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的白诚仁下乡采风途中
 上个世纪60年代,白诚仁和同事在湖区采风
 《苗岭连北京》一直被人们传唱
 1978年,白诚仁(右二)和蒋慧鸣、何纪光采访民歌手戴福香
     为什么
  他创作的《洞庭鱼米香》《挑担茶叶上北京》《小背篓》让几代人传唱,而他却少有人知晓?
  他虽已76岁高龄,却一次次奔波在湖南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山寨寨?
  他说
  “我取歌于民,要还歌于民!”
  上个世纪60年代,《挑担茶叶上北京》《洞庭鱼米香》传唱全国,70年代,《苗岭连北京》流传大江南北,80年代,《小背篓》唱遍大街小巷,21世纪初,《苗岭的早晨》由著名歌唱家吴碧霞唱响全世界……人们唱着这些好听的歌,却少有人知道谁写了这些歌?是的,他创作了那么多的好音乐,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著名音乐家,然而他又是一位只知埋头创作不知“玄”和“秀”为何物的默默无闻的曲作者,他就是白诚仁。
  4月30日,由湖南省委宣传部组织举办的白诚仁作品演唱会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宋祖英、吴碧霞等唱着他的歌走红的歌唱家将再唱白老师的歌。作品演唱会固然让白老欣慰,然而,今年已76岁高龄的白老,最想在有生之年办成的一件事却是“还歌于民”,“我的音乐都来自民间,现在湖南好多地方的当地民歌都消失了,我想办培训班,把我收集的民歌还给当地,让它们世代传承下去!”
  取歌于民
  白诚仁创作了那么多好听的歌,为什么大家对他却知之甚少?是因为白诚仁不喜欢也不愿意进行自我宣扬。为什么不愿意宣扬?白诚仁轻描淡写地说:“这些歌又不是我创作出来的,它们本来就来自民间。”在省歌舞剧院白老家的书房里,白老讲起几首歌的“来历”。
  《洞庭鱼米香》是路上“捡”到的拜香歌 1959年,白诚仁在长沙县街头遇见了一群去南岳庙宇烧香还愿的宁乡人,他们捧着香,口里唱声不止,白诚仁一听,他们唱的歌还很有特色,就一路跟着他们走,白诚仁一直跟了一两公里,把这首近似朗诵调的拜香歌记在心里。回来后不久的一天,叶蔚林写了一首《洞庭鱼米乡》的诗,白诚仁一看,脑海里立即浮现了在路上“捡”到的拜香歌的旋律,稍加修改,他马上哼出了这首歌的主调子。嘿,还真好听。白诚仁激动得一个晚上没有睡,一鼓作气完成了这首歌的创作。1964年,著名歌唱家何纪光带着《洞庭鱼米乡》参加当时中国影响最大的音乐盛会“上海之春”音乐节,一举成名。从此,这首歌唱遍大江南北,并传播到世界各地。
  《挑担茶叶上北京》来自城步民歌和韶山山歌 1960年冬天,白诚仁来到城步县蓬洞,学习了一首苗族民歌《贺新郎》。回到长沙后,正好词作家叶蔚林写出了《挑担茶叶上北京》的歌词,白诚仁一看词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立即采用他在城步学来的苗歌《贺新郎》《哩啦哩》的调子,只用了一个小时,曲谱就写出来了。但到结尾“毛主席的故乡人”那一句,他卡了壳,怎么写也不满意,总觉得不能很好地抒发出湖南人那种作为毛主席家乡人的自豪和激情。蓦然间,一首韶山民歌的旋律在他耳边响起。那是1959年他在韶山采风时听一个老农唱的。他连晚唱给团里的同志听,大家都又惊又喜,没想到白诚仁会出其不意地用上了山歌里的打高腔,而且效果这么好。这首歌受到毛主席的赞赏,白诚仁一夜之间成为湖南的知名人物,那一年,他才27岁。
  “背篓”世界“背”出了《小背篓》 宋祖英的一曲《小背篓》唱红了大江南北。由白诚仁作曲的《小背篓》是他在湘西“背篓”世界“背”出来的。有一次,白诚仁在吉首看到一群苗家大妈买了一些冰棒放在背篓里,准备带回家。她们走着走着,叽叽喳喳说开了,有的还忍不住哈哈大笑。原来,她们买的冰棒放在背篓里,融化成水了,背篓里只剩下冰棍了。尤其令他难忘的是,一次在桑植采风,路上遇到一位背背篓的老大娘,她背的东西很重,白诚仁接过背篓,帮她背过了山。老大娘很感动,不知该怎么来感谢他,白诚仁便请她唱支山歌,老大娘高兴地唱了起来:“背了星星背月亮,背了阿公阿婆背太阳,一年四季背着走,大山装进小背篓……”白诚仁将那山歌的旋律牢牢记在心里。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的一天,在电视台工作的欧阳常林拿着自己创作的歌词《小背篓》,请白诚仁作曲。白诚仁看后很兴奋,湘西如诗如画的生活、苗族姑娘和苗家大妈的音容笑貌倏然浮现在眼前,于是,1988年,他创作了《小背篓》的曲子。1990年,央视春节晚会上,当年出生在“背篓”世界的宋祖英以甜美的嗓音传情地演唱了这首歌,该歌随即传唱全国。
