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占明
     中新山西网4月28日电 在刚刚结束的第13届青歌赛上,山西“高音歌王”高保利在单项决赛(原生态)中获得铜奖,其他几名参赛选手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是山西代表团选手近几年来参加青歌赛取得的最好成绩。对于山西选手突破性的表现,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著名歌唱家刘改鱼作出了冷静的评价:“差强人意,山西代表团有实力在青歌赛上取得比这更好的成绩……”
  专家的观点是客观而中肯的,“有实力,有机会,为什么没有更进一步?”
  “不太令人满意”的背后,是山西原生态民歌在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变化,是山西民歌歌手在成长路上的艰辛和困惑。
  山西原生态民歌歌手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如何?山西民歌处于什么样的现状,民歌路在何方?4月26日和27日,本报记者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调查采访。
  三位原生态歌手不同的人生轨迹
  石占明出名之后变忙了
  说起石占明,相信许多人都不会陌生。2002年4月之前,他还是左权县一个偏僻山村的羊倌。而现在,他已经成为红透大江南北的民歌歌王,每天陪在他身边的不再是山坡和羊群,而是一栋栋高楼大厦、一个个名人和无数的歌迷。
  石占明从小不爱学习,学习成绩不好,但他天生一副好嗓子,特别爱唱民歌。每天,石占明挥着羊鞭,赶着羊群,在山坡上忘我地高歌。他的歌声吸引了村里几百人,但并没有引起更多人的注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石占明的命运。2002年4月,左权县举办民歌大赛,石占明在父亲的鼓动下参赛,一举获得二等奖。从此,石占明一发不可收拾。2002年10月,他夺得中国首届南北民歌擂台赛歌王;2002年12月,他参加了人民大会堂新年音乐会,荣获全国民歌歌王称号。迄今为止,石占明已在全国各地演出近百场。
  羊倌变成歌王,石占明红了。如今,30岁的石占明已在北京安家,过上了比较富裕的生活。4月26日14点30分左右,记者与石占明取得联系时,他正在武汉忙着参加中部博览会的一个演出,“我最近实在太忙了,等我回到太原后,咱们好好聊聊……”电话那头的石占明显得很匆忙。他的普通话还是不太标准,还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山里人的纯朴。豆丙华婚庆开业场合讨生活
  左权是民歌之乡,在左权会唱民歌的人很多,但能像石占明一样成名的人很少。同样是农民出生的豆丙华在当地很有名气,她唱民歌唱了20多年了,大大小小的比赛参加过很多次,获过不少奖。与石占明不同的是,她更多地是出现在婚庆开业场合。
  33岁的豆丙华说,她从七八岁开始唱民歌。初中毕业那年,县里一个工厂的剧团招人,豆丙华只唱了一首歌就征服了剧团负责人。从此,她成了剧团的一员。但是过了不到十年,厂子的经济效益越来越差,豆丙华离开了剧团,成为业余歌手。
  “后来我参加了左权举办的民歌大赛,第一次获得了优秀奖,第二次得了一等奖。我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能力等到了认可。2006年,我参加青歌大赛山西赛区的选拔,结果被淘汰了……”豆丙华哽咽着说。今年的青歌赛,豆丙华再次参加了原生态团体的比赛,在决赛中,她和其他四名选手共同演唱的《小亲圪蛋》得到83.61分,“我们是得分最少的,可能是歌没选好的原因吧,我们又被淘汰了……”说到这儿,豆丙华落泪了。
  豆丙华现在经常出入婚庆开业场合,“一方面发挥自己的才干,另一方面为了挣钱,生存……”豆丙华说,她最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1000多元钱。杜全居为传承毅然回家乡
  石占明和豆丙华都是左权的原生态民歌手,他们有着不一样的人生经历。而在山西另一个民歌之乡河曲,一位名叫杜全居的歌手也有着别样的唱歌历程。
  杜全居,45岁,河曲人。2008年初,在“中国原生态民歌”大赛上,杜全居以一曲《红嘴唇唇一笑就扰乱哥哥的心》获得独唱及对唱组铜奖。
  人们都说,杜全居成名了。但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我不是名人。唱民歌只是我的一个爱好,我想什么时候唱就什么时候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杜全居说,山西民歌在全国很有地位,在他的家乡河曲,民歌更是老百姓的生命,“唱的时候要唱出真情实感,唱出原汁原味,唱得让百姓喜欢。至于什么名和利,都是次要的……”
  本有机会走出去的杜全居还是毅然回到了家乡,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尽最大能力把原生态民歌传承下去,“现在,原生态民歌越来越变味,越来越萎缩,这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政府要支持和鼓励原生态民歌手,让原生态民歌更好地发展……”
  石占明、豆丙华和杜全居都是山西有名的民歌手,他们当中有的功成名就,有的仍在为生计挣钱,还有的已看淡名利。但现在的他们都很焦虑,随着原生态民歌的不断变化,他们担心“某一天自己在唱民歌时不由自主变调,失去民歌本来的味道”。
  山西原生态民歌“越来越变味,越来越萎缩”
  歌手们的成长经历和他们思想的转变,很大程度折射出山西原生态民歌的变化过程。在太原一家演艺厅,几位每天在这儿唱歌的民歌手直言不讳地说:“一开始我们唱的是原汁原味的民歌,但是后来发现人们不喜欢民歌,来的人越来越少,我们挣的钱就少了。我们干脆改唱了,把民歌的调改成流行歌曲的调,有时候把民歌的歌词也改了……”
  “越来越变味,越来越萎缩”是山西原生态民歌目前的真实写照。在第13届青歌赛上,山西左权开花调五人组合的一曲《小亲圪蛋》,只收获公众评委打出的垫底低分83.61分。公众给出的理由是,“没有唱出左权民歌的特色,没有开花,左权民歌没了左权味……”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著名歌唱家刘改鱼对此表示,现在唱左权民歌的人少了,原来都是跟着老艺人唱,现在都是照着乐谱唱,不能把自己带到歌里,唱歌时没有感情,失去了原味……杂交作品毁坏了原汁原味的民歌作品
  《小亲圪蛋》同时给了青歌赛评委、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田青当头一棒。他当场被“气坏了”。
