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 客人 | 注册特产屋 | 登录特产屋
手机版  二维码  | 领先的旅游特产门户网站 齐全的中国各省市县特产、国外特产,登记查询销售求购特产
东北特产:
辽宁特产 吉林特产 黑龙江特产 内蒙古特产
华南特产:
广东特产 广西特产 海南特产 台湾特产 香港特产 澳门特产
华北特产:
北京特产 天津特产 山东特产 河北特产 山西特产
西南特产:
四川特产 重庆特产 云南特产 贵州特产 西藏特产
华东特产:
上海特产 江苏特产 浙江特产 安徽特产 福建特产
西北特产:
陕西特产 甘肃特产 宁夏特产 青海特产 新疆特产
华中特产:
河南特产 江西特产 湖北特产 湖南特产
国外特产
亚洲特产 欧洲特产 非洲特产 北美洲特产 南美洲特产 大洋洲特产 南极特产
特产大全网 特产大全网
特色文化
www.tcdqw.com
用户名:
密   码:
          


特产大全网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tcdqw 就是域名,记住下次登录哦!
   特色文化 — 特产  —  特产 —  特产   

10934.方言是特色,也是障碍


推荐人:-特产屋   分类:     
相关查询:     特产店地图     特产店地图        旅游     旅游

   
    ――访二人台传承人冯来锁
 《拉毛驴》中冯来锁(左)饰丁老东  卢旭 摄
     说到“二人台”,不了解的人常常会这样反问一句:“你说的是二人转吧?”的确,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二人台”和“二人转”具有许多共同之处:产生年代大致相同,起初都叫“蹦蹦戏”;都产生、发展、继承于民间;台上表演都以两个人说唱为主,道具都有长绸、扇子等;两者均为喜剧形式,语言都是当地方言等。然而,近年来,仅一字之差的“二人台”与“二人转”却有着十分不同的境遇:“二人转”使用的是通俗易懂的东北方言,并在赵本山、潘长江等一批高水平的演员、编导的热心扶持和传播下,火遍大江南北;而与其堪称艺术“姊妹花”的“二人台”,却面临着生存的挑战。
     那么,这个扎根在我国黄土高原、已经流行了几百年的地方戏由何而来?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专访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二人台实验剧团团长冯来锁。
     一丑一旦二人台
     关于二人台的发源地,目前较为公认的一种说法是,二人台起源于山西,成长于内蒙古,流行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山西、陕西、河北三省的北部地区。二人台的雏形,来自于明清时期在民间“社火玩意儿”中盛行的一种表演形式。“过去没有电,农村每逢大喜的日子,农民们便点上一堆火,然后围着火吹拉弹唱跳。这便是社火的由来。”冯来锁介绍道,“后来,这些表演慢慢有了故事情节,融入了‘戏'的要素,于是原生态的社火便被搬上了舞台。二人台就是由民间社火发展而来的,由于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称为‘二人台',也叫‘二人班'。”
     二人台的兴起、发展与清朝中叶以来内地贫苦老百姓走西口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农民为生活所迫,远赴内蒙古中西部甚至更遥远的地区垦荒、挖煤、拉骆驼、做小生意,因此,二人台糅合了商旅文化、农耕文化、草原文化和渔猎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东路二人台初名“蹦蹦”“玩艺儿”,以草原文化(又称游牧文化)为主;西路二人台初名“蒙古曲”“打玩艺儿”“小玩艺儿”,主要以商旅文化(又称黄河文化)为主。新中国成立前不久,才统称二人台。谈到这两者的具体区别时,冯来锁即兴哼唱起二人台传统剧目《走西口》中的片断:西路二人台的曲调婉转悠扬,仿佛船家的号子;东路二人台则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了一片辽阔的草原景象。“其实东西路二人台的很多剧目都是相同的,只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影响,其音乐曲调呈现出不同的元素与风格。”
     作为二人台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冯来锁集二人台硬码戏、带鞭戏于一身,以表演老生和三花脸(丑角)见长,秉承的是东路二人台的演剧风格。而从他的学艺、从艺以及传艺经历中,也透视出了二人台艺术的一些传承与发展的现状。
