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6日,天津文博学会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在天津市南开区图书馆举办了《城市记忆――重温天津叫卖声》专题讲座。有不少收藏爱好者带来了自己收藏的叫卖响器,悠扬、苍凉的叫卖声,久久回荡在会场的上空。在这众多拥趸中,和平区的王和平与红桥区的韩冬先生是其中最突出的两位,他们促成了红桥区与和平区联手将“老天津叫卖”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桥区市民韩冬经过30年的资料收集,掌握了320余种老天津卫的叫卖方式,并能模仿出来。和平区的民俗学者王和平先生,将天津叫卖的资料整理成大量的文字及音像资料。 
     改造计划:重现估衣街难再续 
     09年5月,有着600年历史的估衣街开始进行提升改造。红桥区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改造后的估衣街将主打“叫卖特色”,恢复1300种原汁原味的津门叫卖声,将在估衣街内开辟一个小场所,设专门点位,让市民感受特色叫卖。然而,自7月份估衣街开街纳客后,却一直不闻叫卖声音,记者几次去估衣街寻找叫卖点位,也始终不见踪影。11月9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红桥区经贸委商业科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这位爱好者已经年过六旬,身体状况不太好,所以这个机会暂时未能实现。不过这位负责人表示,随着估衣街的进一步规范,他们将与有关方面进行协调,争取让天津市民早日在估衣街上听到昔日的叫卖声。 
     申遗工作:惨遭除名 濒临灭绝 
     日前,天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公布,与此前9月份的入选项目相比,在最终确定的新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中,一些先前进入公示的项目被去掉了,这其中就包括民俗类的“老天津叫卖”。对此,市文化局社会文化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对公示项目进行论证的过程中,专家们认为“老天津叫卖”都濒临绝迹,天津只有和平区、红桥区的个别市民对其有掌握。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叫卖文化也不会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已被新的方式所取代,鉴于这些情况,专家认为,“老天津叫卖”不具备非遗的意义,所以在最终的名单中被删除。 
     保护者说:将会继续坚持下去 
     王和平先生对记者表示,他将继续对叫卖文化进行研究和搜集,让“老天津叫卖”在民间保存一份生机。而和平区文化局的非遗工作人员张淑珍则告诉记者:“‘老天津叫卖'在现实生活中的消失不可避免,我们对它进行申遗和保护不是要让现在的人们去重新使用它,而是通过记录和收集留下一份资料,保存它曾经存在的意义。对于它的申遗和保护工作,我们还将进一步完善和努力,我们要为天津人留下这份亲切的、凝结在心中的记忆。”
     “什锦馅的大麻花、糖堆、杏仁茶……”“大发财源的糕干哎……”流传于老天津几百年的叫卖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慢慢绝迹。09年起,天津的民俗专家及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开始呼吁对天津的叫卖文化进行珍藏和保护,可就在刚刚看到一丝生机时,又重新陷入迷茫。
 (来源:天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