  田青是研究民歌、传播开花调最积极的专家。对于这届青歌赛上,左权开花调五人组合的表现,他的评价是“又回到了原点”。在以往的青歌赛上,田青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民歌是老百姓世世代代口口相传的,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丰富和润色的,所以真正流传到今天的民歌是字字珠玑,因为它凝聚了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都是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民歌里记载着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的喜怒哀乐,这里面有他们的情感,有他们的理想,有他们的爱情,有他们时代的生活,所有这些都是通过民歌流传到今天的。所以我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民族的DNA,而民歌正是负载着我们民族的一个艺术载体。经过时间的锤炼,经过一代又一代天才的劳动人民的创造,这些民歌每一首都是像宝石一样的艺术珍品……我们不能忘记祖先,不能遗弃真正的财富和宝藏,一些地方选送的原生态歌曲不要掺杂西方的作曲手法,不要杂交作品,毁坏了原汁原味的民歌作品……”原生态民歌原本就不是舞台上唱的
  原生态民歌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原汁原味”的民间歌唱音乐形式,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原生态唱法本应是一种原始的未加工过的唱法。但是现在,它的本质属性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群众文化学会会员、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讲师、常年研究原生态民歌的专家任俊文表示,原生态民歌原来不是为舞台而生的,不是表演给别人看的,不是为了娱乐别人的,而是一种实用性的文化,是用来抒发自己的心态的一种和社会劳动密切相关的文化形式。原生态民歌正在由实用性向艺术性甚至功利性转变。这就是原生态民歌的现状。这个现状应该引起各方面足够的重视。
  专家认为,原生态是一切在自然状况下生存下来的东西。原生态民歌是老百姓很自然地表达出的东西,而把很多民歌进行改编等则是原生态状况的变异,属于非原生态。
  就山西而言,原生态民歌正在从本质上发生变化。左权“开花调”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而在青歌赛这样的大赛上,左权民歌却没了左权味。这让很多专家非常失望。专家任俊文表示,山西原生态民歌现状堪忧,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加以保护。
  保护、传承中,首要任务是保护!
  在谈到原生态民歌的出路时,任俊文等专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两个词:保护,传承。而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唤起人们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意识
  说到保护原生态民歌,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助教、文学学士沈玉华曾表示:“民间音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我们民族音乐的母体又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资源。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挽救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保护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重大举措,唤起人们对‘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意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改变及商品经济大规模入侵民间音乐的发源地,那里的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行为方式、生存条件和文化环境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得民间音乐失去了以往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一些民间音乐的失真与变异,因传承面变窄而被遗忘,面临着瓦解消亡的危险,带来生存与发展的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出,使‘原生态'民歌的崛起以全新的面貌面向全国观众,使人们重新看到民间音乐的朴素自然的艺术魅力和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使人们直观地感到民间音乐的确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从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速消亡的今天,唤起人们对它的热爱和传承保护意识。”原生态民歌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忘本
  具体到山西,专家任俊文表示,原生态文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要完全保存原样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要保护好原生态民歌,让它很好的传承,应该从大的方针政策上进行宏观调控,要多引导,比如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大的课题进行研发,或者录制音像资料以及电子形式等等……任俊文说,青歌赛增加了“原生态”比赛项目,说明政府部门很重视原生态民歌,“原生态民歌是祖宗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我们的根,我们不能忘本。只有社会各个层面都开始关注和保护原生态民歌,民歌才会很好地发展。”
 (来源:山西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