  “都是人民的歌,我只是加工一下而已,有什么好宣扬的呢?”这就是白诚仁最质朴的声音。
  学歌于民
  白诚仁对山歌、民歌那种打心底的热爱开始于孩童时代,而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学歌于民的坚持从没停止过。
  白诚仁出生在四川,他还在娘肚子里9个月时,父亲去世,后来他的祖母也去世了,母亲由于过度悲伤在生下他时,便没有奶水,只好请了个彝族奶娘。“尖尖山,二斗平,毛草蓬蓬,把把门,苞谷饽饽胀死人;弯弯路,密密岭,你要想吃干饭噻,万不能,万不能……”这是白诚仁对这个彝族奶娘的记忆,虽然白诚仁已不记得奶娘长得什么样,但白诚仁唱起奶娘常常哼起的这首山歌仍千转百回。白诚仁说:“我也搞不清怎么就牢牢地记住了这首山歌。”正是这首山歌在白诚仁的心中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
  后来,白诚仁以西南区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东北鲁艺(后来的沈阳音乐学院)。1955年毕业时,白诚仁响应号召,赴湘支援湖南音乐事业,白诚仁没有想到,这一去,他就在湖南扎下了根,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虽然有几次调到中央和其他省的机会,他都放弃了。因为他已将自己的灵魂融入了湖南的三湘四水,他再也离不开洞庭碧波、苗岭瑶山了。“湖南也吃米饭,也有辣椒,湖南民歌更值得研究啊!”
  与湖南民歌一见钟情 1955年10月1日,白诚仁成为湖南省民族歌舞团一名年轻的独唱演员。刚到团里5天,他就随团去江华瑶族自治县参加自治县成立大会的文艺演出。他讲起“在台上,我唱了学校里教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台下几千人没有一点掌声。我的心被泼了一大盆冷水,一个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我听到对面山上有人唱歌,声音十分干净、明丽,让我入了迷。第二天一大早,我就上山找到晚上唱歌的人,竟是位老婆婆!我马上跟老婆婆学了《盘王歌》《拉花调》《耕牛调》,高高兴兴下山去了。”白诚仁把从老婆婆那里学到的瑶歌现炒现卖,编成3人多声部小合唱,在第二天的演出中,没想到“我们的这个新节目引起了全场轰动,掌声震天,有的观众还高兴地跺起了脚,连续唱了三遍观众还不肯让我们下台。”白诚仁回忆说,这些歌就成了自己在湖南创作的第一首民歌《合作化高潮进瑶山》的素材。
  白诚仁说:“在江华演出的经历,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音乐艺术的源头在民间。只有学会老百姓的语言,熟悉老百姓的心声,才会懂得老百姓的音乐旋律,从中汲取有用的养料,才能创作、演唱老百姓喜爱的歌,才能获得老百姓的喜欢和赞扬。”于是他立下决心,走好两条路:一是学会群众的音乐旋律、民歌语汇,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二是丰富群众的音乐知识,并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音乐欣赏水平。这样,感情沟通了,创作也就丰收了。
  跟临终的瑶族老人学歌 1955年到1960年,白诚仁先后深入到桑植、通道、江华、嘉禾等20多个县采风,光是徒步爬山就有数千公里,收集了上千首民歌。艺人们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个总是在田间地头找人学歌的“白同志”,并把“白同志”能向自己学歌视作一种光荣。
  有一次,新宁县民委会一个同志告诉白诚仁,新宁花竹山上一位身怀民歌绝技的瑶族老人快要病死了,但还有几首歌没有人能记得下来。白诚仁一听,坐不住了,连夜坐火车赶到邵阳,然后坐汽车赶到新宁,第三天硬是走了40多公里山路,赶到老人病床边。老人躺在床上,已经没有力气唱歌了。白诚仁俯下身子,靠在他床边,安抚着他说:“老哥,你会好起来的,你的瑶歌唱得好。老哥,瑶族的东西不多,你不要带走,带走一条就少了一条啊。”经白诚仁这么一说,老人使尽全力,含含糊糊地唱出了一首瑶歌。白诚仁俯下身子,把耳朵贴在他的嘴边,一句一句记下来。这首歌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瑶歌,非常珍贵。白诚仁像捡了个金元宝,高兴得不得了。临走的时候,老人对他说:“白同志,这几首歌后生子学不到,我就把它们交给你了。我过世以后,你莫把它们丢了哩。”几天以后,老人就去世了。后来,白诚仁将当年从瑶族老人那里学来的古瑶歌写了由埙和古筝合奏的器乐作品《竹山吟》。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播出后,中央音乐学院的著名古筝演奏家曹政给他写来信说,这是他听到的埙和古筝合奏的最好曲目。说起这件事,白诚仁说:“一辈子为老百姓服务,值。”
