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征
  体鼹型,外形粗壮似鼢鼠。头部钝圆,吻较大,眼小,耳隐于毛被内。尾上均匀地被有长而细软稀毛,1可见皮肤。前足较细小,爪亦短,但强壮适于挖掘。第2与第3指爪几近相等。
  头骨粗壮坚实,颧弓外扩,骨脊高起,肌肉发达;上门齿特别粗大,共有16颗牙齿。其中中华竹鼠体型粗壮,呈圆筒形。四肢短小,但粗壮而具爪,是运动器官和挖洞取食的工具。尾部短小,门齿粗大臼齿短小,具有啮齿目动物的特征。
  竹鼠成体长约30~40厘米,个别种类,如大竹鼠的体长可达45厘米,体重2~4公斤;趾强爪尖;全身披长毛,但尾无毛或短而稀,较鼢鼠长;体色随年龄而不同,从深色到浅色,幼体的毛色比成体的毛色深。周身均为深灰黑色。成体身体背部毛色为棕灰色并长有百尖针毛,吻部及两侧的毛色略淡,身体的腹部毛被较为稀疏,色白而暗其间也杂有闪亮的细毛,透过毛被可看到粉红色的皮肤,个别个体的足背与尾部的毛色均为灰棕褐色。
  竹鼠生长较快,6月龄体重可达2千克左右。野生竹鼠以吃竹根、节芒草、嫩竹、竹笋为主,人工驯养后能吃各种秸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5月龄,体重l.2kg以上开始性成熟,6个月龄后进行繁殖,一般年繁殖10只以上。
  繁殖特点
  母鼠与公鼠比例保持在2:1较好,可保证年繁殖3 — 4胎。竹鼠一年四季均可发情0,种鼠配种每次发情1-3天,每日1-2次。每胎产患1 -- 6只。
  母鼠0怀孕后约60天产息,怀孕后应单独饲养,经常保持舍内清洁,有干燥细软的垫草。临产前6-7天,母鼠0露出,活动减少,行动迟缓。临产前,不时发出“咕--咕--”声,分娩时,仔鼠连同胎衣和胎盘一并产出。母鼠边产边把胎衣和胎盘吃掉,吃到最后咬断脐带,并敌净仔鼠身上的羊水。分娩时间2-4小时,最快也要1-2小时分娩完毕。此时可听到仔鼠“叽--叽--”的叫声。母分娩时避免观看和用手摸并保持环境安静。母鼠产仔12小时后,开始给仔鼠哺乳。
  初生仔鼠体重仅10克左右,全身无毛。房舍温度保持8-27℃,夏季气温超过30℃又特别闷热时,要用电扇吹风和向池内淋水降温。冬季舍温不能低于5℃,最好保持在15 ℃左右。
  仔鼠以30-35天断奶为宜。幼鼠(指离乳后3个月龄内的竹鼠)需投喂新鲜、易消化、富含营养成分的饲料。如胡萝卜、甘薯、竹笋、瓜皮等多汁饲料,以及玉米、麦麸、干馒头等精料。仔鼠4月龄后性成熟。
  物种价值
  竹鼠体内含粗蛋白质57.78%、粗脂肪20.54%、粗灰分17.36%、粗纤维0.84%、胆固醇0.05%,还富含磷、铁、钙、维生素E及氨基酸、甾类,其中赖氨酸、亮氨酸、蛋氨酸的含量比鸡鸭鹅、猪牛羊、鱼虾蟹有过之而无不及。竹鼠肉质细腻、鲜美可口,是一种营养价值高,属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野味,也是改善人们食物构成的一大补品。《本草纲目》:“竹鼠肉甘,平,无毒。补中益气,解毒”。
  竹鼠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证明,竹鼠肉具有促进人体白血球和毛发生长,增强肝功能和防止血管硬化等功效,对抗衰老、延缓青春期有良好效果,是天然美容和强身佳品。竹鼠的胆、肝、心、脑、1、肾均可入药。中华竹鼠的油可治烫伤、烧伤等病。
  竹鼠皮毛细软,毛绒丰足、色泽光润、板质良好,是制裘原料皮。中华竹鼠皮毛细软,底绒厚、是制裘衣、皮领、帽子的上等原料。尤其板皮是制上等皮革、鞋的好原料。竹鼠须是制作毛笔的高档原料。由于竹鼠集毛皮、肉、药、观赏于一身,因此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畅销不衰,其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出口创汇的高档商品。