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的契丹遗民
  “莫力达瓦”是达斡尔语,意为“骑马才能翻越的山”。莫旗境内的莫力达瓦山,山高路险,故以山名之。莫旗,恰似祖国版图上“雄鸡的眼睛”。它是一个仅有32万人口、本级财政收入只有5000多万元的少数民族贫困自治旗,首府所在地尼尔基镇是嫩江左岸的一个小城,远离内地的喧嚣和大都市的繁华,像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丽质天成,幽静纯洁。谁能想到,华夏灿烂的文明之光,在遥远的数千年前,就照射在它身上。
  19日上午,在尼尔基镇,记者们参观了达斡尔民族博物馆。它的顶部是象征着达斡尔族鹰图腾的雕塑,正门的两侧各有3个曲棍球造型的立柱,正墙上是反映达斡尔族放排、鹰猎、歌舞、打曲棍球等生产生活场景的6幅大型铜制浮雕。
  契丹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深远影响的民族。这个剽悍勇猛的民族,在200多年的时间里曾经纵横长城内外,辉煌一时,建立起了与宋王朝对峙的辽国。但令人诧异的是,这样一个曾辉煌一时的民族,自明代以后就神秘失踪了,人们再也找不到关于这个民族的记载。
  几百年来,达斡尔人就在大兴安岭、嫩江、呼伦贝尔草原交汇的地方游牧,但究竟哪里才是他们的故乡?达斡尔人自己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只能靠口述来传承历史。达斡尔民族有一首流传甚广的古歌谣:“边壕古迹兮,吾汗所遗留;泰州原野兮,吾之养牧场。”这个歌谣所附带着的一个古老传说引起了民族史学家们的兴趣:几百年前,一支契丹军队来到这里修边堡(边堡是达斡尔特有的词汇,是指一种类似长城的建筑),从此便在此定居下来。这支军队的首领叫萨吉尔迪汉,就是达斡尔的祖先。 
  其实,早在清代就有人提出达斡尔源于契丹。也有现代学者比较后认为,达斡尔人是继承契丹人传统最多的民族。据现代DNA测定表明,达斡尔族与契丹有最近的遗传关系,达斡尔族是古代契丹人的后裔。史学家分析,元代蒙古人建立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时,连年征战,能征善战的契丹族人被征招殆尽,分散到各地――好比扔在大海里的一块冰,被当地人同化了。而辽代把皇帝的宫帐称为“斡尔朵”,守卫斡尔朵和保护皇帝的军队叫斡尔朵军。皇帝死后,斡尔朵军就留守皇帝的陵寝,现在的“达斡尔”很可能是当年的“斡尔朵军”后裔,他们成为保存下来的较大契丹种群。
  一个莫旗成就半支国家队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随着主裁判一声哨响,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男曲以4∶3战胜南非队。翻开18人大名单,你会惊讶地发现,其中竟有7名队员来自莫旗。美国《纽约时报》记者查尔斯?麦克格拉斯闻讯于2008年8月18日来到莫旗采访,后写下“中国曲棍球之乡”一文,发表在2008年8月23日《纽约时报》上。
  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强国虽然大都是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英国等英联邦国家,其实,中国曲棍球运动的历史却远比这些国家悠久。我国有关“曲棍球”运动的记载,在唐代就有了,那时“曲棍球”叫“步打球”,与现代曲棍球运动极其类似。辽代以后,“曲棍球”运动在我国其他民族中逐渐消失,而作为契丹人后裔的达斡尔族,却始终保持着这一古老的传统体育活动。达斡尔族人居住的小山村里,这里自古流行着一种和现代曲棍球极为类似的运动,达斡尔人称为“贝阔”,打贝阔是达斡尔族男子必备的本领。
  打贝阔在达斡尔族人中可以说是老少皆宜。打贝阔用的棒子需要寻找天生弯曲的柞木树根自己制作,长短没有统一规格,大多根据个人的身高和习惯做成。每逢节庆,达斡尔人都要打贝阔,比赛一般没有专门的裁判,大家以道义为准绳,球棍一律从右侧击出,以免互相击伤,任何人不得用球棍打人、绊人。对达斡尔人来说,保持良好的赛场球风,就是做人的品行和形象。
  1976年,以达斡尔族小伙子为主的中国第一支专业曲棍球队成立了,这些从偏僻乡村拼杀出来的达斡尔族小伙子们,凭借着祖先留给他们的贝阔技艺冲向了国际大赛场。
