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自治区组织了田野调查组重点在区内调查,先后走访57个旗县,采录各种蒙古族服饰、配饰4000多件,拍摄照片8000多张,基本摸清了内蒙古境内蒙古族服饰艺术现状。
  2007年,田野调查组又重点到区外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青海、甘肃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同时,评选命名了首批19个蒙古族服饰艺术传承人、2名蒙古族服饰艺术收藏家、4名蒙古族服饰艺术民间表演团(队)。
  “蒙古民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它是蒙古族民族形象的标志,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缩影,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地组成部分。”参加田野调查的盛丽总结说。
  传统遭遇流失
  6月30日,呼和浩特市呼伦北路的一家民族服饰制作店里,柜架上放满了制作蒙古服装用的鲜艳的缎料和绸子,几套制做好的成衣在衣架上挂着,店里的裁缝塔娜手里没活儿,正在缝补几件牛仔裤。她告诉记者,店里的冷清是不定期的,有时定制衣服的多了就会忙起来。
  “人们定制蒙古族服饰大多用于开会或结婚等重大场合穿,款式大多是在传统服装的基础上再加现代元素,偶尔也有人要求传统样式的,但这样的比较少。”
  在记者对呼和浩特民族服装制作店的调查中,大多服装店处于这样的情况。公园西路两家大的经营蒙古族民族服饰的店里,挂着的大多都是舞台装,服装样式和颜色大多较为夸张和鲜艳。草原金荣店的店员孙女士告诉记者,他们这个店还有一个专门制作民族服装的厂子,一般都是表演团体来定制演出服,生活装很少。
  参加了二年的西部蒙古服装田野调查的盛丽对这一现象深有感触,“很多蒙古族服饰有资料或老照片,但在生活中已经找不到了。我们下乡发现,老乡们穿蒙古袍的很少了,只有在像那达慕那样重大的场合才穿。这也许和自然环境,天气变暖及各地文化有关,也有和当地政府重视程度有关。”传统文化的缩影
  盛丽说,每套蒙古服饰穿在身上都显示了它特有的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缩影。
  蒙古族服饰因其部落不同,又呈现出不同的服饰装束,即使同一部落,也往往因为居住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差异各有千秋。田野调查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将趋于同一化的蒙古族服饰都细化出来,每个部落的服装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在其中。据了解,目前这些落部大致可分为:鄂尔多斯、乌珠穆沁、乌拉特、科尔沁、和硕特、布利亚特、土尔扈特、杜尔伯特、喀喇沁、喀尔喀、巴尔虎、苏尼特、察哈尔、土默特、阿布嘎、巴林等。
  对蒙古族服饰进行了3年多研究的盛丽在采访中说,她认为蒙古族服饰在最近100年的发展史中应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保持古老一点的,清代蒙古族服饰最为原始,因为那时清政府实行盟旗制,限制部落之间的自由往来,客观上促进了部族之间服饰文化的快速形成,同时这一时期受到了满文化的影响,创造出具有满式风格的清代品官冠服;第二阶段,民国期间到50年代,面料没太多变化,款式变化基本固守传统;第三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后,蒙古族服饰和以前相差甚远,款式夸张,面料上也有很大的改变,商店里卖的只是男蒙古袍、女蒙古袍之分,地域差别渐渐没了。
  传统的回归
  三年下来,盛丽和她的队友们面对自己的收获和老乡们对蒙古服装重视的态度感到很高兴与欣慰,“老乡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启动以来最大的收获,现在他们会主动告诉你和提供一些资料,而且他们的服装从以前更加华丽,开始回归传统。”
  盛丽说,还有一些蒙古族老人可以手工缝制传统服装。在乌审旗,有许多60多岁的老人制作独特的传统蒙古服装出去演出,还有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专门缝制蒙古靴,底和绑子是用手一针一针纳出来的,手工活相当了得。原来,这门手艺从老人的奶奶那一辈就流传下来,现在她还保存着当时的鞋样。乌审旗还有一家六代人做蒙古族服饰,最老的93岁,女儿、儿媳、孙女都会做服饰。“现在像这样专门制作蒙古服装的家族在民间中还有很多。”
  当作大工程来保护
  “如果没有深入地了解蒙古族服饰,它看上去就只是一件衣服,当这三年对蒙古服饰进行过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后,你会发现,蒙古族服饰文化内涵深厚,吸纳大自然,同时也反映大自然,它每一个角度和方面都凝聚了蒙古族人民的智慧。”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明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蒙古族服饰的保护与研究是一个大工程,要分几步走,我们目前的计划是,今年的草原文化艺术节将展出21个部落的54套蒙古服装,来进一步宣传和推广蒙古服饰文化遗产,同时引导社会的潮流;年底还将以大型画册、光盘推出这三年来的田野调查成果;明年,将继续在这成果之上展开深入的研究,把这件事做到底,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副厅长明锐说。
 (来源:内蒙古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