  五次到桑植学歌 1956年和1957年,白诚仁两次用3个月时间在桑植搜集民歌,走了1000多公里山路。那时的桑植,不通公路,不通水路,惟一的交通工具就是人的一双腿。有时,他一天只吃两个红薯,有时在岔道口迷了路,一走错就是错四五公里,只好再返回来。他将民歌整理后,印了厚厚一本《桑植民歌》。《上四川》《门口挂盏灯》《四季花儿开》等传唱四方的桑植民歌,就是从他的笔下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与世界。1978年,他又回到桑植,参加了当地举行的山歌大会。1980年,他再次陪同音乐界的同仁回桑植采风。2001年,第五次来到桑植的白诚仁已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虽然已不复当年的青春年华,但白诚仁壮心不已,还要翻过海拔1400多米的八大公山。当地领导要找人背他上山,他坚决拒绝了,最后在两个学生的搀扶下,他硬是一步一个脚印爬上了八大公山。
  因为民歌,一个偏远的小县,让白诚仁魂牵梦萦。他说桑植有他的根,他甚至要求:“把我算作桑植人吧!”
  还歌于民
  取歌于民,学歌于民,白诚仁常怀感恩的心,因此,还歌于民成为他最大的心愿。
  在湖南民歌中浸泡了50多年的白诚仁,2000年仍然坚持到桑植、城步这些地方去采风。但他发现民歌断代的现象非常严重,当年他学过歌的艺人们纷纷离世,没有传人,而且白诚仁当年学会唱的歌,当地一些歌手都听不懂了。怎样来弘扬我们自己的民族音乐文化?难道真的就让外来的东西来取代我们的吗?白诚仁一直在思考。一定要把当年向歌手们学的歌还给这里的人民,不能让民歌就这样断了代。
  制定抢救湖南民歌“五年计划” 白诚仁说此次到北京举办作品音乐会,圆了自己多年的一个愿望。但他说,这次他去北京,更重要的是他要借这个机会,号召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的学子们来关注民族音乐文化,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民族音乐文化保存工作,为保护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而奋斗。白诚仁给中央音乐学院的年轻学子们作专题讲座,每当提到民歌将要断代的问题时,他都会流眼泪。他坚定地说:“虽然我70多岁了,但是,我绝对不会放弃湖南民间音乐,不能让根丢掉。我一定要将自己当年所学会的这些宝贝,归还于湖南人民群众。无论有多么困难,我都会坚持我‘还歌于民'的行动!”
  白诚仁制定了抢救湖南民歌的“五年计划”,要亲自带着一批还会唱民歌的老同事们一起深入到通道、城步等五个地方,培训那里的歌手,将苗、瑶、侗、土、汉五个民族的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下去。他一次一次向有关部门呼吁,逢人便说他的“还歌于民”计划。他还打算要改进我们的民族乐器,重新恢复那些已经失传的乐器,让中国民族音乐能传承下去。为了能实现计划,年过七旬的白诚仁每天坚持将手撑在沙发的扶手上,将腿抬起来一分钟,以锻炼身体。
  “还歌于民”第一站定在城步 去年7月,白诚仁在他的学生罗洁璐的陪同下,从长沙出发乘坐8个多小时汽车,赶到了城步。这个歌舞之乡正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山歌节。白诚仁被充满山野风情的歌声灌醉了,也登台唱了一曲《哩啦哩》山歌,赢得一阵又一阵掌声。乡亲们催他再唱一曲,他便尽兴地演唱自己创作的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台上台下笑语声声,掌声阵阵,融成了一片。
  傍晚,天刚暗下来,遍地燃起了熊熊篝火,映红了夜空。十几个男子汉,扎起红头巾,身上涂了油彩,伴随声势浩大的鼓声,他们一个个龙腾虎跃上场了,唱起了《哩啦哩》《货郎歌》,载歌载舞……那种感染力真是撼人心魄。白诚仁激动得头发都竖起来了,他发出了来自心灵的感叹和抢救民歌的决心:“民歌是宝啊!要‘还歌于民'。‘还歌于民'的第一站就定在这里!”
 (来源: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