     谈到学艺之路,冯来锁回忆说:“我从小就特别喜欢二人台,在看演出的时候就喜欢跟着台上的表演自学自唱。”15岁初中毕业后,冯来锁考入了内蒙古艺校乌蒙戏曲班。当时家里人并不十分赞成他学习二人台,于是他就瞒着家里去考试,等初试和复试都顺利过关后,高中录取通知书也寄到了他的手里。 “因为我特别喜欢二人台,所以当然更愿意去艺校了。”家里考虑到这毕竟也是一门技艺,于是冯来锁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内蒙古艺校。
     在艺校4年的学习过程中,冯来锁和班上其他36名同学接受了专业课的训练以及文化课的学习。“我们那时候的专业课有戏曲基本功、乐理、唱腔、身段、民间舞,文化课有语文、政治等等。总之,当地政府对二人台这个地方戏十分重视,希望能够培养出具有全面素质的专业性人才。”
     强强联手才能攥紧拳头
     谈到师承,冯来锁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在他艺术生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的4位老师:艺名叫做“白菜心”的民间老艺人赵有根是冯来锁的开门老师,经过他的亲授,冯来锁学到了传统二人台的唱腔与表演;从总政话剧团调到内蒙古艺校任表演老师的张大均,带去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著名的“体验派”表演理论;杨志清是指导冯来锁排开门戏的老师,在他的教导下,冯来锁认识了舞台,也受到了“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演戏”的谆谆教诲;最后一位是二人台艺术的代表人物武利平,用冯来锁的话说就是“亦师亦友亦兄弟”,两人在发展二人台事业的过程中,共同切磋、共同合作、共谋发展。
     1984年,乌蒙戏曲班37人毕业后成立了乌兰察布市二人台实验剧团,剧团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多方面都得到了相应的保障。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有些人觉得在此专业上没有发展,便转行做了其他工作,冯来锁却一直坚守着对二人台艺术的热爱,为了剧团的发展,为了二人台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所以我才成了代表性传承人。”冯来锁半开玩笑地说道。
     近年来,冯来锁一面为二人台实验剧团的工作忙碌,一面回到母校内蒙古艺校担任教师。迄今为止,他已带出了6个班的学生,而二人台实验剧团也为这些学生的初试啼声提供了舞台。提到自己的学生,冯来锁不无自豪地说:“目前在我的团里就有我的几名学生,其中还有一个现在也返回艺校当老师去了。”
     目前,乌兰察布市二人台实验剧团的大部分演出活动主要面向基层百姓。“由于社火本身来源于民间,二人台的剧目又是以表现农民的生活为主,因此我们在上面表演的时候,老乡们都能在台下面跟着我们哼唱。”但是,由于二人台运用的西北方言土语较难让外地观众听懂,因此如果在不了解二人台的地方进行表演的话,不打出字幕观众便不容易理解剧情发展。“地方方言的使用和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二人台的扩大发展。”对此,冯来锁表示出了一定的担忧。
     对于如何让二人台在未来有更好的发展,冯来锁有这样几点想法,而其中一些也已付诸实践之中:首先,实验剧团建立了一个二人台艺术研究中心,专门负责挖掘和整理传统剧目以及创作现代戏,以“挖掘传统、适当改革”为方针,达到“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步”的要求。其次,利用电视媒体这一平台进行宣传、扩大影响,“近年来,内蒙古电视台文体频道推出的《西口风》栏目,就是专门讲我们二人台的,在当地引起了良好的反响,我们希望能把它推广出去。”第三,与武利平等著名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组织一支精干的表演小分队,走向全国进行演出,因为冯来锁认为,为了让二人台得到更多观众的认识与认可,“只有强强联手才能攥紧拳头”。
 (来源:文化传播网/作者:梁文 霍宝莉)


 






     分享到


    查看推荐人:-特产屋的其它特产


我要留言    留言人: 更多评价
印象:
内容:
  验证码*  (* 请在左框中填写小图中字母或数字)
 

 
 
 
 
淘宝推荐相关特产销售
 
 
本网站所属权:特产大全网 Email地址: 444853730@qq.com 官方QQ: 444853730
免责声明:站内会员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观点,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特产大全网  渝ICP备08100157号
Copyright. ©2008 tcdqw.com, All Specialty in the site.All Rights Reserved
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