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位于中国陕西省最北端地处苏鲁晋甘四省交界东临名蒲城,陇海铁路310国道横穿全境霍连高速擦肩而过黄河古道横卧其间,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唯一通道,是全国生态示范县,是世界最大果的园连片区,水果面积达80万亩。其中“贡梨”产量400000吨,因而蒲城被誉为“梨都”我绿色大地贡梨销售中心地处蒲城贡梨发源地,距今已有2500的的栽培历史,“果大核小、皮溥多汁、酥脆甘甜、黄亮美丽而闻名遐迩,更兼消渴生律、化痰润肺、止咳平端、清热解毒之功效而享誉中外;中国在2003年重点防治“非典”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中砀山酥梨立下了汗马功劳,由于它具备医用价值,一时间在全国热销抢购,生食可清五府之热,热食可滋五脏之阴”为此被历代医学家称作:“果中甘露子,药中圣醍醐,千百年来深受销费者的青睐”。元、明、清时期被列为贡品,专供皇宫内院享用!由于当时数量少质量好,平民百姓很难品尝到,当时流专一句民谣:“吃上贡梨一口,胜过蟠桃会一游”可见蒲城贡梨的可贵之处。因此绿色大地所产贡梨以称酥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高层领导及国外友人先后来砀品尝过,都给予较高的评价,1985年以来酥梨多次荣获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1995年以来我口门子贡梨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鉴定,获绿色食品标志,从而产品远销美、奥东南亚各国。
  蒲城将著名的砀山酥梨引进培育而成的一个优良品种。具有外形光洁透亮,果肉晶莹爽口的特点,不仅凭借这些优良特色获得不少奖项,还带动了蒲城的经济发展,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酥梨之乡。
 
  蒲城果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配套产业的兴起。全县4000多个果库星罗棋布于果园、乡村与城镇之间,35座高标准的气调冷库排列渭清和西禹公路两旁,总容量上亿公斤,可供客商就地收购,就地贮藏,分批发运;纸箱厂50多家,产量2000万套;发泡网和套袋厂80余家,果品加工企业30余家,果品加工能力上千吨。
 
  蒲城具有传统果树作务技术的蒲城果农,近年又采取绿色果品生产要求的配方施肥、渗灌、果实套袋等系列新技术,使蒲城酥梨不仅有甜、脆、酥的绝佳质地,外观形态光洁、透亮,堪称一绝,备受消费者青睐。
 
  蒲城傍群山,南临洛水。有逶迤起伏的山岭,平畴沃野的川道,纵横交错的沟壑,壮阔浑厚的黄土层。
 
  76万勤劳的人民,耕种着168万亩土地,仅绿色果品就有47.8万亩,酥梨18万亩,不仅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色果品基地,而且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酥梨之乡。其果形端正,个大质脆,色泽金黄,味甜多汁,适口极佳。“咬一口、流一手”是中外客商对蒲城酥梨的真实评价。蒲城酥梨先后荣获陕西省优质农产品奖,中国昆明科技博览会金奖。在首届中国杨凌农业科技博览会上,蒲城酥梨获“后稷金像奖”。
 
  县境内三条铁路贯通全国各地,“绿色通道”24小时畅通无阻。全县果区乡镇实现了村村组组通油路,程控电话进村入户。今年,县委、县政府对果品流通制定了优惠政策,在全县设立100个果品销售接待站,运果车辆在蒲一路绿灯,对果商实行“一厅式”办公。同时,在深圳、昆明、南宁、广东等设有24个直销窗口。
  蒲城酥梨产地范围为陕西省蒲城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系 
  白梨系。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370m至1280m,土质为塿土、黄土,土层厚度≥60cm,地下水位1m以下,土壤有机质含量10至15g/kg,土壤pH值5.5至8.5,土壤含盐量≤2‰。 
  三、栽培管理 
  1.苗木繁育:以杜梨为砧木采用嫁接繁殖,栽植时间为每年春季或秋季。 
  2.栽植密度:每公顷≤1260株,授粉树品种比例≤1/4。 
  3.整形修剪:根据栽植密度,选择适宜的树形,如:小冠型、自由纺锤形、开心形倒人字形等。冬季修剪与夏季修剪相结合,确保树体通风透光。 
  4.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无机肥料。结果树每公顷施腐熟有机农家肥不少于30吨。做到适时灌溉。 
  5.花果管理: 
  (1)花期授粉:采用果园放蜂和人工授粉相结合,促进座果。 
  (2)合理负荷:采用人工疏花疏果,每公顷产量控制在60吨以下。 
  (3)果实套袋:花后35至40天开始套袋,花后50天内套完。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果实采收 
  果实9月中旬进入成熟期,检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方可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型端正,近圆柱形,果皮绿黄色(套袋果为黄白色),果面光洁鲜亮,果点小而密,果皮薄,果肉白色,肉质酥脆,具香气,果汁多,果味甜,果大核小。 
  2.理化指标:果实横径≥70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果实硬度4.5至6.0kg/cm2。 
  蒲城酥梨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蒲城酥梨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