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天获悉,百年老店老凤祥的传统工艺金银细工已经成功入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同行业中此殊荣的惟一获得者。但是,喜中有忧的是,这项“绝活”技艺正在为后备人才可能面临的“断档”发愁。 
  只有四五人掌握 
  “人才难选,留不住人。 ”记者采访中一再听到这样的感叹。此次金银细工成为了国家级的物质文化遗产,更加证明它是名副其实的最具“含金量”手艺。但是接班人青黄不接的状态,已经成为企业的一大隐忧。 
  金银细工是老凤祥的传统工艺优势,目前掌握这一绝活技能的只有四五人。在老凤祥有限公司的总工艺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张心一的领衔下,成员包括一个首席技师,4个一级技师,基本上都达到了40多岁的年龄段。 
  老凤祥人事部负责人刘东亚介绍:“最理想的是搭建一个20人的可供挑选的平台,最终选拔出7-8名年轻接班人。 ” 
  “名师”愿意传授技艺,却没有多少“高徒”情有独钟。老凤祥两年前启动人才选拔计划以来,陆续入围后备库的只有6人。由于可供选择的人选太少,最终有几个能脱颖而出正式接受技艺的传承,还是一个未知数。 
  好苗子忙转行 
  对于冷遇的原因,张心一告诉记者:“有些技能、思路都不错,被我们看中的,但是人家自己不愿意来,不少人出了校门就忙转行。因为现在整个社会对手工行业不太了解,认为和现在的IT等热门行业相比,手工业就是一个蓝领工匠,没有社会地位,价值得不到体现,存在着一些偏见。 ” 
  令不少人“退避三舍”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是一个特殊的全手工行业,需要师傅的传帮带,经验的积累需要时间,所以成才的过程比较长。比如成熟工人需要5-8年,一个技能尖子的培养要20年左右。 ”在一个追求“速成”的年代中,张心一感慨学员们普遍缺乏耐心。 
  不管是何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列入国家名录的大多需要进行抢救性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的存在必须借助传承人,没有了会这门技艺的人,也就没有了保护。 
  技师岗位呼唤“纠偏” 
  遇上如此苦恼的并非只有老凤祥一家。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计数据,2007年一季度本市人才市场,技师和高级技工的招聘岗位数分别为应聘人数的20倍和12倍。 
  市总工会日前出炉的本市职工劳动就业状况分析及趋势研究显示,目前劳动力市场上高技能人才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结构未跟上本市产业升级和现代化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因为技师队伍老龄化,导致总量减少,市场上供不应求;三是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使得许多家长和青年人盲目追求“白领”职位,不愿意去从事技能劳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出现“断层”危机。本次调查也显示,53.2%的人明确表示不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当工人。 
  老凤祥工会主席史亮呼吁,希望社会对传统手工艺给予扶持,在政策上给予更多重视。对技师、技工的待遇等给予倾斜,纠正偏见,为他们营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链接:金银细工 巧夺天工 
  金银细工制作的技艺可上溯至商周时代,至今已有近四千年的历史。金银细工(俗称摆件)制作技艺是以金银为主要材料制成的供室内陈设欣赏或兼具实用功能的传统金属手工艺品。由于金银器物大都比较昂贵精致,加之其材料的优异延展性,可薄至蝉翼、细至毫发,故其采用的技艺都非常繁复、细巧、重工,由此形成一门独特的精细工艺。
 (来源:新闻晚报/作者:张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