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在栗木村小学门口停下,放眼望去,远处牯牛降山脉在薄暮中隐没出现。村以栗树重围而得名,是最早传播目连戏的村庄之一。沿着幽幽的古街,在一个带有门廊的徽派老房子里,我们见到了王长松。五十多岁的他,身材高大,身板挺直,面目端庄,有着普通农民所没有的清朗。这也可能是他长期饰演目连戏主角的一个原因吧。一番寒暄之后,我们聊到了目连戏。不算健谈的他一边抱弄着孙子,一边打开了话闸。“打目连,是个苦事,但又是善事、好事,我很喜欢。”
  1956年出生的他,也许是受父亲王三意的影响,自小就喜欢文艺。后来村里成立了文艺演出队,他兴奋极了,立即报名参加,由于扮相好、肯努力,天赋足,很快就成为队里的骨干,可惜不久,这个文艺演出队就解散了。1988年的一天,王长松父子刚刚从田里干活回来,队长就来找他父亲:“三意,今天晚上到祠堂开会,是演目连戏的事,长松也去。”一听是演戏的事情,王长松草草吃过饭,洗过澡就去了。在会上,队长发布了一个通知,原来,当年县里组织了全国性目连戏研讨会,县里要进行目连戏会演,指定栗木村要排演一出目连戏参会。原来,目连戏是我们国家所知最早的佛教剧种,因演出“目连救母”而得名,劝人行善戒荤,倡导孝义。宋代就有杂剧和变文相继问世。但影响不大。直到明代,祁门清溪人郑之珍笃信佛教,为借助戏曲宣传佛理,劝人为善,于1579年撰写了《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由于戏文精美,唱白质朴,加上穿插了筋斗、蹬坛、跳索登杂耍表演,所以一经搬上舞台,即受到大众欢迎,在民间广为流传,遍及安徽、浙江、江苏、福建等省,历经300多年长盛不衰。但解放后,由于受当时政治影响,演出渐渐稀少,这一古老奇葩也临近失传的边缘。改革开放后,随着我们国家政治气氛日渐清明,文化研究也开始复苏。祁门有学者对郑之珍以及目连戏进行了深入研究,并逐渐将这一课题做大,导致1988年全国目连戏研讨会在祁门召开。在会上,为确保这次汇报演出成功,大家一致推荐由王长松来饰演主要角色傅相,由村里老艺师王丁发和父亲王三意担任他的老师,从那时开始,王长松和目连戏结下了不解之缘。
  由于自小没有练过目连戏,一切都得从头开始。那年秋天,每天一吃过晚饭,长松父子吃过饭就到村里的祠堂里去,大家都在排练。背台词对白,练身段唱腔,对于这些白天要干繁重的农活的农民来说,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老艺师王丁发七十多岁了,为带好村里这帮二十多岁的青年,每天晚上都要为他们上课到十一点。他对王长松等人说:“你们要抓紧学,再不学,以后就失传了。别看这古戏现在没人稀罕,以后会吃香的。”直到今天,王长松还对他深怀感激,他说:正是师傅的教导,我们栗木目连戏班才有今天。目连戏带有驱邪赶鬼等宗教性质,过去村里是“十年打一次目连”,剧本也冗长,分上、中、下三卷,共100出,全部演完要三天三晚。在短时间内要这些青年学会这些,难度可想而知。有许多人要打退堂鼓,但王长松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台词背不会,晚上回到家里,在床上再背一段,清早一起床,就起来压腿练功,在田地里干活也在哼着唱腔。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集中训练,王长松掌握了目连戏的主要剧本。
  1988年10月,栗木目连戏班进县演出,获得成功,与会全国各地研究者对以王长松为首的栗木班子扎实的功底和独特的唱腔表示高度赞扬。祁门原有的“出在环砂、编在清幽,打在栗木”的传说得到再一次的印证。
  戏班好不容易恢复了,再也不能让它破坏和失传,老艺师们也相继过世了,作为班里主要负责人的王长松感觉到肩上担子的沉重。最关键的是不能没有传人,于是,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他就把目连戏的演出和传授作为两大大事来抓,他带着戏班一班人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不但在村里演出,也带到歙县、屯溪、江西等地进行演出,他说“我们演出,不是为赚钱,而是为了不让它失传,让更多的人知道。”另一方面,在村里,他挑选了王汉民、陈和丽、邬仙红、王兴根等几人,作为目连戏的主要培养对象,亲自传授,让更多的村民学会目连戏。现在,随着旅游业在祁门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兴起,目连戏的演出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受到重视了。王长松现在常年在外地打工,但只要一听说有目连戏演出的消息,需要他回来的话,他总是打起包袱就走,从不考虑经济问题,他说:“在我这一代手里,我不能说能让目连戏有怎样的辉煌,但我绝对不能让他消亡。”
 (来源:黄山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