分外艳,游行手执霸王鞭”,“呼呼更有金钱鼓,且舞且歌为飘然。六诏遗风今尚在,请君莫笑是夷歌”等诗句。
  “绕三灵”蕴藏着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所谓“三灵”,是指洱海西岸三个神灵象征,他们是白族特有的“本主”崇拜和传入大理地区的佛教神祇,供奉它们的庙宇分别称为“佛都”(大理崇圣寺)、神都(大理庆洞本主庙)和“仙都”(河涘江洱河神祠)。在当地, “三灵”常常也指段赤城等白族千百年来崇拜祀奉的英雄人物。据说,段赤城就是一个牺牲自己性命杀死大蟒,为民除害的英雄。他死后人们把他和大蟒的骨灰建成一座“蛇骨塔”,封他为洱海龙王,此塔至今尚在。流传到后来,“绕三灵”就演变成为青年男女赛唱山歌、绕山林郊游的民族传统节日了。白族民众在4天4夜的绕山林巡游祭祀活动中的歌舞音乐,既娱神也自娱。
  “绕三灵”是白族歌舞艺术形式最为集中的活动,由于其在民间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因此成为了白族民间歌舞艺人进行技艺交流和传承的重要舞台。通过“绕三灵”活动,大理白族传统的歌舞形式不仅被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而且经过一代代民间艺人的不懈努力,使得这些歌舞在形式和内容上日臻完善,并提炼、发展出一批批艺术精品,成为少数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来源:看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