  1978年至今,莫旗男女曲棍球队(分别代表内蒙古男女队参赛)共获得28次全国冠军、13次全国亚军和10次全国季军,雄霸全国。在2006年多哈亚运会上,由4名来自莫旗的主力队员组成的中国男曲勇夺银牌。达斡尔人先后有120多人成为国家曲棍球队队员,他们赴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国际大赛和访问比赛,甚至出现过场上11名队员中就有10名是达斡尔人的惊人场面。
  莫旗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鄂黎明自豪地对记者说:“可以说,有曲棍球队的地方就有莫旗人。目前,全国排名前六的各省级专业曲棍球男女队中的教练都是莫旗人,主力球员也有不少。”
  1989年,莫旗被国家体委正式命名为“曲棍球之乡”。目前,莫旗政府利用7名国家队队员的租借费和旗财政的配套资金,修建了一块标准曲棍球场地;同时,在各乡镇学校中挑选7所曲棍球基点校,每年有三四百名适龄青少年在接受曲棍球训练。曲棍球收藏着达斡尔人的记忆,也延续着达斡尔人的精神。
  勇敢彪悍,能歌善舞
  沧海桑田、流年似水。契丹的文化积淀,孕育着达斡尔这个神奇、勇敢、美丽的民族。
  197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敖蕾?一兰》,反映了达斡尔族人的骁勇善战。从17世纪中叶开始,为响应清朝政府断绝沙俄侵略者粮食来源的决策,达斡尔族陆续从黑龙江北岸迁徙到大兴安岭东麓嫩江流域。从那时到20世纪的200多年中,达斡尔族多次被征派驻守瑷珲、呼兰、塔城、呼伦贝尔等地,他们的足迹遍布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今天的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嫩江流域、伊敏河畔和新疆塔城的阿西尔,这就是当年驻守边疆的历史见证。
  达斡尔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8月19日下午,在阿尔拉镇的马当浅村,一群身着缎面民族服饰的中老年妇女,唱起了歌:“映山红花满山坡,达斡尔姑娘爱唱歌;唱过一代又一代,嘹亮歌声漫山坡。”这是达斡尔族的山歌体民歌“扎恩达勒”。在达斡尔人的生活中,总是要有“扎恩达勒”的。那悠扬的曲调,那自由的旋律,宣泄着人间的孤独惆怅,驱赶着艰苦劳作的疲惫,抒发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它就像旷野里弥漫的花草味道,像山林间飘溢的清新气息,有着永恒的魅力。
  歌毕,妇女们来到室外,开始表演一种奇怪的舞蹈――嘴里模仿着布谷鸟的声音:“咯咕……咯咕……”脚下迈着侧滑步,挥动着双臂,还不时交换位置;舞越跳越快,她们大声齐呼“哲嘿哲”、“德乎达”等简短风趣的呼号,脚上踏出有力的节拍……
  这是什么舞蹈?记者们看得目瞪口呆。为了抓拍到精彩的镜头,内蒙古北方新报和宁夏现代生活报的两名摄影记者,干脆举着相机躺在了地上。当地宣传部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达斡尔族妇女的传统民间舞蹈“鲁日格勒”。“鲁日格勒”是达斡尔语,为“燃烧”或“兴旺”之意,达语“鲁日格勒贝”可以引申为“跳起来吧”之意。数百年前,妇女们在家种田、栽烟叶、挤牛奶及采摘柳蒿芽、野果等,闲暇时便聚在一起跳“鲁日格勒”舞,有欢乐吉祥之意。
  眼前,这种未经雕琢的古老舞蹈,率真地表达着达斡尔人对于自然,对于生命的感受。能给人内心感动的,往往是与生命有关的。
  相关链接
  达斡尔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布特哈旗、阿荣旗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区、富拉尔基区等地。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达斡尔族人口为132394人,使用达斡尔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达斡尔族无本民族文字,主要使用汉文,少数人兼用满文、蒙古文和哈萨克文。 
   (来源: 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