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师"学艺竟学会了全套阵法 
     胡道正小时候家里很穷,只上了两年学他就拾柴火去了。在拾柴的路上,他看见老师教打藤牌阵,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偷偷地在心里琢磨着比划着,终于鼓足勇气跑去跟老师说:"我想学打藤牌阵。"当老师还把他当作初学者时,胡道正已经耍得有模有样。从十几岁开始,胡道正的习练生涯正式开始。当记者问起父母怎么看他打藤牌阵时,胡道正坦言:"只要白天不耽误干活,晚上我练多长时间都行。"不管严寒酷暑,胡道正都坚持习练时间,当别人只会其中一种兵器的时候,他已掌握了全部阵法。20岁时,胡道正结婚,后来儿女们陆续降生,按照村里传统的传承方式"传男不传女",胡道正在儿子十几岁的时候就教他们打藤牌阵,但哪一个都没有了他当年习练的兴趣和恒心,几乎都半途而废。胡道正告诉记者,"前些年我一直有心培养大孙子,放学后我插空就教他,但上了中学以后,他也不练了。"说到这些时,胡道正脸上的表情有些落寞,眼看着自己的儿孙都不愿意学,藤牌阵还怎么传承下去?胡道正说:"我已经81岁了,身体状况不允许我再练了,可打心眼里我是很眷恋的,晚上睡不着觉时就在脑子里把阵法过一遍。" 
     藤牌阵的传承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 
     藤牌阵是沙河市独有的,陈世景告诉记者,"关于藤牌阵还有一个故事,在商代的时候,它本是一种军事上的战术。后来在明末李自成溃败途中一个将士逃到我们十里铺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功夫的才能展现了出来,于是村民们都央求他能教几招本领用作防身安家。这个将士就把藤牌阵法传授给了村民,但同时也立下规矩――只传男,不传女,只传里不传外。"世世代代,村民都恪守着这条训诫,所以形成了沙河市所特有的一种文化。但也正是这条戒律,藤牌阵的传承一直处于秘密状态,直到后来它才在庙会和节日庆典上表演。 
     陈世景说:"胡道正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学,而外边的人又不能教,久而久之藤牌阵就要失传。"对于藤牌阵的特殊性,陈世景表示,"跟其他强身健体的运动项目不同,藤牌阵对练习者的年龄有着严格的要求,小孩和老人都不适宜练,从15岁到30岁是练习的黄金年龄,因为藤牌阵是古老的作战技艺,超过30岁的人在体能上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不适合再练。现在家里都是独生子女,而藤牌阵在训练起来很艰苦也很危险,我们小时候练,老师都会时常带着创伤药,现在的家长都视子女为宝贝,不肯轻易让孩子出来练。政府这两年很重视藤牌阵的传承,本来在小学开设了这门课,但教了几次之后,我们心里也明白学校最重视的还是升学率,于是我们就‘知趣'地退了出来。" 
     如何使藤牌阵的传承标准化 
     胡道正曾有过几个徒弟,但现在也都三四十岁,早过了打藤牌阵的黄金期。胡道正说:"最近一批学生本来都是一些十二三岁的孩子,正好的年龄,但也没能坚持下来。现在的年轻人都跑出去打工挣钱了,我们这儿去庙会表演一次才挣10元钱,比他们出去打工挣的少多了。年轻人谁也不想干这种没钱挣的活儿。"在沙河藤牌阵刚刚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村里人高高兴兴地在梅花公园里盖起了"藤牌阵办公室",想的就是趁着这个大好机会把藤牌阵发展起来,但当记者打量着眼前这间簇新的"办公室"时,陈世景无奈地说:"已经变成‘说事儿办公室'了。"因为藤牌阵特殊的传承方式,胡道正说:"短期内还不至于失传。"陈世景则时时在想着能否将它的传承方式标准化,编教材、录影像,这些做法遭到了很多村民的反对,因为这些资料万一泄露出去,就悖于老祖宗留下的训诫。可天天面对着已经买回家的DV机、刻录机,陈世景心里总是不安稳,他告诉记者,"藤牌阵要传下去,总会想出办法的。" 
     相关链接 
     古代作战用的藤牌主要由太行山上的优质藤条所制,经过沤泡,使之变得柔软而坚韧,编成一顶大圆形藤制品,中间夹上棉花之类的物料,尖顶部罩上画有虎头的生牛皮,藤牌兵主要用于对付敌人的马队。演变到现在的藤牌基本变成荆条质地,藤牌顶部罩一块用帆布画的面料,用作文艺表演。藤牌阵使用的武器除藤牌外,还有短刀、三齿刀、长矛、木棍等。 
     点将台 
     胡道正,1927年生,沙河藤牌阵的第十二代传人,目前唯一一位懂得全套阵法的传人。2007年6月5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
 (来源:新华网/作者:秦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