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扬的歌声和自由的节奏,是那么的苍凉和辽远,这就是蒙古族长调的魅力。长调民歌,在蒙古族形成时期就已存在,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它与草原,与蒙古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其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满都夫说:“长调它主要讲述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因为草原和人之间,除了蒙古包就再没有隔阂。它的形象类比或者情感类比,可以自由无限的。你感觉所及,理解都可以做到这一点。”
  内蒙古自治区北部的乌珠穆沁旗草原有着蒙古族长调故乡的美誉,流传着200多首长调叙事民歌,那里的蒙古族群众人人都能演唱长调,从孩童到老人都是演唱蒙古长调的行家。
  依拉塔是乌珠穆沁草原上一个普通的牧民,几十年来,他和妻子一直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大草原上。和很多牧民一样,每天清晨,依拉塔会骑着心爱的马儿,哼着长调,开始一天的放牧生活。歌声早已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依拉塔说:“我父母就会唱长调而且唱的很好,我是从父母那学的,13至14岁的时候我就已经唱的很好了。重大节日或庆祝活动的的时候我们会唱长调,我放羊的时候也就经常唱我们家乡的长调。”
  乌珠穆沁草原的蒙古族长调字少腔多,舒缓自由,易于叙事,长于抒情。长调声起,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在飘浮,那摄入魂魄的叹息如同草原上不断的风独自吹着,却又坚韧地把人拉回大草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乌兰吉说,长调是流淌在蒙古人血液里的音乐,是民族识别的标志。他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长调不仅是一种歌曲,而且是牧民的生存方式,是他们构成牧业生产劳动力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长调的话,一个人不可能在那样一个辽阔的环境里面长期生存,也不可能保持自己的身心平和。”
  作为历史遗存的民间口头传承文化,家庭传承、血缘传承、师徒授业传承成为蒙古族长调千百年来主要的传承形式。但进入现代后,以放牧为生的生活方式逐渐地被改变,哺育了无数代长调歌手的草原文化环境正一点点消失,这都给蒙古长调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一些曾经繁荣的部落长调已基本失传。搜集整理和保护长调就成为一些长调爱好者的一项工作。
  今年58岁的胡和40年前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东乌珠穆沁旗当老师。2004年,胡和与一些长调爱好者共同组织成立了了长调保护协会。协会成立后,胡和与会员们以此为平台,搜集各地的散落在民间的长调歌曲,整理长调的文字资料,组织大家开展长调的各种演唱比赛。长调比赛也开始得到牧民们的追捧。每次长调比赛,都有很多牧民自己出钱赞助、参赛,热情非常高。他说:“他们非常接受这个东西长调,非常支持这个东西。我们第一届比赛用的5000块钱,全部是牧民捐的,一个老太太捐的。”
  与此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各地各级相关部门也行动起来,设立了专门院校和专业以及扩大开展课堂教学,建立了蒙古族长调保护工作机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署盟长张国华先生说:“关于长调,在我们锡盟地区,每个旗县每年都搞一次比赛,这对于它的发扬光大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们现在的学校都开设了这样的课程,比如说长调、马头琴、搏克(蒙古族摔跤)。它作为一种文化的遗存,在我们学校里面做为课程把它传授下去。”
  通过政府与民间组织的一系列努力,曾经濒临危境的乌珠穆沁草原长调又渐渐焕发了生机。近年来,蒙古族长调已逐渐为更多的世人所认识,有着浓郁的草原风情的旋律开始从草原传向全世界。
 (来源:国际在线/作者:刘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