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2005年6月,文化部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3年来,各地普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非遗”普查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参照,因此,在普查过程中,除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等措施外,各地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探索行之有效的普查工作模式,普遍采取了先行试点的办法,摸索经验,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一系列符合当地实际的普查工作措施和具体的操作流程,有力地引导、推动了普查工作的有效开展和有序推进。
  山东:加强机构建设,推进普查资料整理规范化
  从2005年以来,山东省建立了文化、发改、教育、民政、民族宗教、财政等部门分管领导参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并成立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17市均依托市艺术馆成立了保护中心,140个县级保护中心也在县文化馆挂牌成立,形成了省、市、县三级业务工作网络。在普查队伍建设上,他们一是抓培训,近年来共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近400期(次),有效提高了队伍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二是积极引进较高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人才;三是充分发挥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作用,县以上都建立了专家委员会或专家小组,各级文化部门还把一大批离退休的文艺工作者请回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传帮带。
  2008年,山东省文化厅结合《普查手册》规定的验收标准,制定了《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验收标准》,对全省普查成果的验收概括为“四个一”,即以县级为单位,完成一本书(《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一个档案资料室(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资料室)、一个珍贵实物陈列厅(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实物陈列厅)、一个数据库(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数据库)。
  山西:“三步走”由点到面
  山西省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重要性认识深浅不一,队伍缺乏专业化,普查工作无法一下子全面铺开。为了避免普查工作“走过场”,山西省文化厅制定了“三步走”的工作方针:首先,确定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试点县,省保护中心配合该县进行普查,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出一整套普查的经验和方法;第二步,在全省11个市中各选一个县推行此办法,并继续完善;第三步,最终形成可以指导全省各县进行普查的范本。
  通过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广,由点到面,是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山西省文化厅选取襄垣县为试点县,普查范围遍及全县所有乡镇。通过普查,基本掌握了襄垣县境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和形态、蕴藏情况、流布地域、传承范围、传承脉络、衍变情况以及采集历史,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随后,他们组织相关工作人员总结工作经验,形成了一整套便于操作的普查经验和方法,并整理成册,其内容包括经费保障、动员宣传、人员培训、田野调查、整理输录等方面,介绍较为详尽。这些经验和方法在下一阶段示范地区的普查中接受检验,并继续完善,最终在全省普及推广,成为各县进行普查的范本。
  江苏:动员社会力量,全面排查线索
  江苏各地普遍把唤起民众的广泛参与作为实施普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媒体的优势,宣传普查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一些县(市、区)还通过设立咨询处、公布热线电话、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普查工作。邳州市为普查人员配备了印有统一标识的普查工作证、普查工作包,增强了普查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方便了普查人员与广大群众的联系。常熟市通过开通普查“寻宝热线”,收集到市民提供的信息100余条,并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资源和民间社团力量开展普查,先后有400多人参与调查工作,访问了千余人,采访了500多位民间艺人,采录了3000多分钟的录像。
  宁夏:普查与保护并举
  为确保国家级、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有效保护与传承,宁夏坚持普查与保护并举,确立了用扶持民间传承的方式,激活自然传承;用民间艺术进课堂的方式,启动教育传承;用规定各级文化馆(站)工作职责的方式,强化保护性传承,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活态传承的保护传承思路。
  首先是制定保护方案,对传承人实施抢救性保护。从2007年开始,结合普查,对全区民间老艺人进行调查登记,对40余位自治区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行了抢救性录音录像,对家庭生活困难、生病的传承人予以资助,完成录像资料总时长约1600分钟,基本完成了全区民间艺人的调查统计工作。二是以代表性传承人为核心,建立传承点(基地)。自治区文化厅在回族山花儿、回族器乐、回族服饰等项目的主要流传地,以当地的项目传承人为中心,选择建立了20个传承保护点(或基地),在11所中小学校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将传统艺术之根通过学校教育深植于新一代。三是通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推动各地普查工作的开展。四是整理编辑出版一批普查成果。(来源:www.ccdy.com,作者: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