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拜师
  起初,“伪满”时期,“伪村政府”为防备“胡子”入村,强迫村里的老百姓在村外挖土壕子守防,有钱的财主便购买“老洋炮”等枪支,发给年轻人守土壕子。刘振义20来岁时,就被编在“枪炮班”。班里有一位比他小两岁的“喇叭匠”叫梅洪奎,十三四岁拜海城市太平庄鼓吹乐艺人纪德功为师。二人成了好朋友。有一次,梅洪奎摆弄“老洋炮”,不慎打走火儿,将刘振义的左腿打伤。梅洪奎便伺候着刘振义。有一天,梅洪奎笑着对他说:“大哥,等你腿好了,跟我学吹喇叭得了,有艺就养人。”刘振义觉得一旦学会吹喇叭,就能讨口饭吃,将来娶妻生子还能养家糊口挺合算,便一口应允。
  一般师傅收徒弟,愿意收十二三岁,或者八九岁的孩子,年纪小记忆力好,听话,技艺掌握得牢。梅洪奎的师傅纪德功不愿意收刘振义这样20多岁的人,梅洪奎便把他如何误伤刘振义以及刘振义挺有文化等情由一一向师傅道来。纪德功遂正式收刘振义为徒,那是1934年。
  刚开始他感到非常吃力,尤其把大小喇叭吹好,必须掌握近百种的鼓吹曲目,总计近千首(套)。曲目来源,大部分是承传唐宋以来的教坊曲、大曲、法曲和大量的南北曲及明清俚曲小调。学习起来,刘振义非常吃力。但是他不怕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年四季以学习鼓吹乐为生,随师傅到处演出,一点点地掌握着技能与本领,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他终于满徒靠艺谋生。
  苦练技艺
  俗话说,吹喇叭,“人下人”,红白喜事把大门。在旧社会,刘振义和那些“鼓吹乐”的艺人们备受其苦。那时他和艺人们都非常年轻,每到一处都是为财主人家“服务”,每走一处都是“坐堂”,也就是“对棚子”(两伙儿鼓吹乐),稍有技艺不如另外一伙鼓乐班子吹得好,轻者把你赶下台,重者把鼓吹乐的乐器没收,不但不给工钱,连饭都吃不着。有一次,他和几位艺人去海城牛庄给一个财主家办丧事吹奏,因是外乡人,财主以吹得不好为由,将大部分乐器没收,赶出村外。
  技压群芳
  黑夜终于过去,迎来了黎明。辽南解放了,刘振义和其他艺人一样获得了新生。这时已对喇叭吹奏由喜好变痴迷的刘振义又向前会村的贾长珍、海城的宋长友等鼓吹乐艺人拜师,三位恩师把鼓吹乐的传承寄托在他的身上。恩师纪德功曾对他说:“鼓吹乐来自民间,你就要为民间服务啊。”他和梅洪奎一同把家乡热爱鼓吹乐的人组织在一起,多次参加区、公社组织的文艺演出,演出了他们自编自导的古老曲牌20多种,用这些曲牌去歌颂新事物,赢得了观众阵阵喝彩,尤其他传承的汉吹曲、大牌子曲、小牌子曲、辽南秧歌曲等,在红白事情演奏时压倒“群芳”,堪称一绝。
  刘振义的鼓吹乐在当地无人可比,靠艺能够养家糊口,受人们尊重。有一次他和梅洪奎去外地往回返,因腰里没有“盘缠”钱,路过一个办丧事的人家时,登台就演奏起“咔戏”来,演了一个多小时,主人付了双倍工钱。二人在外地“一炮打响”,便开始隔三差五地排着班在省内进行商业性演出,备受欢迎。
  刘振义酷爱民间鼓吹乐,把此艺术作为他生命的全部,一天都没有停止演奏过。 1988年,在省文化厅、省音协的主持安排下,刘振义唯一代表营口市应邀赴京参加第六届“华夏之声”音乐会专场演出。提起往事,刘振义老人笑着说:“政协礼堂掌声不断,为我吹奏的咔戏叫好,我是一个民间吹大小喇叭的,能够进北京去演出,连做梦都没有想到啊。 ”
  收徒传艺
  如今,刘振义已是年迈的老人,回想起当年传承师傅技艺的情形,便想到有一天,这些传统的鼓吹乐技艺谁来传承的事。他很担忧,于是萌生了组建“六合鼓乐班”收徒弟的念头。老人觉着,鼓吹乐这门艺术是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作为艺人有责任进行传承,要传承就要传给一代又一代,这样才能发展。老人看中了本村的王连斌、邻村的刘忠义、家住海城市的郑永双,便开始一本正经地传授起来,除传授“反膛调”、“大味”等鼓吹乐技艺外,还注重传授传统鼓吹乐与现代鼓乐相结合,使徒弟吹奏的鼓乐曲板头稳、节奏准、气法从容自如,吹破工长音,可持续几分钟,气不短促耐力过人,他的三个徒弟又相继收了徒弟,并且各自组建了民间演出团体,在城乡巡回演出。据不完全统计,他先后传技艺徒50余人,成名的徒弟有王连斌 (艺名四满子)、刘忠义(艺名二良子)、杨凤元、舒大宝、原忠民等。刘振义的艺徒又带艺徒,传承至今未断代,形成传承谱系,使刘振义传授的笙、管、咔戏、唢呐演奏技艺得以延续。
  老人对记者说:“我们这些老艺人,在旧社会被当作草,新社会把我们当作宝。”老人也有一丝担忧,他说,现在鼓乐演奏的传统曲目越来越少,出现了鼓乐活动兴盛而传统乐曲却走向濒危的尴尬局面,他希望有关方面应加以关注和保护。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