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单有人说,联合国的决定是在昆曲处于相对寂寞清贫的环境里做出的那么,这个决定作出以后会怎样?
  2001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宣布:中国昆曲艺术最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非物质遗产名单。
  这个消息在深爱自己民族艺术的国人中掀起了一阵激动。6月12日,在江苏省昆剧院就此事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该省文化厅副厅长顾欣先生说:“联合国的决定是在昆曲处于相对寂寞清贫的环境里做出的”,口气颇为辛酸;第二天在北京的北方昆曲剧院建院44周年庆祝会上,常务副院长刘宇宸先生也感慨地说,联合国的决定是“迟到的”,因为“昆曲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名列榜首”说明了什么?
  有关部门在宣传联合国的决定时特别指出,中国昆曲在名单中“名列榜首”。人们有些奇怪:此语不知要强调什么?
  列入联合国名单的代表作共18种,有亚洲的6种,欧洲的5种,美洲的4种,非洲的2种,阿拉伯地区的1种。联合国的决定指出,之所以开列这个名单,是由于“目前世界各地许多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有消亡的危险。”也就是说,这18种代表作属于“有消亡危险”的人类遗产。
  若是“榜首”有什么含义的话,那指的应该是全世界最具“消亡危险”的代表作。如果说,诸如韩国古代国王祭祖仪式音乐和摩洛哥玛拉喀什地方说书人、弄蛇人、乐师聚集的公共场所之类“代表作”列入名单尚不足以引起我们震惊的话,如文化部所称“拥有七百多年历史,集文学、舞蹈、音乐、戏剧为一体,对百年的京剧和众多地方剧种产生过深远而直接的影响,在世界上属稀世珍宝”的昆曲也“跻身”此列,已经足够让国人和海内外同胞痛心疾首的了。 “名列榜首”难道不值得深刻反思,还要自我夸耀一番吗?
  记得上世纪五十年代,由江苏省昆剧团的进京演出曾引发一阵“满城争说《十五贯》”热潮,以及“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赞誉。随后,有《梅兰芳的舞台艺术》中昆曲《断桥》的拍摄,有包括北方昆曲剧院等昆曲院团的成立和一批昆曲演员的成长,有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联袂演出《游园惊梦》全剧的搬上银幕,甚至像现代革命题材的歌剧《红霞》中都采用了昆曲的音乐素材。那时的昆曲艺术是多么兴旺!可惜好景不长,横行一时的左倾文艺路线把文艺百花摧残得凋敝不堪,昆曲更是被打入最底层,以致改革开放后都难以迅速恢复生机。
  新中国成立已50多年,昆曲不但没有在建国初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反而日渐衰微,走到了消亡的边缘,令人神伤。联合国是否着意将中国昆曲列为“有消亡的危险”的“榜首”,无从知晓,但国人要是以这样的“榜首”为荣,显然十分可悲。
  昆曲艺术,仅仅是戏剧?
  联合国这个名单的全称,是“人类口述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指的是具有特殊价值的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等。
  昆曲,则是上述诸表述形式的综合体,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昆曲艺术有昆腔、昆曲和昆剧三个概念。
  昆腔,也叫昆山腔,早在14世纪中叶的元末明初,作为南曲声腔的一个流派就产生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流行于吴中,万历年间进入北京、湖南,明末更流传到四川、贵州和广东等地,并与各地方言、民间音乐相结合,逐渐形成丰富多彩的昆山腔声腔艺术,这就是昆曲艺术“七百多年历史”的根据。
  昆曲,原来是指明嘉靖年间由民间艺术家对原昆山腔进行加工改革的一种新腔,以散唱为主,由文人制词,为当时文人所习唱的一种清雅之曲,后来相对于剧场扮演的昆剧而独立存在,以致流传到清末民初。
  昆剧则使用改革后的昆腔演出的明清传奇,除歌唱外,更重扮装和表演,主要兴盛于明天启到清康熙的一百年间,产生了有文人编创的《琵琶记》、《浣纱记》等流行剧目,清乾隆年间还兴起了北方昆剧,南方昆剧则到晚清时开始衰落。
  可见,昆曲是包括文字、语言、诗词、音乐、歌唱、舞蹈、美术等诸方面的综合性艺术。就这一点来说,昆曲艺术与“非物质遗产”名单中的其他代表作的确不同。
  奇怪的是,在国内由联合国名单引发的激动中,我们只听见戏剧界的声音,没看到文学界、诗歌界、音乐界、舞蹈界有什么表示,难道人们忽略了昆曲在元曲这一文学形式的继承、后元代文人词令的丰富、明清诗词的发展、近代民族音乐和歌舞表演艺术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就是戏剧界中,也只有昆剧院团的呼声最高,而京剧、话剧、歌剧、舞剧和其它地方剧种对发生在自己母体艺术身上的这件大事几乎没什么反应。
  看来,中国的文化界对自己的昆曲艺术的“特殊价值”并不完全了解。
  昆曲会“振兴”成什么样?
  为抢救昆曲艺术,文化部制定了八项保护和振兴措施,在扶持政策?p经费投入?p稳定队伍?p培养人才?p舆论宣传等方面做出了规划。昆剧界则格外振奋,6月2日,上海昆剧院以昆旦新秀钱熠?p著名笛师周鸣?p北昆小生温宇航等组成的强大阵容,在柏林演出55折全本昆曲名剧《牡丹亭》,将优美的昆曲艺术介绍给世界。6月15-20日,江苏省昆剧院以“吴韵流长”为题在南京江南剧院举办昆剧展演周,向国内观众展现“原汁原味”的昆剧;6月22-24日,北方昆曲剧院连续3天举行纪念会?p研讨会和展演活动,以13出折子戏让寂寞的昆曲舞台再现芳华……
  也许是对“要么不抓,要么乱抓”的传统文艺管理体制太敏感了,人们又开始担心昆曲艺术会被过度热心地“振兴”成什么样。“新潮”艺术家会不会给昆剧舞台硬加上现代化置景和声光电技术?“前卫”导演会不会标新立异地让昆剧剧情在“时空转化”中跳来跳去?为了“和国际戏剧艺术接轨”,会不会让昆剧去演莎士比亚的《奥塞罗》或希腊悲剧《俄狄浦斯》?
  还是那句说俗了的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愿作为“遗产”的昆曲艺术在振兴中能保持像江苏昆剧院所说的那种“原汁原味”:虚拟化的表演,传统化的程式,民族时的装束,“四大件”(笛、笙、三弦、胡琴等四种乐器),还有工尺谱。
  昆曲艺术如何走向市场?
  据文化部的调查说,在近年文艺系统院线制的改革中,缺乏对昆剧的保护政策,分布于全国5个省市的7个昆曲艺术院团经费严重不足,从业人员工资过低,人才流失,优秀演员后继乏人,剧目日益减少,剧场等硬件设施缺乏。
  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要靠市场。但是,将昆曲完全推向五光十色的现代文化市场也是不公平的,昆曲作文化遗产的价值得到市场的认可尚需时日。在这个过程中,国家的扶持十分必要。联合国在阐述开列此名单的本意时,也说是要“鼓励各国政府?p非政府组织和地方团体鉴别?p保护?p利用这些遗产,在全球化的潮流中确保各国文化特性的多样化的永存”,如果中国政府能有效地运用市场调控扶持昆曲艺术,在上述方面“名列榜首”,那才真正值得自豪。
 (来源:国际在线/作者:王奇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